服飾的形式
自從人們懂得了設計之後,就不斷地探索形式的規律。“形式”一詞不僅僅用於物體形象設計,“還能用於哲學的、抽象—象征主義的或浪漫主義的意義”形式首先能滿足人的視覺美的要求,同時還要符合實用、功能、生活習慣的要求。服裝設計無論是用什麼方法,都必須表現一定的形狀和色彩。因此,設計師一定要對形狀的變化、作用、特性要深刻地了解。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相生”、“相克”、“相成”、“相製”、“相勝”的規律,按這些規律找出各種形狀相生、相克的原理。研究形狀的性能是設計工作十分重要的,圓可轉、方穩定、角露鋒、棱見角、斜易倒、直易立、平易闊、空能漂、銳易刺、凹易嵌、凸易楔、硬易斷、軟易彎、輕易柔、重則剛、厚易挺、光悅目、暗蒙朧、曲多變、大則凜、小則膩、粗則獷、細則潤等等形的變化。
服裝設計在生產之前,其款式、造型隻是“紙上談兵”,要達到穿著的要求,一定要按形象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的道理進行創作。服裝形式的動、穩、嵌、變、曲、直、剛、柔等因素,必須在平麵的效果中表現出來。
圓有轉動的因素,利用這種轉動因素,進行設計時既有動的因素又是穩定的,使單純圓的形式內涵發揮的更完美。如汽車輪的設計,從裏圈到輪胎的形象,充分地給人以滾動的印象,因而汽車給人以快速的感覺。黑色的輪胎、六角的螺絲、三角形的車輻加強了圓的硬度,又給人以負重感。古代的銅錢,外圓內方設計構思十分巧妙,圓給人以信任感,容易攜帶,用線穿上以後使得一串錢外表很整齊;內方是增強錢的硬度感覺,“某某通寶”的文字調和了方圓對比。斜線雖然有傾倒的感覺,如果幾條斜線組合起來,成為三角形,就有了穩定感。正三角形如果倒過來,一角著地穩定感就消失了,這就是各種形狀的“兩麵性”。從形式上看,一切形狀都有“兩麵性”,研究探索形象設計中的二重性,使形式更加完美。圓有滾動的感覺,但又是屬於不穩定的;正方形有穩定的感覺,但是阻力感又很強;三角形有穩定的感覺,如果是倒三角就有危急感了;橢圓形有透視的感覺,可是又具有搖擺的感覺;多角形有韻律的感覺,但又有沉悶感;曲線有多變感,但方向又是不變的;螺旋線有自由感,但又可以陰陽配合,形成螺紋;總結兩麵性的特點,結合相生相克,推敲出兩麵性的因素,如正反、進出、浮沉、光暗、離合、伸縮、逆順、進阻、穩動、左右、上下、大小、長短等。在服裝設計上充分利用形式中的二重性,可使服裝形式變化多彩。
長方形也稱矩形,是現代設計學中常用的形狀。前麵提到的黃金分割線,是長方形最美的比例。長方形沒有穩定的外形因素,它可長可短,它的伸和縮能改變人的視覺印象。長方形伸到一定的長度就不能穩妥的直立,從比例上看穩定性就不強了。長方形縮到一定程度使四條線相等,就失去了長方形的印象。形式的研究可以說是無盡頭的,在服裝的形式上除造型、款式、廓形線等重要因素之外,那就是色彩的因素了。
服飾美學中的情感研究
“以情悟物”
情感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無論是在什麼場合,什麼環境,在所有人的身上都存在著情感。雖然說情感是個人的自我感受,但對於別人來說也是一個情感抒發的過程。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不僅僅是他心靈中情緒的再現,而且周圍的環境對他也是有很大影響的。“情感就是自我的感受。情感性即情感產生、表現和體驗的過程,它表明了人在社會交互作用世界中的地位。自我感受是生動的情感過程的結果。”服飾穿著是人最基本的物質需要之一,在服裝穿著中貫穿著情感,這種情感氣服飾之間有著多種多樣的關係。
穿衣打扮與人的氣質
穿衣與人的氣質有關,一個人由於長期受某些條件的影響,形成了相當穩定的個性特點。如直爽、沉穩、幹練、潑辣、活潑、沉重、恬淡、內向、粗魯、粗暴、沉靜、浮躁等特性,這都是高級神精在人行動上的表現,這些表現形成了人的不同氣質。穿衣必須與人的氣質相吻合,這樣才能充分地體現人的情感。一個人氣質的形成,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磨練,環境對氣質的形成也有影響。直爽、幹練等特性是通過人的行動、語言、情緒表現出來的。氣質的結構包含了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社會態度、待人接物、文化修養等因素。
服裝穿著中人的因素
人作為服飾的創造者、穿著者、宣傳者,又是服飾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在服飾群體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穿衣戴帽是人人都不能少的,怎麼樣穿衣,穿什麼樣的衣服才合於自己的意願,實際上這就是服飾審美。人類不斷地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探索,服飾也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從審美出發對服飾進行選擇。服飾的美能給人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人們又怎麼樣去創造服飾美,這中間包含著人類的勞動、探討、創造、欣賞、穿著等過程。如果從服飾藝術角度來研究,那麼服飾是視覺美的產物,因此,服飾的創造、穿著、流行過程都要符合人的視覺心理因素。如果把服飾看作實用品,必須符合人的物質、精神、社會角色、風俗習慣、氣候等的需要。整個社會是一體性的,服飾群體也是一體性的,人要融入社會,也就是要融入服飾群體。個人如果想擺脫社會的一體性是不可能的,服飾群體的一體性對於個人來說也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個人要成功地彙入服飾群體,要跟上服飾發展的步伐,使自己成為服飾發展中“合力”的一分子。人一出生進入了先他而存在的服飾群體,一切都要按照已經基本定型的服飾審美模式成長,強製地把他納入人為的服飾審美軌道。個人服飾群體化的過程,第一是:使服飾群體中的個人之間相互發生聯係,相互發生作用,在服飾穿著上互相模仿、互相傳遞信息;第二是:人一但進入了服飾的社會群體,就要通過各種渠道認清正確的生活目標。逐漸融入服飾審美的長河,形成參與服飾群體的適應力,擔任服飾群體的社會角色;第三是:人進入社會的服飾群體以後,要對社會的思想、道德及服飾的行為規範理解和遵守;第四是:人作為服飾群體的一員,要參與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保存與發展,把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和審美觀念傳給新一代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