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最大的海
珊瑚海位於太平洋的西南部,澳大利亞東北岸。麵積47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平均水深2 394米。海水體積1 147萬立方千米,居世界各海之首。最深處位於新赫布裏底海溝,深達9 174米。珊瑚海地處熱帶,又受暖洋流的影響,水溫高,水質純淨,利於珊瑚生長。海域內分布有大量的各式各樣的珊瑚礁。其中,靠近澳大利亞大陸東海岸著名的大堡礁,全長2 000多千米,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珊瑚海因此而得名。珊瑚海是澳大利亞東海岸各港口通往亞洲東部的必經航道。
最古老的海
地中海為歐、亞、非三大洲之間的陸間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按照板塊學說,海洋的成長與演化分為若幹階段,地中海是屬於終結期海的代表,它是特提斯海(又稱古地中海)的殘存水域。
地中海東西長4 000千米,南北平均寬800千米,麵積約250.5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 541米,最大水深5 121米。海岸線長22 530千米。沿岸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歐、亞、非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由於地中海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與徑流量之和,使地中海的含鹽量高達38‰。大西洋海水由直布羅陀海峽上層注入地中海,而地中海的海水則從海峽下層流入大西洋。
真 光 層
真光層位於表層海域的真光層海水水體,由於接受太陽照射界麵大,熱能交換迅速而且量大,因此是海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對象。科學家通過研究透光層中的光分散物質和光感物質的光反應,了解它們的反應機製。另一方麵,海水中的有機物質和海洋生物對光的反映和影響,光化學反應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光化學反應在元素和物質全球通量研究的地位,都要求化學海洋學作出科學解釋。
在海洋真光層之中或之下的水體中,其化學變化作用和過程,均屬溶液化學研究的範疇,它包括海水元素物質的活性係數研究、活性係數與其存在的形式的關係研究、海水體中金屬-有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水體的綜合容量及實驗測定方法研究、生物在海洋元素地球化學過程研究中的地位、作用研究等。因為,在海水水體中,微小的懸浮粒子與正離子/負荷離子的交換作用,在物質海洋通量和循環研究中,均起著關鍵性的重要作用。
最著名的洋中之海
馬尾藻海是世界上著名的洋中之海。一般情況下,大洋是海洋的中心主體,海為海洋的邊緣附屬部分,而且海瀕臨陸地,但惟有馬尾藻海例外。它位於北大西洋的中部,是世界上惟一沒有陸岸的海。馬尾海位於北緯20°~35°、西經40°~75°之間,四周為北大西洋環流所環繞。水深在1 700米左右,域內水流很弱,水溫高達18°~23℃,鹽度一般為37‰。由於高溫高鹽以及周圍海流的封閉作用,海水交換很慢。海麵水位比四周高,整個海區像一個巨大的凸透鏡一樣扣在北大西洋上。該海域生長漂浮著大量的馬尾藻,因而得名。相傳1492年著名探險家哥倫布率領船隊進入馬尾藻海域時,曾把這裏大量的海藻誤認為是找到了草原和陸地。
最富有的海灣
波斯灣位於印度洋北部阿拉伯海西北,在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形似月牙狀,長約990千米,寬約56~338千米,麵積24萬平方千米。東北側水深一般淺於70米,西南側一般淺於20米,東南端最深處110米,大型輪船和軍艦均可通航。沿岸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等8個國家。
波斯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幹燥炎熱,高溫少雨,沿岸多沙漠。灣內自然資源豐富,沿岸國家盛產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應基地,素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已探明石油儲量為879.8億噸,約占世界石油總量的65%。石油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3。海灣國家出產的石油大部分出口,出口量約占世界出口量的40%以上。沿岸國家的石油收入占財政收入的85%以上。從波斯灣通過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運輸線稱為西方的生命線,必經的霍爾木茲海峽被稱做石油的總閥門。1990年在該地區發生的海灣戰爭,實質上就是美國為保護其利益而進行的一場石油爭奪戰。
最長的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位於非洲大陸東南岸莫桑比克與馬達加斯加島之間,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 670千米。北端寬960千米,南端最寬1 250千米,中部最窄處386千米。大部水深在2 000米以上,最大深度4 250米。是南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從波斯灣駛往北美、西歐的大型油船,須經該海峽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
最寬、最深的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南北寬970千米,最大水深5 248米,是世界上最寬、最深的海峽。德雷克海峽是各大洲通往南極地區的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海峽內經常有狂風巨浪,海麵冰山林立,是航運最危險的通道。
最彎曲的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大陸南端與火地島、聖伊內斯島之間,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因1520年葡萄牙航海學家麥哲倫發現並首次進入該海峽,故稱為麥哲倫海峽。海峽東段呈東北——西南走向,中段折為南北走向,西段向西彎曲,變成東南——西北走向,實為海峽曲折彎曲之最。海峽東段平整,中、西段岸壁陡峻,多島嶼和岬角。海峽內風大浪高,不利於航行。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該海峽一直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海上通道。
最年輕的海峽
丹麥的利姆海峽,西起北海,東到卡特加特海峽,橫穿於日德蘭半島北部。水道原是一條峽灣,19世紀初期,峽灣東端被海水衝開,與卡特加特海相通形成海峽,距今才有100多年的曆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海峽。
最忙碌的海峽
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海峽主要有4個:英吉利海峽、多佛爾海峽、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
最大的島嶼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屬丹麥。位於北美洲的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人口5.5萬,麵積218萬平方千米。全島85%地麵終年為冰雪覆蓋,平均厚度近1 500米,是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大陸冰川。島上有鉛、鋅等礦物質和馴鹿、北極熊等耐寒動物,還有海豹、海象、鯨魚及其他魚類。島上居民主要以捕魚、狩獵和畜牧為生。
最大的群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之國。位於亞洲東南部,跨赤道兩側,地處歐亞大陸之間,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由13 667個大小島嶼組成,素有“千島之國”之稱。東西延伸約5 100千米,南北綿亙約1 900千米。海岸線總長約3.5萬千米,國土麵積190多萬平方千米。伊裏安島西部的查亞峰海拔5 030米,為全國最高點。全國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20多座,地震頻繁發生,是世界活火山最多和地震多發地區。
最長的海底隧道
目前最長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隧道。全長53.85千米,其中有23.3千米在海底,主隧道直徑11米,高9米。它南起青森縣今別町濱名,北至北海道知內町湯裏,鋪設鐵路線兩條,另外還有兩條後勤供應輔助隧道。高速火車13分鍾就可通過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