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化利用垃圾(1 / 1)

資源化利用垃圾

近年來,世界各國垃圾排放量日益增長,每年全球新增垃圾80~100億噸。垃圾的大量增加,使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

目前,我國仍主要采用遺棄性的堆放、填埋、焚燒等傳統方法處理垃圾。這些非資源化的垃圾處理方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汙染,而且占用大量土地。現在我國積存的垃圾僅工業廢渣就達53億噸,占地600平方千米。另一方麵,還浪費了大量經過加工就可利用的潛在資源。因為我們日常生活排棄的垃圾主體——煤渣就具有多種再使用價值,它含有農作物所需要的磷、鉀、鈣、鎂、錳等十幾種元素,經加工可以作為農肥;破布、廢紙都是造紙的好原料;雜骨可以提煉出價值很高的骨抽、骨膠和骨粉;工業廢渣可以提煉和生產出各種有色金屬和化工產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垃圾已被證明具有反複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價值。早在20世紀50~60年代,發達國家就著手研究垃圾資源化問題,到目前,西歐各國垃圾資源化率已超過扔%。通過高溫、低溫、壓力、電力、過濾等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垃圾進行加工,使之重新成為資源,一方麵解決了垃圾成災,汙染嚴重的問題,同時也為擺脫資源危機另辟蹊徑。所以,我國應大力發展垃圾的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