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MRI的應用
世上萬物均由分子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圍著核旋轉的電子組成,原子核又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荷的中子組成。許多原子核的運動則類似“自旋體”,不停地以一定的頻率自旋,如設法使它進入一個恒定的磁場,它就會沿著這磁場方向回旋,這時用特定的射頻電磁波去照射這些含有原子核的物體,物體就會顯著地將電磁波吸收,這就是核磁共振現象。
20世紀80年代,一個嶄新的掃描技術——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MRI)出現了。這是一種可以使人體避免受到X線損傷的掃描技術;是電子學、電子計算機技術、CT技術以及磁共振頻譜學等先進科學的結晶。
在人體中蘊藏著大量的水分(H2O),MRI就是利用人體中的氫(H)原子,在強磁場內受到脈衝的激發後,產生的磁共振現象,經過空間編碼技術,把在磁共振過程中所散發的電磁波(即磁共振信號)以及與這些電磁波有關的質子密度、弛豫時間、流動效應等參數,接收轉換,通過電子計算機的處理,最後形成圖像,做出診斷。
在MRI的使用中,病人不需要接觸電離輻射,從而避免了X線可能對人體造成的損害。MRI不但能夠像CT一樣提供受檢部位解剖信息的圖像,還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組織生理生化信息的圖像,比CT更加靈敏地分辨出正常或異常的組織,為我們提供正確的髒器功能及生理情況,通過圖像清楚地顯示出病變的部位、範圍,常可在病變處的器官的形狀、功能還未出現明顯改變之前,向人們發出警告,所以對腫瘤的早期檢測及鑒別腫瘤的性質有很大幫助。
MIS
MIS(管理信息係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係統,是一個由人、計算機及其他外圍設備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的收集、傳遞、存貯、加工、維護和使用的係統。它是一門新興的科學,其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現代計算機及網絡通訊技術加強企業的信息管理,通過對企業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技術等資源的調查了解,建立正確的數據,加工處理並編製成各種信息資料及時提供給管理人員,以便進行正確的決策,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計算機網絡已成為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與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軌,企業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得信息必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的辦公及管理都將朝著高效、快速、無紙化的方向發展。MIS係統通常用於係統決策,例如,可以利用MIS係統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將信息及時反饋給上層管理人員,使他們了解當前工作發展的進展或不足。換句話說,MIS係統的最終目的是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公司現狀,把握將來的發展路徑。
免疫球蛋白E基因
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變態反應性鼻炎等“變態反應疾病”,直到目前還沒有徹底的治療方法。這類疾病的發病機製是:抗原一旦從外界侵入生物體內,體內就會形成免疫球蛋白E並和抗原緊緊結合在一起,成為誘發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病因。如果能夠抑製抗原與免疫球蛋白E結合,就有可能抑製發病。如果詳細地研究E遺傳基因的結構,也就有可能搞清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和沒有過敏反應的人在遺傳上的差異。1981年10月,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的本庶佑教授從人的細胞裏提取出製造免疫球蛋白E的遺傳基因。經過一年的努力,他找到了大約900萬個脫氧核糖核酸碎片,從中隻取出了一個E遺傳基因。經研究後發現,這個遺傳基因堿基排列順序和已查清的人的免疫球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順序十分相似,經驗證它就是E遺傳基因——從人的細胞裏提取免疫球蛋白E遺傳基因,為研製治療變態反應疾病的特效藥邁出了第一步,並對從基因水平上揭開變態反應性疾病的許多謎帶來了光明。
酶
酶是一種有機催化劑。化學家們著手分離酶,想看看它們到底是什麼物質。但在各種細胞和天然液體內,酶的含量都非常少,而且很難提純。
很多生物化學家曾經猜測酶就是蛋白質。因為隻要稍稍加熱,就很容易破壞酶的性質,這很像蛋白質的變性。1930年,洛克菲勒研究院的化學家諾思羅普和他的同事們得到了許多種酶的結晶體(包括胃蛋白酶),而且發現,這些酶的結晶體的確都是蛋白質,即使溶解並稀釋到查不出蛋白質的存在,仍然保持著催化活力。至此,人們確定了酶是“蛋白質催化劑”。薩姆納和諾思羅普由於對酶的研究成績卓著而分享了194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