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MRI的應用(2 / 3)

酶標儀原理

酶標儀原理是使抗原或抗體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麵,並保持其免疫活性。使抗原或抗體與某種酶連接成酶標抗原或抗體,這種酶標抗原或抗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測定時,把受檢標本(測定其中的抗體或抗原)和酶標抗原或抗體按不同的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麵的抗原或抗體起反應。用洗滌的方法使固相載體上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與其他物質分開,最後結合在固相載體上的酶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變為有色產物,產物的量與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故可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於酶的催化頻率很高,故可極大地放大反應效果,從而使測定方法達到很高的敏感度。

酶工程的新技術

酶是一種在生物體內具有新陳代謝催化劑作用的蛋白質。它們可特定地促成某個反應而它們本身卻不參與反應,且具有反應效率高、反應條件溫和、反應產物汙染小、能耗低和反應易控製等特點。酶工程就是利用酶催化的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應器中,將相應的原料轉化成所需要的產品。它是酶學理論與化工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技術。

酶工程的應用主要集中於食品工業、輕工業以及醫藥工業中。例如,固定化青黴酰胺酶可以連續裂解青黴素生產;α—澱粉酶、葡萄糖澱粉酶和葡糖異構酶這三個酶連續作用於澱粉,就可以代替蔗糖生產出高果糖漿;蛋白酶用於皮革脫毛膠以及洗滌劑工業;固定酶還可以治療先天性缺酶病或是器官缺損引起的某些功能的衰竭等。至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加酶洗衣粉、嫩肉粉等,就更是酶工程最直接的體現了。

密碼子使用偏性

由於密碼子的簡並性,每個氨基酸至少對應1種密碼子,最多有6種對應的密碼子。不同物種、不同生物體的基因密碼子使用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各種生物體似乎更偏愛使用某些同義三聯密碼子(即編碼相同氨基酸的密碼子)。在一些單細胞生物如Escherichia coli、Saccharomy cescerevisiae中,高表達的基因密碼子的使用偏性一般比較大。這些偏好可能與兩個原因有關:一是避免使用類似終止密碼子的密碼子;二是這些偏好能夠有效地翻譯密碼子,因為這些密碼子對應於生物體中非常豐富的tRNA。無論導致這種偏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不同生物的密碼子使用偏性的差異可以非常大。真實的外顯子一般能反映出這些偏好,而隨機選擇的三聯體序列卻不能。

酶的固化與生產

微生物酶製劑是工業酶製劑的主體。由於酶製劑主要作為催化劑與添加劑使用,它帶動了許多產業的發展。在實際使用中,酶的消費很少,而由它輻射出的實際經濟收益卻很大。固定化酶,就是用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將酶固定到某種大分子上麵。這種大分子通常是一些不溶性的固體物質。酶和大分子之間可以通過吸附而固定,也可以通過化學反應使酶分子之間或者酶分子跟載體(大分子物質)之間相互聯結起來。

酶存在於動物的髒器和植物的莖、葉、果中,但從這些原料中去提取人們所需要的酶,所得微乎其微。生物學家們在微生物中發現了存在於動、植物細胞中的酶,微生物繁殖非常迅速,細菌每隔20分鍾即能一個變成二個,24小時內能繁殖72代,要是一個也不死,重量可達4 722噸。利用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可以實施酶生產的工廠化。微生物培養易於控製,微生物本身也容易改造。基因工程的崛起,不僅能使微生物產生酶的產量大幅度提高,而且還能使經過基因改造的微生物生產出動、植物的酶。

酶與酶工程

酶是生物體內產生的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是生命的催化劑。催化劑能加速化學反應,而它本身的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後不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