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的坦克(2 / 2)

第二種是“突擊隊員”軍用機器人。它也是美國陸軍研製的小型多用途機器人,由美國格魯曼航空公司負責研製。該車於20世紀80年代初試製成樣車,1984~1985年進行了兩次全麵試驗,取得了滿意的結果;這種車也是小型遙控車輛。有趣的是,它的底盤和TMAP是同一係列的,都采用菱形車體四輪底盤,但更小巧。越野行駛時,車速可達16千米/小時。“突擊隊員”軍用機器人的主要任務是反坦克,也可執行偵察和警戒任務。車上裝有3枚AT-4反坦克導彈,導彈的上方有一架攝像機,士兵可在965之內通過光纖進行遙控。樣車試驗時,曾用AT-4導彈對3000米外的M60坦克進行射擊,準確命中了目標。該車還可以攜帶68,千克炸藥,用來爆破掩體或工事是十分理想的。

第三種是“普洛拉”機器人戰車。普洛拉,是PROWLER的音譯,意思是“具有對敵邏輯反應能力的可編程機器人觀察車”。和上麵兩種遙控機器人戰車不同,它被認為是美國陸軍第一輛“真正的”軍用機器人車輛。它既可以按遙控方式工作,也可以按預編程序自主工作。由美國機器人防務係統公司於1984年開始研製。這種軍用機器人是一種6X6的輪式機器人戰車,全車重1816千克,以柴油機為動力,具有較高的行駛速度,最大行程可達250千米。它的“大腦”是一台68000型計算機,並帶有多個32位微處理機,能控製多個傳感器自主工作,它可以按預編的程序沿著預定的路線自主巡邏。根據任務的不同,可以配裝殺傷性武器,如機槍、榴彈發射器、火炮、“陶”式或“獄火”式反坦克導彈、“毒刺”防空導彈等;也可以配裝非殺傷性武器,如催淚彈、噪聲發生器、發射橡皮子彈的獵槍等。車上有炮塔,裝有3台攝像機,其中1台裝在炮塔頂部的桅杆上,桅杆可升高至85米,具有遠方觀察能力。

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很多國家也都在研製機器人戰車。機器人戰車可能的發展趨勢是:先發展遙控式機器人戰車,再發展成半自主式,最後才是完全自主的機器人戰車和無人坦克。按目前的國際形勢和發展勢頭看,自主式車輛的實用化,將是2010年以後的事,到那時,類似科學幻想小說中描寫的機器人坦克大戰的情景,也許就會出現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