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坦克的獨到之處是采用固定式火炮的設計,由於火炮不能在車體上單獨進行俯仰,所以在炮尾上方和下方無須留出空間,戰鬥室特別小。S坦克的火炮安裝方式非常像戰鬥機。大家知道,戰鬥機的武器是固定在機身上,要靠調整飛行姿態來瞄準。S坦克雖然不能像戰鬥機那樣一人操縱,但無論是車長,還是駕駛員兼炮長都可以單獨操縱坦克進行戰鬥。因此,從本質上說S坦克和戰鬥機是相同的,都做到了單人操縱,這也為發展未來的單人坦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S坦克的火炮瞄準、射擊操縱裝置與車輛的駕駛操縱裝置合為一體,火炮調整方向瞄準時,駕駛員控製駕駛和射擊操縱裝置,使火炮隨車體左右轉動進行瞄準。車輛的靜液轉向機構能穩定且精確地控製車體的方向轉動,使火炮精確瞄準目標。火炮高低瞄準時,駕駛員控製駕駛和射擊操縱裝置的左、右手柄,通過可調式液氣懸掛裝置使車體俯仰,以控製火炮的俯仰。車長除有同樣的駕駛和射擊操縱裝置外,還有一個超越控製機構,可以超越駕駛員駕駛車輛或控製火炮的瞄準和射擊。此外,與駕駛員背靠背坐的機電員,還要兼負倒車駕駛任務。倒車行駛時,坦克仍能繼續發揮火炮的火力,並始終能以防護力最強的前裝甲麵對敵炮火威脅。
S坦克安裝的自動裝彈機,在坦克上也是個首創。一般坦克火炮靠人工裝填炮彈,需要專配1名裝填手。而S坦克火炮采用了自動裝彈機,隻需配備3名乘員(車長、駕駛員兼炮長、機電員),省去了裝填手占用的活動空間,並提高了火炮發射速度。裝彈機是液壓驅動的,駕駛員或車長按下脫殼穿甲彈或榴彈裝填按鈕,彈倉內炮彈固定卡爪自動鬆開,炮彈依靠自身的重量落到最下一層的托彈槽裏,送彈杆將其椎到裝彈機上,然後裝彈機把炮彈提升到炮尾,由後邊的裝填滑塊把炮彈推進炮膛。裝彈一結束,信號燈便亮了。發射後的空藥筒,利用火炮後坐力,由拋殼機從車體後部中央的拋殼窗口拋出車外。由於S坦克車體與火炮剛性固定,火炮炮尾與彈倉之間沒有相對運動,所以車輛無論處於什麼狀態,自動裝彈機都可迅速而準確地裝彈。
瑞典人的S坦克是坦克發展史上首創無炮塔結構的先例,這種無炮塔結構顯示了21世紀主戰坦克的一個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