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3)

菩薩善慧地第九

已說菩薩第八地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動十方諸刹土  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切知見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曜彼諸無量土  悉使有情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  俱時踴在虛空住

以過諸天上妙供  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無量

各以種種眾供具  供養甚深功德海

複有天女千萬億  身心歡喜悉充遍

各奏音樂無量種  供養人天大導師

是時眾樂同時奏  百千萬億無量別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讚歎

寂靜調柔無垢害  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虛空遍十方  廣說佛道悟群迷

天上人間一切處  悉現無等妙莊嚴

以從如來功德生  令其見者樂佛智

不離一刹諸眾生  如月普現照世間

音聲心念悉皆滅  譬如穀響無不應

若有有情心下劣  為彼演說聲聞行

若心猛利樂獨覺  即為彼說中乘道

若有慈悲樂饒益  為說菩薩所行事

若有最勝智慧心  即示如來無上法

譬如幻師作眾事  種種形相皆非實

菩薩智幻亦如是  雖現一切離有無

如是美音千萬種  歌讚佛已默然住

解脫月言今眾淨  願說第九地行道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若是菩薩以從如是無量功德智籌量慧。複於上上寂滅解脫精勤思慕。複更思察上上究竟智慧。趣入如來秘密之門。如理選擇不可思議智大我性。淨治選擇諸陀羅尼三摩地門。善能引發方廣神通。善能遍覽世界差別。瑩飾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無映奪性。於隨諸佛轉妙法輪入雄特性。不舍所得大悲加持。證入菩薩第九智地。菩薩安住於此地中。如實了知諸善不善無記法行。有漏無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可思議不可思議法行。決定不決定法行。聲聞獨覺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為法行無為法行。皆如實知。彼以如是隨智行慧。如實了知諸有情心近稠林行。煩惱近稠林行。業近稠林行。根近稠林行。勝解近稠林行。種性近稠林行。意樂隨眠近稠林行。受生近稠林行。習氣相續近稠林行。三聚安立近稠林行。皆如實知。於是菩薩如實了知諸有情心種種之性。謂心雜性。心相速轉壞不壞性。心無質性。心無邊際於一切處皆充足性。心本淨性。心有雜染無雜染性。心縛解性。心幻起性。心隨諸趣現前住性。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煩惱遠隨行性。於加行無邊性。皆悉俱生不相離性。隨眠與纏一處住性。與心相應不相應性。受生相續隨趣住性。於三界中差別之性。渴愛無明及見箭鏃是意罪性。三業因緣不斷絕性。略說乃至八萬四千。諸煩惱行差別之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業善不善無記性。有表無表性。與心共生不相離性。自相因壞積集不失果相續性。有報無報性。黑業白業黑白俱業。不黑不白業受差別性。業田無量性。聖凡有情業差別性。現法生起後所受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乃至無量百千種種業差別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諸根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已成熟未成熟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根增上無能摧壞性。有退無退根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根差別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勝解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不相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勝解增上無能摧壞性。有退無退勝解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勝解差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種性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種性增上無能摧壞性。有退無退種性。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種性差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意樂軟中勝性。前際後際有差別無差別性。上中下性。與煩惱共生不相離性。於乘非乘定不定性。知已成熟未成熟性。根網隨轉速壞取相性。由意樂增上無能摧壞性。有退無退意樂差別性。久遠隨行共生異性。略要言之。乃至無量百千種種意樂差別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隨眠與意樂共生與心共生性。與心相應及不相應不相離性。久遠隨行性。無始世來未曾吐性。以諸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神通難摧伏性。能係縛三界受生相續性。從無始世心縛現行性。處門集了別性。得對治事實性。他處和會不和會性。唯以聖道能吐出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受生種種異性隨業受生性。地獄傍生鬼阿素洛人天安立性。有色無色受生性。有想無想受生性。諸業為田渴愛所潤無明闇覆識為種子生後有芽性。名色俱生不相離性。於有愚癡渴愛希求續受生性。欲愛欲生有情欣樂無始終性。執受三界相牽出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了知習氣行不行性。隨趣相續處熏習性。隨有情行所熏習性。隨業煩惱慣薰習性。隨善不善無記法慣熏習性。熏隨後有行熏習性。隨次第熏習性。遠隨行惑不斷不滅所熏習性。實事體熏習性。見聞親近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熏習之性。皆如實知。

又此菩薩如實了知諸有情聚正定邪定俱不定性。由正見故墮正定性。由邪見故墮邪定性。此二俱離墮不定性。於五無間隨造一故墮邪定性。由修五根墮正定性。此二俱離墮不定性。由習八邪墮邪定性。由修八正墮正定性。更無所作此二俱離墮不定性。慳嫉無悲現行不息墮邪定性。誨示無上聖道修習墮正定性。此二俱離墮不定性。如是一切皆如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