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老板不但有夢想,而且都是造夢大師,他們善於利用別人去圓他們的夢想。打工者也有夢想,也喜歡做夢,但他們永遠在幫別人圓夢。要想成為老板,就別讓別人偷走你的夢想。還要學會去給別人造夢,不要老是被別人造夢,成為別人夢想的群眾演員。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人類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而最有價值的是為理想而奮鬥。很多名人先哲都告訴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也總是教導我們說:要有一個崇高而遠大的理想,人因夢想而偉大。人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都是因為擁有一個偉大的夢想。
於是我們在那時候就定下了要當工程師、當科學家、當飛行員、當藝術家的理想。但是當我們長大後你會發現,真正能夠實現兒時的理想的人寥寥無幾。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沒錯,人一定要有理想、夢想。但理想是不是一定要遠大?這一點值得我們探討和思考。
在長期研究老板後我發現:理想不一定要遠大,小理想同樣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我發現,大凡能夠成為老板者,他們都無一例外有著一個驚人的共同點:對金錢有著強烈的企圖心,賺錢就是他們的最大的夢想。
是的,這樣的夢想在很多人眼裏也許會認為很庸俗、太現實、太市儈。如果是在學生時代,哪個人對老師說出這樣的理想,肯定會被老師批評“滿腦子都是錢!”再扣上一頂“拜金主義”的帽子。
但是很多老板的確就是在這種理想的推動之下,一步步走向成功。因為他們將賺錢當成最大的夢想,所以他們從普通人成為了老板、從小老板變成了大老板。
他們無論是出身於農民還是小商販,無論是研究生學曆還是文盲,他們對金錢的追求都要比一般人強烈。有幾個大老板曾經多次對我說過,毫無疑問,在他們成為老板之前,他們的夢想就是發財、就是能夠賺很多很多的錢。他們從不羞於談論金錢、追求金錢。有些老板甚至還在讀書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定下那些成為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偉大理想。
的確,賺錢、發財這樣的理想未必偉大,卻是促使很多人成為老板的關鍵理想,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動力源泉。
其實喜歡錢並沒有錯,更不可恥。隻要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有時候,夢想越偉大就越顯得虛無縹緲、不著邊際。而虛無縹緲的大夢想往往永遠隻能是夢想,很難變成現實。而小夢想因為離現實更近,更有生活氣息,因此更容易觸摸,當然也更容易實現。
有些人的夢想很遠大,卻永遠掛在天上。
有些人的夢想很渺小,卻能夠照進現實。
※大老板的小夢想
劉銘是一家餐飲連鎖集團的老板,他的餐飲連鎖店麵遍布我所在的省份的幾個大城市,生意做得非常紅火。前幾年,他又涉足房地產行業,也賺得盆滿缽滿。雖然他自己不願意透露,但據我的保守估計,他的身家至少在三四個億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大老板。
和很多白手起家的大老板一樣,劉銘出身於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最高學曆是小學五年級。他的創業經曆也並不複雜:從縣城小餐館的服務員起家,後來做到廚師。再後來把從牙縫裏摳出來的錢節省下來,加上變賣了老家的一些家當,在縣城開了家小餐館。把小餐館慢慢地做大,最終發展壯大成了今天的餐飲連鎖品牌。然後他又投資房地產行業,把產業鏈拉長。
當時我還在報社當記者,在策劃采寫一係列“外地人淘金記”的新聞報道時偶然認識了劉銘,於是就對他進行了采訪。但采訪的時候,我發現他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並不具備傳奇性。不像以前采訪的那些大老板一樣,創業經曆一波三折,甚至驚心動魄。
也許是劉銘不喜歡顯山露水的緣故,剛開始他和我講話總是簡短而實在,基本上就是我問一句他才答一句。不像其他老板那樣麵對記者總喜歡口若懸河,並借機把自己的企業也宣傳一番。總是要經過我的一再啟發,他的話才慢慢地多起來。
我至今還記得當時我和劉銘的那番對話。現在想來,他說的話雖然很樸實,甚至有點土,就像他身上散發出來的農村人的氣息。但仔細琢磨每一句話,卻大有一番深意。我想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夠從一個小餐館的服務員、小廚師成為橫跨餐飲和房地產兩大行業的大老板的原因吧。
還記得當時我問他:“劉總,你認為你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什麼?”
劉銘淡淡地笑了笑:“沒有秘訣。就是不斷地去做事情。”
我仍不死心:“你的企業能夠做得這麼大,你本人從一個服務員和廚師能夠成為一家知名企業的老板。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