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客戶服務規範 (2)(2 / 3)

這一技術革命直接導致了經營企業的第三次革命:消除內部分工專業化導致的部門壁壘或員工壁壘,使所有部門與員工不是對規則和程序負責,而是對終端客戶負責。消除產業鏈分工專業化導致的企業壁壘,使企業之間不再是對標準與合同負責,而是對終端客戶負責。

這就是福特TVM的真正含義。按福特自己的說法,TVM,就是消除一切浪費(Ford TVM Attacks Waste Everywhere)。由此,我們也不難發現福特TVM背後的思想,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我們隻有一個客戶,那就是終端客戶。隻有在最終客戶這兒才製造效益,其他所有環節製造的都是成本。

在這種思想下,所有的操作流程就要重新審視了。過去,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隻要符合福特采購標準,就算萬事大吉。但現在最終用戶不滿意,即便再符合標準,產品也是不合格的。福特組建TVM小組,就是針對最終客戶的需求,調整一切不符合客戶價值的流程與標準,在產業鏈內實現客戶價值的無縫連接。

同樣,過去部門之間是互為客戶,隻要提供的服務符合要求,也就萬事大吉。但現在所有部門的工作都要針對最終客戶的要求來進行,TVM小組的目的,就是要在各個相關部門與客戶之間,實現“親密接觸”。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懂得福特為什麼要導入這一套係統。福特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通過這種對客戶價值的戰略性把握,在流程設計上控製成本,而不是在製造階段控製成本。按福特的說法,有了這種工作方式,我們就能縮短與行業標杆的差距,圍繞客戶滿意度提高品質!事實也的確如此,在導入這一係統之後,在歐洲福特光是製動係統每年節省的成本就接近兩億美金。

戴爾:黃金三原則

戴爾於1965年出生於美國休斯敦,在很小的時候,他就表現出傑出的商業才能。讀中學時,他通過推銷報紙,竟然賺夠了買一輛寶馬轎車的錢,中學畢業時,他開著寶馬轎車進了德州大學。

在大學裏,他看到電腦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商品,他開始在學校裏推銷驅動器,同時,他低價購買低配置電腦,將它們升級後,又以低於同配置經銷商的價格出售,從中盈利。

1984年,戴爾用1000美元注冊了一家電腦公司,做起了學生老板,之後又放棄學業,專職經商,裝配電腦。到1986年,戴爾的員工已達到400多名,年收入將近7000萬美元。

1988年,年僅23歲的戴爾成立了戴爾電腦公司,戴爾電腦從此誕生。如今,戴爾電腦在全球電腦市場中排名第二,在美國排名第一,產品暢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現在,管理界一致認為,戴爾最大的成功,在於其直銷模式。其實,直銷模式隻是形式,隻是戴爾經營理念的外在表現,他真正的成功在於戴爾員工的“心裏想著顧客,不要總想著競爭”這一卓越理念,正是因為心裏裝著顧客,戴爾才選擇了於顧客於公司都有利的直銷模式。戴爾在經營中提出的“黃金三原則”,即堅持直銷、追求零庫存、與顧客結盟,就真實地再現了其卓越的經營理念。

戴爾經營者對市場進行細分,充分了解顧客的需求,讓客戶得到最滿意的電腦,並有針對性地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售後服務。同時,他們將研究重心放在顧客身上,而不是競爭對手身上。正是因為對顧客的準確把握,戴爾電腦在一個又一個國家取得成功。在直銷過程中,戴爾公司員工可以充分接觸顧客,與顧客進行雙向溝通,使公司迅速掌握顧客需要,了解顧客對產品和服務的意見,同時,也可以在接觸中,把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信息準確地傳達給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