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
托爾斯泰
每當有人問我“如何服務他人?”的時候,我會這樣回答:“對別人行善,不是捐錢給別人,而是行善。”行善,通常被人們認為是捐錢。但在我的心目中,行善和捐錢不僅是完全不同,而且幾乎是相反的兩件事。
金錢本身就是一種罪惡,捐錢就如同行惡。把捐錢當做行善的錯誤想法,或許在人們行善之時,可以讓人們逃離擁有金錢的罪惡感。然而,捐錢的舉動,卻隻能稍微讓人們減少一點罪惡感。
真正的行善,是為別人做好事。為了了解對別人來說什麼事是好事,我們必須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親密的關係。所以,行善不需要金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勇氣,暫時拋開生活上沒有意義的一些習慣。不要老是擔心衣服和鞋子會不會弄髒,不要害怕蟑螂或虱子之類的小蟲子,也不要懼怕傷寒、白喉或天花。我們要做的是親近衣衫襤褸的人,坐在他們床邊與他們閑話家常,讓他們感覺到我們一點都不裝模作樣,一點也不驕傲,而且尊重他們,敬愛他們。我們必須在為達到這個目標而舍棄自我的過程中探索人生的意義。
給五千年後子孫的信
愛因斯坦
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了許多天才人物,他們有許多發明,從而使我們生活得非常舒適。我們早已利用機器的力量橫渡海洋,並且利用機械的力量可以使人類從各種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最後解放出來。我們掌握了飛行技術,我們用電磁波從東半球的一個角落方便地同西半球的一角落互通訊息。
但是,頗令人堪憂的是商品的生產和分配卻完全是無組織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懼的陰影裏生怕失業,遭受悲慘的貧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裏的人民還不時互相殘殺。由於這種種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將來非旦沒有一點兒歡娛之色,反而都提心吊膽和極端痛苦。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於世人的才智和品格,而且較之那些對社會真正產生價值的少數人的才智和品格來說是無比的低下。
我願意相信當五千年後的子孫看到這封信時,一定充滿自豪之情和正當的優越感。
致繆塞
喬治·桑
我的朋友,願上帝製止你現在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愛情是一個廟,凡戀愛的人建築這個廟作為一個多少值得他崇拜的對象。而廟中美麗的東西,並不十分是神,而是神壇。你為什麼要怕重新來試行這一著呢?無論神像是久已豎起,或即刻會跌成粉碎,然你總算已經建了一個美麗的廟。你的心靈將住在廟中,內中並且將充滿敬神的香煙,而一個像你的心靈一樣的心靈必定創造偉大的工作。神也許有變遷,但當你自身存在的時候,這個廟是會存在的。它是一個莊嚴的避難所,你可以在敬神的香煙中把你的心鍛煉得結結實實,這顆心是十分豐富而有力,當神喪失了根基的時候,此心即可重新更換一個神。你以為一種戀愛或兩種戀愛足以使一種強健的心靈精疲力竭麼?我也早已相信這一點,但我現在才知道情形恰恰相反。這是一種火,它總是要努力燃燒起來,並且通明透亮的。這也許是一個人整個的生命中一種可怕的、莊嚴的、和忍耐的工作。這是一頂有刺的花冠,當一個人的頭發開始蒼白的時候,這花冠便揚苞吐蕊,現出玫瑰花來了。上帝也許是要把我們的痛苦與勤勞和我們的道德力比較一下,有一個時候是我們休息的日子,是我們對於過去的勞苦自鳴得意的日子。失望的眼淚快樂的歌詠,哪一個是這兩個心靈生活的時期中最美麗的呢?也許是第一個吧。我是進到第二個時期,然我覺得和夢幻一樣;可是第一個時期是上帝所愛的是上帝所庇護的,因為那些經過此時期的人是需要上帝幫助的。這個時期的結果是最活潑的感覺和最熱烈的詩歌。這是一條羊腸鳥道的山路,充滿了危險與困難。然這條路是向著巍巍的高處走的,它總是俯瞰無氣力的人們所息棲的單調而低下的世界。
我的春天
巴萊特
親愛的勃朗寧先生,我心目中的春天與眾不同,——不是你以及其他的詩人一向所想象的春天。說也可憐,對於我,“雪花”跟雪片並沒多大區分——踏在腳下同樣覺得寒冷。斑鳩的歡鳴並不曾叫我放得下心,東風還是呼嘯得那麼緊。4月好比是臨去投以秋波的安息人,5月呢(至少是5月的初頭),好比是心懷叵測的小人。這就是我對你們所謂的春天的看法。我的春天,是另有一格的!還得再挪後一些,才來了我的春天。真的,挨過了這麼嚴酷的季節,總算逃過了性命,我也不妨慶幸一下,春天終於來到了。你是多麼幸福啊,你可以一心傾聽百鳥歌唱,用不著去理會那東風的絮叨——不愁有誰來破壞你的欣賞。我讀著你這一封親切真摯的信,聽到了你的心聲,我又是多高興啊!
…………
你當真總是如願以償的嗎?一旦如願了,你不會又覺得不合你的口味,反而希望事與願違嗎?啊,人生,人生!聽人說,不如人意的事裏就有著自慰,我也幾乎相信了這話——不過在屋子裏,那最明亮的場所就是倚窗向外眺望的地方——至少我是這樣想的。
當然,你是有自知之明的——不然,你怎麼能做一位詩人呢?告訴我吧。
每人都吐絲作自己的繭吧
居裏夫人
(節錄)
(1913年1月6日)
……你寫信給我說,她願意生在一世世以前……綺瑞娜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裏。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我們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能夠說,“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事”,人們隻能要求我們如此,而且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快樂。
去年春天,我的女兒們養蠶。我那時候還很不舒服,有好幾個星期不得不停止活動,所以我把繭的結構觀察了好久,我覺得有很大的趣味。那些很活潑而且很細心的蠶,那樣自願地、堅持地工作著,真正感動了我。我看著它們,覺得我和它們是同類,雖然在工作上我或許還不如它們組織得嚴密。我也是永遠忍耐地向一個極好的目標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麼,知道別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證我的努力自有真理,但是我仍舊如此做。我如此做,無疑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蠶不得不作繭。那可憐的蠶即使它不能把繭作成,它也須開始,並且仍然那樣小心地去工作;而若是它不能完成它的任務,它死了就沒有變化,沒有報酬。
親愛的涵娜,我們每人都吐絲作自己的繭吧,不必問原因,不必問結果。
曾想忘掉你
夏綠蒂
先生,——沉默的六個月過去了。今天是十一月十八日,我寫上一封信的日期是五月十八日。因此,我可以再給你寫信而不違背我的諾言。
夏季和秋季顯得無比漫長,說實話,我必須作出艱苦的努力,才能把強加於己的自我克製忍受至今。你,先生,你不可能理解其中況味。可是請設想一下,假如你的一個孩子離你而去,遠在一百六十海裏以外,而你在六個月之內不得給他寫信,聽不到他的消息,聽不到別人談他,對他的健康狀況一無所知,——那你就容易理解這樣一個義務是多麼苛刻了。我坦率地告訴你,我曾經試圖忘掉你,因為懷念一個你非常敬仰但又認為不複得見的人,是太令人傷神了。而當一個人忍受這種焦慮心情達一兩年之久,隻要能回複心情的寧靜,他是在所不惜的。我什麼辦法都嚐試過:我找事情做,禁止自己享受談到你的快樂——甚至對艾米麗都絕口不談。但我既沒能消除遺憾心情,也沒能製服急躁情緒。一個人無力控製自己的思想,成為某種憂思、某種回憶的奴隸,委實令人感到屈辱。我為什麼不可以給予你友誼,像你給予我友誼一樣——不多也不少?如果那樣,我就能保持寧靜,保持自由,就能毫不費力地保持沉默十年。
我父親很好,但他的視力幾乎完全喪失了。他不能讀書寫字。不過醫生囑咐說,還要再等幾個月,才能試一試做手術。冬天對他將是漫漫長夜。他很少叫苦,我佩服他的耐性。如果命運施加於我同樣的災難,但願命運至少給我同樣的耐心來承受!先生,我覺得蒙受巨大的生理不幸之苦,還不及讓我們身邊的人分擔我們的痛苦來得苦。人們能隱藏心靈的病痛,但侵襲肉體毀壞官能的疾患卻是掩蓋不住的。我父親現在允許我給他讀,替他寫了;他對我表示了比以前更多的信賴,這是莫大的安慰。
先生,我向你提出一個請求:當你回信時,請談一談你自己的事,不要談我,因為我知道,如果談我,你就一定要責怪我,這一次我想看到你慈祥的麵孔。因此,和我談談你的孩子們吧。當路易絲和克萊爾及普羅斯彼爾在你跟前時,你從不緊鎖眉頭。也請和我談談學校、學生和女教師們的情況吧。白蘭施小姐、索菲小姐和茹斯丁小姐都還在布市嗎?請告訴我,假期裏你到哪兒去旅遊過。去過萊因嗎?訪問了科倫或科布倫茨嗎?總之,我的老師,務請告訴我一點什麼,隨便什麼都行。我知道,給一個前助理女教師(不!我不願回憶我做助理女教師的職務——我否認這個)寫信,不管怎麼說,給一個老門生寫信,對你來說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但對我來說,卻是性命攸關呀。你上一封信支持著我——六個月的營養。現在我需要另一根支柱,你會給我的,並非因你對我懷有友情——那不可能有多少——而是因你有同情心,你不會為了省去片刻的麻煩而讓一個人延長痛苦。禁止我給你寫信,拒絕回我的信,就是奪去我在世間惟一的快樂,剝奪我最後的特權——這特權是我永不會甘心放棄的。相信我吧,我的老師,給我寫信,你就做了一件好事,隻要我相信你對我懷有好感,隻要我有希望得到你的消息,我就能安心,不會太悲傷。但當長期窒人的沉默使我感到有同老師疏遠的危險時,當我一天天等待一封信又一天天失望,把我推向無法抵擋的憂傷時,當看到你的手跡、讀到你的教誨的甜美喜悅像幻影般從我眼前消逝時,熱病就攫住了我,我食無味、寢無眠,憔悴消損。
明年五月我還能給你寫信嗎?我寧願等待一年,但那是辦不到的——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