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是一個多事之秋。德國皇帝威廉四世去世,大不列顛國和翰洛威王國廢除了君主共有製。大不列顛帝國由維多利亞女皇掌管國家大事。翰洛威王宮由王室大公依倫恩特·敖古施德當權,他在不久後當上國王。依倫恩特·敖古施德搞的是君主特權製,他一上台就解散了議會,廢除了1833年的憲法,他把製定1833年憲法的人全部抓了起來,秘密殺掉。他組織了一個國會,由他一手操縱,國會裏大小官員都由他安排上任下台,在這種恐怖的統治之下,很多人都屈服了。但是和依倫恩特·敖古施德作對的“正義七大人集團”一直在抵製國王這項決定,他們抨擊國王最為猛烈,國王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時刻想鏟除他們,其中就有格林兄弟。格林兄弟是“正義七大人集團”的領袖人物。國王下令捉拿“正義七大人集團”,把多爾麥、格菲挪斯和雅科布趕出了翰洛威國境,威廉被拘留了幾個月。雅科布寫了一份抗議書,但是國王沒有看,反而把雅科布所寫的抗議書燒掉了。
格林兄弟又回到了佳瑟爾,他們仍然做他們的研究,仍然做他們的文學創作,他們又在這個時期發表了很多翻譯的詩歌,為了救助在格丁登“正義七大人集團”的受害人,萊比錫大學全校師生自發組織為他們捐款,格林兄弟收到他們的捐款時,異常感動,萊比錫的出版商戈爾·萊曼爾成為了格林兄弟的朋友,他們非常敬佩格林兄弟的學識和才華,他們找到了格林兄弟,希望格林兄弟能夠編輯一套德文版的字典。戈爾·萊曼爾事先為格林兄弟支付了報酬,格林兄弟為他們兩個出版商做好了這件事情,他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很認真仔細,參照了很多種書籍資料,還向一些權威人士請教,這一部德文大字典在當時是很權威的。其中裏麵有格林兄弟的許多獨特的觀點和見解。這本《德文大字典》價值意義很高,到現在人們都還在研究它。這歸功於格林兄弟的貢獻。
1840年,格林兄弟在朋友有引薦下見到了王室繼承人菲特列·威廉王子。威廉王子也很敬佩格林兄弟的見識、才華和權威的學術地位,威廉王子邀請格林兄弟擔任他的文化大臣,格林兄弟答應了,威廉在1840年繼承了王位,當上了國王,而格林兄弟不僅成為當時的文化大臣,而且還但任了國王的私人秘書,一時成為美談,格林兄弟又投入了他們正常的研究工作。1841年春天,格林兄弟受到了很多好朋友的邀請,參加他們舉行的文化沙龍,他們在那些朋友的眼中一直充當著受敬佩的角色,例如朋友薩威尼、珂爾林、波可達羅以及多爾麥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就非常敬佩他們,格林兄弟在擔任政府文化大臣期間工資有了保障,年薪有五萬銀元,也算得上是大富之人,他們住在柏林,他們的工作是研究日耳曼文化,這無疑是又給他們兄弟兩人一次學習更多知識的機會。他們非常敬業,他們兄弟倆在圖書館一呆就是幾天幾夜,他們查閱了上千冊圖書資料,在他們的腦海裏除了學術知識還是學術知識,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地,他們不為自己做了高官就驕傲起來,他們隻注重自己對日耳曼文化的貢獻大小多少,是真正的權威學者。到了1848年,他們兄弟倆又到了德國大學去任教,他們是德國大學的王牌教授。他們的學術知識得到了施展應用的機會,他們的學生深深為他們淵博的學識所折服,他們以格林兄弟為榜樣,把格林兄弟看成是德國大學的驕傲,在1848年至1852年這四年期間,格林兄弟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雅科布的《德國語言大史》,威廉的《菲萊達丹的附錄》成為他們在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1846年,在德國的法蘭克福舉行的首屆日耳曼文化學者大會,雅科布憑其權威的學術地位,成為大會首屆主席,這是眾望所歸,雅科布頓時成為德高望重的學者,整個會場因為格林兄弟而蓬蓽生輝,增色不少。在1847年的大會上,雅科布仍被當選為主席,他發表的眾多評論和宣言文件裏極力推崇正義的力量。1848年在德國法蘭克福召開的國會議員選舉大會的時候,雅科布被選為國會議員,但是雅科布並不插手政治,他那時凡是與政治有關的東西,他都不碰,政治運動那時起伏地爆發,格林兄弟也很少作出評論,任其發展。也許是因為當年“正義七人集團”事件的使然吧,他們認為光靠幾個知識分子出麵上書進言是不行的,要有群眾的支持,要得到大眾的認可和肯定,要發動人民大眾,隻要取得了民心,眾望所歸,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格林兄弟認為現在的政治運動爆發的時機都不成熟,隻是小打小鬧,格林兄弟提倡革命民主,反對專權專製。雖然如此,格林兄弟始終沒有放棄他們的理想。他們是科學研究會的會員,他們從來沒有缺席過,此舉令其他同事很是敬佩。他們在學會也發表了多次演講,得到了熱烈的支持。1843年的時候雅科布到意大利作了學術報告交流,1849年,雅科布到達挪威也作了一係列的學術演講。1859年,德國文學家席勒去世,雅科布參加了追悼會,並在追悼會上作了演講。他把席勒擺在了與歌德同一位置,評價中肯,令在場人折服。1859年,雅科布又作了一係列的演講,1859年12月10日下午三點,雅科布的弟弟威廉去世了,因病治療無效死亡。1860年雅科布懷著巨大的悲痛在威廉的紀念會上作了一個長篇演講。雅科布是哭著作完這個演講的。他說:“大學畢業後,我們兩個人一直在一起工作、學習,我們同住在一個房間裏,整個房間堆滿了書,我們整日就是看書,有時候一整天不說一句話,我們不為錢財而爭吵。我們爭吵的是學術上的問題,有時候爭吵得麵紅耳赤,我們的生活就在眾多的書籍裏穿梭。但是威廉卻先走了一步,這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威廉一直被疾病纏身,體弱多病,又加上廢寢忘食地工作,不辭辛苦地鑽研學術,他的身體就這樣垮掉了。威廉死的時候,雅科布就坐在他身邊,他們還利用那麼一點點時間討論了他們長期都沒有解決的學術問題,雅科布微笑著抓著威廉的手,威廉也微笑著抓住雅科布的手,夜晚正在慢慢降臨,威廉在某一片月光的撫摸下閉上了眼睛,進入了永恒之中,雅科布流著眼淚捧著《聖經》一字一句地念給威廉聽,生怕威廉睡著了。雅科布死於1863年9月20日,對於格林兄弟的逝世,霍爾麥是這樣敘述的:“他們在臨死的時候都沒有談到自己的事情,包括遺囑,他們談論的都是學術上的問題。威廉的晚年並不孤獨,可以說要比雅科布的晚年要幸福得多,威廉的晚年一直到死都有雅科布陪伴著,而雅科布的晚年一直都無人能夠和他談起共同的話題。雅科布終生未娶,他們死後埋在了一起。埋在了柏林城郊。”
在當時的學術界,格林兄弟以博學多才、勤奮不懈聞名,他們理所當然地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袖人物。他們在生前密切地關注德國的教育和文化事業,他們一生一世都在從事研究和搜集的工作,格林兄弟對德國下一代的重要貢獻就在於他們所搜集的民間傳說、寓言、童話的加工潤色、出版發行,使成千上萬的德國少年兒童受益非淺,每個少年兒童都記住了格林兄弟的名字,都記住了格林童話。
《孩子們的童話》第一次出版的時候,序言獻詞是這樣寫的:“致珂爾林夫人伊莉莎白和小約漢·菲萊蒙德”。小約漢·菲萊蒙德是珂爾林夫人的兒子,此書的出版一時為孩子們所搶購,再版了幾次。格林兄弟在序言中這樣寫道:“這是我們搜集加工潤色的童話作品,這不是貢獻。我們在每篇童話作品中都滲透進了我們的思想以及我們的觀點,這雖然算不了什麼,但我們要做的是,盡量使這本書能夠達到教育孩子們的作用,除此之外,別無所求。”格林兄弟在這本書中的確做到了他們所想到的這一點,他們的功績仍然是不可湮沒的。雅科布是古代德國語言文學的權威專家,他在這本書中傾心傾力所做的事情就是將豐富多變的德國語言融彙進了童話作品中,這本書所有作品的語言是無可批駁的,真正的兒童口語化,但又不失文學韻味,威廉是現代德國語言文學的著名學者,他在這本書所做的貢獻是使這本書的童話作品生動程度無法再延續了,這是一個語言的高度,他們在語言方麵的貢獻一直為後來人歎為觀止。在這篇序言中格林兄弟向世人所表現的是他們對童話作品出版的剛剛開始。1822年的第三版序言中,格林兄弟為世界童話作品作了一次全麵的總結,他們作出的貢獻又再次使童話作品的創作掀起了一股熱潮。格林兄弟把各篇童話的產生來源作了一次介紹,又比較了德國童話和其他國家的童話。這樣逐漸變成了一門初步完善的學問——民俗學。格林兄弟的貢獻在於民俗學說是他們的實踐以及理論,這似乎又是他們的一個突破,但在他們兄弟倆的眼裏,這根本算不了什麼,他們所關注的不是學術的繁多,他們隻關注這門學術對人們有沒有實踐的必要,他們很重視實踐的效果。格林兄弟所出版的幾本書,使不少人不得不佩服格林兄弟在德國語言文學的功底和造詣,雅科布的古典主義情懷在他所創作和搜集的童話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顯示,成為書的亮點部分。威廉的現代主義意識幾乎全部顯示在他的作品中,他所加工潤色的童話作品,全部都是他的語言精華部分,令人回味無窮。雅科布使他的童話作品更趨近藝術性,而威廉的童話作品所體現的是更大眾化、更現實。這些書因為格林兄弟的加工潤色使其形成了兩種濃濃的語言風格展示作品,威廉得到了哥哥雅科布的大力讚賞,雅科布說:“關於威廉,我這裏想說的是他的文字敘述能力以及手法,威廉的文字敘述就像在冰上滑冰一樣,也像鳥兒在晴朗的天空飛翔,是那麼地幹淨,那麼地流暢,這跟他的現代主義有關係,他的文字敘述手法更加關注文字感悟,那就像一層薄薄的綿竹紙,你要想達到它深刻的音度,你不能用手去體會,而應該用細針去刺摸,威廉的文字敘述能力和手法就是這麼神奇。”他還謙虛地說:“我是不能達到他那種程度的!這跟他的心境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威廉的一生都是疾病纏繞,他的心境確實有些憂鬱,他對一些事物的敏感程度要甚於一般人,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雅科布的文字駕馭能力,他對古典主義的鍾愛,一直左右著他的思維,簡潔凝煉是他文字的一貫特色,雅科布和威廉的文字造詣都是不相伯仲的。
關於格林兄弟童話作品的故事來源甚廣,也有眾家紛說的情況,一時間是難以考證的,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兄弟倆的書信來往中和原始手稿中可以了解大部分故事的來源。其中以格林兄弟家鄉的民間傳說、故事居多,他們從小生長在家鄉黑森地區,他們聽上一輩老人敘述的傳說以及故事都成為他們最原始的創作素材,在他們的書信中有幾次提到的講給他們故事的一位婦女,名叫威麥夫人,她為格林兄弟講了許多她所知道的童話故事,格林兄弟非常感激她,在他們的眼中威麥夫人是一位善良的女人,他們和她成了朋友,威麥夫人為格林兄弟所講的故事都是一些她自己喜歡的故事傳說,加上格林兄弟也非常喜歡她所喜歡的故事。威麥夫人講故事的時候,總是一句一句的,講得很清楚仔細,有時還會有一段生動的口語描述,這令格林兄弟感到震驚,格林兄弟一字不漏地記錄了威麥夫人的話,威麥夫人所講的話語一寫到紙上,竟然是一篇流暢的佳作,這是格林兄弟願意結交威麥夫人的原因,格林兄弟在出第二本童話集的時候,大部分選的是威麥夫人的童話,一出版很受歡迎。至於格林兄弟的第一本童話集的故事來源,是由格林兄弟的很多朋友提供的。霍爾麥在為格林兄弟寫懷念的文章時提到了一些經常向格林兄弟提供童話故事的朋友,在格林兄弟的原始手稿下麵也留下了故事童話提供者的姓名。威廉的妻子陀勞蒂婭·婉爾德,在1811年至1812年還沒有和威廉·格林結婚的時候,為威廉講了:《翰思蒂德理那》《神奇的飯桌》《荷萊夫人》《六隻白天鵝》《會唱歌的骨頭》《情人樓蘭》《樹林中的小矮人》《頭發》《亨恩和閣德》。威廉在1811年的時候正和陀勞蒂婭·婉爾德談戀愛,他們是幸福的,威廉忘不了他們愉快的日子,細心的威廉會在當天的工作記錄本中將陀勞蒂婭·婉爾德所講的童話故事記錄在原始手稿右下角,這令陀勞婭·婉爾德十分感動。陀勞蒂婭·婉爾德的姐姐曉茸萊德早些年也為格林兄弟搜集過童話、故事、寓言、傳說,其中有:《白天鵝王子》《瑪利婭》,以及她自己為格林兄弟講的《老實的馬教父》《手指頭》《貓和老鼠》《霍勒》。霍爾麥在文章上指出有些童話是從老一輩那裏聽來的,例如:《三種不同的東西》《跳蚤和虱子》,這是格林兄弟的母親講給他們兄弟聽的,因為格林兄弟在原始手稿上都有記錄。還有一些童話是婦女瑪莉在1811年至1812年講給格林兄弟聽的,有:《姐弟倆》《紅色的帽子》《殘廢女孩》《未婚夫是強盜》《死神教父》《裁縫的旅行》《玫瑰花兒》。霍爾麥又在文章中指出,陀勞蒂婭·婉爾德和曉革萊德的童話故事同瑪莉所講的童話故事是如出一轍,一脈相承的,由此可以看出曉革萊德姐妹跟瑪莉有很重要的關係,又據霍爾麥多方考證,瑪莉的丈夫是死於戰爭禍亂的。瑪莉是陀勞蒂婭·嫁爾德姐妹的仆人,當然是她們家的老仆人,陀勞蒂婭·婉爾德姐妹很多的童話故事都是從瑪莉那裏聽來的,霍爾麥又在文章中指出讀者不要誤以為格林兄弟的童話作品與法國人察裏麥·伯諾爾和敖洛依伯爵夫婦編的法國最有名的法國童話故事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兩本童話作品集所選的童話作品根本就不相同。因為很多人知道威麥夫人是法國人,威麥夫人跟察理麥·伯諾爾他們沒有一點關係,他們連麵都沒有見過。
威廉·格林的手記中注明另外兩個人也參加了搜集童話作品的工作,那就是哈蘇佛羅,以及哈蘇佛羅的家人爾婭萊特。格林兄弟的妹妹羅德嫁給了哈蘇佛羅,那是哈蘇佛羅為格林兄弟講故事、童話之後的事情。哈蘇佛羅在1810年和1812年的時候,為格林兄弟講了《穿鞋子的家貓》《藍色的胡須》,這是法國民間傳說,後來出版的時候,出版商把它們刪除了。還有一些童話、故事就無法考證了,有一些是格林兄弟用方言創作的,其中有《土地孩子》《國王的兒女》《真假貝爾格萊德》《女孩子》《玄旅行》,用德語創作的有《好人阿蕾爾》《城市裏的音樂人》《弟兄倆》《惡狼和人》《被束縛的魔怪》《四個有本事的人》。以上六篇是格林兄弟從伯德布昆肯村的哈柯斯敖那裏聽來的,關於《壞東西》這一篇童話是格林兄弟在1812年到布比村拜訪敖古恩得·哈柯斯敖時,由哈柯斯敖口授,格林兄弟筆記,格林兄弟所創作的童話故事不多,大多數是搜集而來的作品。有一些童話也是別人講給他們兄弟倆的。瑞士定居在德國漢堡的畫家菲利俄多·改革主動為格林兄弟講《漁父漁女》《大檜樹》《愉快的兄弟》是格林兄弟到維也納拜訪時聽別人講的一個故事改編而成。《狐狸的父親》《愛玩的漢斯爾》《菜驢子》都是格林兄弟從伯門那裏聽來的。雅科布的德國古代文學的造詣,使他在挖掘古代文學所描述的故事時能夠隨心所欲,得心應手。他從古代文學作品挖掘了不少故事。威廉從黑森同鄉柯斯何夫主編的《善良的文聞姆得》的集子中取了《烏鴉》《瘦弱的莉莎》《夜裏出現的貓頭鷹》《悲傷的事情》《死神的助手》。威廉又從魚包利編輯的《該死的塞亞叔》集子中選錄了《忘恩負義的孩子》、《懶惰的人》,從維柯達摩主編的《坐在馬車上的筆記》集子中選錄了《同甘共苦》。老約翰·塞柯恩給格林兄弟講的《受仡的小矮人》、《人與鬼怪》、《上帝封官》。這些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特別喜歡這些故事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