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3 / 3)

威廉懷著巨大的使命感創作童話作品,他的創作意圖就是要把一個人所知道的故事告訴大家,告訴一切知道這裏麵樂趣的人們,不論成年人還是老年人,他們都不拒絕,更別說小孩子,他們的創作一直在追求大眾化,但也沒有遺漏藝術性,在格林兄弟所編撰的童話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格林童話中明顯的雅俗分明的痕跡,他們心中所包容的故事何止千萬,但他們並不把每從一個地方每從一個人那裏聽到、得到的童話、故事、寓言、傳說都編入他們的童話作品集中,他們兄弟倆用他們明智的眼光篩選著人們所喜歡的故事,唯佳是取。他們一有了原始材料並不急於創作,而是咀嚼多時才下筆加工潤色。

第一本格林童話一出版立即引起了轟動,為小朋友們爭相傳看,從而一版再版,格林童話一出手就令出版商大受歡迎,找他們兄弟續寫童話的也大有人在,格林一時大受鼓舞便開始了第二本童話作品集的創作和搜集,他們對童話的闡述一直很好地體現在他們所創作的作品中,他們一有了故事藍本先是精雕細琢,最後才動筆重新創作。他們注重於怎麼講故事,怎麼為孩子們講好這個故事,而不是寫好這個故事。孩子們更傾向於傾聽這種方式,在書本文字中所表現的故事藍本應該以孩子們的思維為定向,也就是使用貼近於兒童的口語。任何作家的創作思維都離不開虛構的想像,在想像中虛構,使要表現的部分更加突出、更加完美、更加有價值。這無疑是一項比較難以應付的工作,作家的創作高度來自於靈感的突發性,靈感並不是神秘,靈感延續的時間可長可短,靈感隻是某一時刻的爆發,瞬間即來瞬間即走,童話不是由靈感來構造,童話的傳神之處在於故事本身的價值意義,當然,任何加工潤色,任何文字工作都離不開靈感,但童話更加注重的是故事的敘述,以故事為輪廓,用原始的故事講述童話,真正的童話就是由一首動人的詩在穿梭著,然而動人的詩就是童話的另外一種說明方式。格林童話中《蘇嗒的故事》就是用故事講述童話的典範。《狐狸》講述的是一隻狐狸和一隻熊的故事。一隻熊得罪了一隻狐狸,這隻狐狸時時刻刻都想報複那隻熊。有一天,狐狸在路上走的時候,看到一窩蜜蜂,於是狐狸就想到了把熊騙到這裏吃蜂蜜,然後叫蜜蜂蟄它。狐狸勝利了,還用木頭砸了熊幾下,這隻熊是一隻狗熊,它很粗魯,決定要為自己的鼻子和耳朵報仇。另外一個故事也講了狐狸和狗熊的鬥爭,在這個故事裏,狐狸仍然是受害者,它被高大威猛的狗熊打傷了腿,狐狸心裏不服氣,它於是通過各種關係找來了很多幫手,其中有豬、牛、羊、狗、貓、雞、鴨、鵝、小鬆鼠等一大群,呼啦啦的一大群並沒有令那隻高大的狗熊感到一絲一毫的害怕,於是豬、牛、羊、狗、小鬆鼠等一幫狐狸的朋友都一擁而上,狗熊可吃了大虧,它被大水牛用牛角尖頂破了肚皮,把腸子都頂了出來,狗熊趕忙用熊掌去捂住它的腸子,不讓它流出來,它知道如果流出來的話,它會失去性命的。在這個時候,那隻貓又爬到了狗熊的頭上,在它的頭上狠狠地咬了幾十口,抓了幾十爪,連眼睛都被野貓抓壞了,狗跑過來咬著它的腿,狗熊吃了大虧,它打不過那些豬、牛、羊、狗,它氣憤極了,很生上帝的氣,它指著上帝說:“你放出雷電打那隻可恨的狐狸吧!”但雷電沒有打狐狸,反而把它給擊倒了,狗熊就是這麼笨的,後來一直成為人們的笑料。在格林童話出現了不少狐狸和狗熊的故事,故事有長有短,有些故事所講的內容並不一樣,首先表現在標題上,例如格林兄弟從一本童話集《好波德和斯馬提爾》所選的一篇童話就是《狐狸戰惡狼》。格林兄弟忘不了狗熊和狐狸,其中還有《狐狸和老馬》《大鳥和狗熊》。在他們兄弟倆的眼裏,狐狸是智慧的象征,狗熊是忠誠的具體表現。可愛和可恨的動物們是童話的靈魂,童話如果沒有動物的參與似乎說不過去,從格林兄弟所選的童話作品中都有動物可愛、可恨的痕跡,這是一個獨特的童話現象。在格林兄弟所編寫的《格林童話》中所表現的是保持一顆童心,格林兄弟希望人們都能夠用童心去看待事物對待事物,這難免太理想主義了,但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一句話,他們的童話作品都是為下一代而創作編寫的。格林兄弟從事童話作品的搜集再創作是因為他們的家庭因素,從祖母到母親,從祖父到父親幾乎無一例外地為下一代費盡心思,格林兄弟對此深有體會,他們兄弟想完成上一輩的未完成的事業,於是他們又開始了童話創作,至於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童話、故事,而且是不惜一切代價,這裏麵還有一個故事。

就在威廉生病的最開始,那個時候雅科布還很年輕,大概隻有二十二歲吧,威廉是二十歲,雅科布的母親出門去了,雅科布決定他來照顧弟弟威廉,到了下午威廉提出要到外麵去散散步,雅科布極力讚同。病人在病情好轉的時候,的確應該到戶外去進行運動,雅科布一手拉著威廉的手一手扶著威廉的腰,用雅科布當時話說是跟他弟弟威廉在跳慢拍,那天下午,威廉的心情很好,他感覺到病情正逐漸好轉,他分明聽到窗外的風從他身邊吹過的時候,他的毛孔所感受到的舒爽的感覺,這是一個好的征兆,雅科布扶著威廉下了樓,威廉又提出了不要扶他,他自己可以試著行走一段的要求,雅科布答應了,威廉就獨自沿著牆壁的方向,一步一步走下了樓梯,戶外的空氣格外新鮮,夕陽的餘輝還停留在威廉的身上,雅科布不知道從哪裏找來了一根拐杖。但是他沒有馬上給威廉,雅科布走在威廉的右邊,他把拐杖盡量往他的右邊放,這樣走起來還不如威廉的病態好看,威廉發現了這一秘密,他有點兒生氣了,他對他哥哥雅科布說:“看到沒有,前麵不遠有一片樹林,看我們誰先走到那裏,如果你右邊還藏著一支拐杖的話,你明顯要落後的。為了公平起見,你把拐杖扔掉吧!”雅科布被他說得臉都紅了,他不得不把那支拐杖放倒在地上,他們開始比賽了,雅科布身強體壯,剛走幾步就勝過了威廉,因為威廉氣喘籲籲,雅科布趕忙為他捶背。很快,威廉的身體就慢慢好了起來,他們相視哈哈大笑,攜手便又往前走了去,走到樹林的時候,他們花了半個小時,在這半個小時中,他們議論了很多,當然包括講了幾個故事。故事在雅科布敲門聲中得到了延伸。格林兄弟倆來到了一個大莊園,也就是陀勞蒂·婉爾德的家。當時他們並不知道這是誰的家。因為威廉說有點累了,還有點渴。雅科布便決定到這家大莊園借個地方休息一會兒。為他們兄弟倆開門的瑪莉,一個麵容較好的中年婦女,她在婉爾德家裏當仆人,專門侍候陀勞蒂婭姐妹倆的女仆人,瑪莉一開門就看到了兩個眉清秀的年輕小夥子站在門口,年輕一點的似乎有病,很累了。雅科布說明了來意,瑪莉為他們向主人報告了一聲,得到了主人的允許,雅科布和威廉就被瑪莉邀請進了門。雅科布在一個比較蔭涼的地方選擇了一張石板凳子將威廉扶著坐下,瑪莉為他們兄弟倆端來了茶水和點心,雅科布先為威廉選擇了食物,威廉在吃食物的時候,得到了瑪莉的關心,她問威廉:“你是不是有病呀?”雅科布替弟弟威廉說了,瑪莉說了一聲:“啊,上帝!”她向格林兄弟講述了她的兒子,她年紀輕輕就得了重病,雅科布和威廉當時聽得淚水長流,深深為瑪莉和她小兒子的悲慘故事所感動,就在威廉擦眼淚的時候,陀勞蒂婭和她的姐姐曉革萊德從他們兄弟倆麵前走過,他們的眼睛和她們的眼睛輕輕地碰撞了一下。她們姐妹倆的美貌令他們兄弟倆折服,威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陀勞蒂婭。清純美麗的陀勞蒂婭也看上了帶點憂鬱的威廉,曉革萊德和雅科布也有互愛對方的意思。瑪莉叫住了她們倆姐妹,瑪莉希望她們倆姐妹能夠認識格林兄弟,格林兄弟主動報上了名,曉革萊德姐妹早有所聞。因為格林兄弟的多才多藝,早就在當地傳開了。曉革萊德姐妹也報上了姓名,他們就這樣相互認識了,於是他們的故事也就這樣開始了,瑪莉看到這一情況感到很高興,她很願意為他們搭橋,於是便為他們講了一個故事,這又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就發生在瑪莉的身邊。曉革萊德和陀勞蒂婭都為這個故事感動得哭了。格林兄弟也哭了出來,故事講完了,瑪莉又向格林兄弟作出了邀請,希望下次還來這裏聽她講故事。格林兄弟答應了。他們和她們戀戀不舍地分開了。格林兄弟回到家裏,首先把瑪莉所講的兩個感人的故事記下來,然後又回味和曉革萊德姐妹相處的時光,那一夜既漫長又短暫,短暫的是曉革萊德姐妹和他們相處的時間不長,是短暫的,漫長的是黑夜,蠟燭點燃完了十多支黑夜還沒有從房間裏走出去,他們在等待下一次和曉革萊德姐妹相會的時間。沒過幾天,格林兄弟又敲響了曉革萊德家的門,瑪莉就知道是格林兄弟來了,她馬上為格林兄弟打開了門,然後才向主人彙報,主人又允許了格林兄弟,還邀請格林兄弟到大廳小聚,格林兄弟以聰慧過人、才華出眾聞名於當地,曉革萊德的父親婉爾德也很欣賞風華正茂的格林兄弟,有意將兩個女兒嫁給格林兄弟,婉爾德和他的妻子問了格林兄弟的年齡,但沒有提及他們的婚姻問題。因為彼此都心知肚明,一是時機還沒成熟,二是格林兄弟和曉革萊德姐妹還不了解,婉爾德夫婦留格林兄弟吃了飯,瑪莉又把格林兄弟和曉革萊德姐妹約到她原來講故事的地方,她為他們講了一個故事,然後她就離開了。陀勞蒂婭是一個活潑大方、美麗、善良的女孩子,她主動地拉著威廉的手遊玩了她們家的大莊園,而雅科布比較拘束,曉革萊德也跟雅科布一樣拘束,他們剛開始連話都不敢說,最後雅科布說出了一句:“曉革萊德請你為我講一個故事吧!”曉革萊德就抓住這個機會,接近了雅科布,那天曉革萊德為雅科布講了整整一下午的故事,有好多是曉革萊德自己臨時編的,但也編得很好,這是雅科布感受到的,雅科布覺得曉革萊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威廉和陀勞蒂婭在這一天玩得非常開心。他們就這樣確定了戀愛關係。雅科布就一個勁兒要曉革萊德為他講故事,他卻在一旁用筆記錄著,他們就在那裏整整坐了一下午,雅科布沒有吻曉革萊德一下,也沒有拉曉革萊德的手,而威廉不僅拉著陀勞蒂婭的手,還吻了她的額頭。格林兄弟又回到家中,他們相互敘說了這一天的感受,雅科布是愛曉革萊德的,但他一直不敢對曉革萊德說,雅科布長這麼大了,還真沒有吻過女孩子呢,這令雅科布十分痛苦。威廉和陀勞蒂婭的愛情有了初步的發展,這令威廉喜上眉梢,威廉決定為陀勞蒂婭寫一封情書,向她求愛,雅科布也想寫封情書給曉革萊德,但是又怕曉革萊德拒絕,到那個時候是多麼地不好意思啊,多麼的令人難堪啊!最後,雅科布決定了,不為曉革萊德寫情書。與此同時,曉革萊德也在為雅科布寫情書這件事兒而犯愁。雅科布在她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了,她喜歡雅科布的才華以及那一股成熟的男子漢氣概,但她又不喜歡雅科布的拘束,她生怕雅科布拒絕,這也是令人難堪的事情,她也有雅科布同樣的心情,真是進退維穀,左右為難。至於曉革萊德的妹妹陀勞蒂婭卻跟曉革萊德的作風有天壤之別,她熱情大方地寫了一封信給威廉,威廉和陀勞蒂婭幾乎是同時發信同時收到對方的信的,在冥冥之中,他們似乎心靈相通,心心相映,在信中威廉直爽地向陀勞蒂婭吐出了心聲,希望能夠得到陀勞蒂婭的愛,而陀勞蒂婭在信中也直吐真情,她是愛著威廉的,愛著英俊的威廉的,她希望能夠得到威廉的愛。他們又約定了相見的日子。當威廉拖著他的哥哥雅科布來到曉革萊德家的大莊園門的時候,還沒有敲門,陀勞蒂婭就為威廉兄弟打開了門,曉革萊德站在她妹妹陀勞蒂婭的身後。婉爾德夫婦出門迎接了格林兄弟。他們又坐在了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飯餐。威廉向陀勞蒂婭求婚了,陀勞蒂婭異常地高興,她抱著威廉就親了起來,但是雅科布在飯桌前卻紅了脖子紅了臉,他不知該怎麼辦,他生怕說出的話傷害曉革萊德。曉革萊德卻一直在等待雅科布的求婚,但是雅科布沒有說出來,他是多麼的想說出來啊,但是他太害怕、太緊張了,他沒有來得及說出來,曉革萊德就失望地離座走了,雅科布就這樣失去了自己的愛情,以後他再也沒有碰到令他滿意的愛情。就在那一天,也就在那一張飯桌前,雅科布把自己的愛情又吞回了心裏。威廉和陀勞蒂婭相親相愛,最後他們結婚了,還生了一個孩子,雅科布帶著對曉革萊德的抱歉終生未娶,以後他也經常來曉革萊德家,但是他再也沒有見過曉革萊德,因為她在她妹妹出嫁的那一天,離家遠走,一直沒有音訊,用雅科布的話說是曉革萊德嫁給了一個遠方的心上人。雅科布和威廉都沒有放棄他們的理想,雅科布到樹林裏的大莊園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懷念遠走他鄉的曉革萊德,另一大部分是聽瑪莉講述她自己所知道所了解的童話故事。雅科布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搜集和創作童話作品,他們兄弟倆非常感謝瑪莉,不僅是因為瑪莉為他們兄弟介紹了一對好姐妹給他們認識,主要感謝她的是,她為他們兄弟倆所提供的童話。在瑪莉的幫助下,雅科布又認識了幾個民間說故事的人,從他們那裏,雅科布有了一定民間故事敘述的底蘊。正是因為這些民間故事,使他的童話創作更貼近老百姓和一大批真正喜歡童話故事的少年兒童以及成年人。格林童話的教育意義非常深刻,格林兄弟所選和再創作的童話都是教育人們怎樣明辯是非,怎樣和壞人壞事作鬥爭,以及另外的社會教育意義。格林童話跨越國界,深受各國兒童少年的喜愛。格林童話是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結合,這體現在雅科布對古典主義文學的深厚造詣以及威廉的現代主義文學的深刻領悟能力,這不能不說是一部珠聯璧合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在童話世界裏,孩子們可以任意馳騁在他們想像的空間裏,孩子們在他們的精神世界裏,把童話視為永不幹涸的清泉。童話世界是他們內心朝拜的地方,童話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也是他們精神家園的歸宿之一。孩子們在童話世界裏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感情寄托。孩子們的理想往往在他們的童話世界裏得到延伸和拓展,孩子們從童話中初步學會了分辨是非。他們會用自己的思想去和童話的主人翁對話,這獨特的詢問方式是打開他們智慧之門的最佳途徑,在童話世界裏他們能夠真正看到真、善、美、假、惡、醜。他們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衡量事物的好與壞、忠與奸、美與醜、真與假、善與惡,這也是人們最初的思維方式,這無疑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雅科布·格林有這麼一句話:“避開文學去研究曆史那就好像用竹竿扛大象——於事無補,詳細的曆史問題都記錄在文學作品當中。”啟蒙兒童文學創作離不開兒童詩歌和童話故事。孩子們在童話故事中能夠尋找類似自己的人物,從而把自己的情感都寄托在童話中的人物命運裏。孩子們在童話故事裏能夠接受他們所喜愛的人物或者動物的各種脾氣以及豐富的情感。而這些並不是繁見的,它們有自己的規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童話故事。童話故事可以令孩子們增長很多見識,豐富他們的知識麵,鍛煉他們的語言閱讀能力,還對他們進行了初級階段的詩歌鑒賞能力。詩歌的語言就是童話變相的另一種語言,能夠領悟童話的本義,能夠熟練駕馭童話語言,能夠把握詩歌的寫作動機以及詩歌語言,童話的亮點就在於珍藏了一些凝練的詩歌語言,而一首完整優秀的詩歌就是一篇優秀的童話。童話是詩歌的集散地,而詩歌是童話濃縮的另一方麵,童話總是沿著詩歌的逆向思維進行延伸,但是詩歌卻從童話的邊緣逐漸地深入其本質的空間中。

以下這段話是關於威廉·格林的童話創作談的精義:“真正的童話是長在兒童們的心目中,他們心目中的童話被我們這些已經成年了的人不經意地扭曲了,他們看到我們為他們創作的童話恰恰就是對他們想像中的世界的不經意扭曲。在他們的幻想思維中根本就不存在我們為他們這樣創作的這些所謂的童話,這些標榜為童話的東西,在他們的潛意識裏一直是扼殺他們思維的重要殺手,最原始的童話誕生在他們從未接觸過這個世界的時刻,我們一直在做著篡改他們本意的工作,這正是我們的失敗之處,成年人和兒童們總是若隱若現地隔著一個真正的童話的距離!”

倭爾加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