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與冒險,喬布斯強調冒險不要危險
擁有強大野心的人總避免不了要在實現野心的過程中冒險。但是要注意的是,冒險和危險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少人失敗就在於把危險當做了冒險。喬布斯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曆,所以在得到教訓之後,喬布斯就給自己的野心限定了一個度,使得他在以後的歲月裏,隻強調冒險,而遠離危險。
那是喬布斯在高中時,他深受“垮掉的一代”文化思潮的影響,成為一位長發披肩的少年嬉皮士。當時,美國社會的思想觀念,已從20世紀60年代的統一、順從,轉變成了70年代的個人主義思潮。距喬布斯住所不遠就是舊金山市“垮掉的一代”叛逆者們和嬉皮士文化的中心伯克利。因此,正在迷茫中的喬布斯很快就吸收了這種反文化傳統的價值觀。他對個人主義非常向往,拒絕受各種規則的約束或脅迫,甚至沉迷於迷幻般的自由世界。在學校裏,16歲的喬布斯,不論外表還是行為都變得越來越與眾不同,與那些嬉皮士們已相差無幾了。
就在這時,這些嬉皮士們發現了如何破解電話公司長途電話係統的竅門,掌握了“免費”打長途電話的技術。出於好奇,在一個老牌黑客那裏,喬布斯和沃茲見識了一種盜打長途電話的做法--用自製的“藍匣子”盜電話線路。經過幾次試驗後,沃茲設計了一個性能非常好的“藍匣子”的電子裝置。
這個“藍匣子”要比其他盜打電話高手所用的好得多。喬布斯說:“我們簡直入迷了,真是難以想象,僅僅是製作了這麼簡單的一個小匣子就能把電話打到世界各地。”當然,他們沒有意識到撥打這種免費電話是一種偷盜行為。
接著,喬布斯說服了沃茲,把他們的“藍匣子”賣掉。然後,沃茲在自己的大學宿舍裏裝配“藍匣子”,喬布斯則在自己學校裏銷售這些裝置。這個裝置很走俏,他們因此賺了不少錢。再後來,電話公司采取了非常措施處理盜打電話這類事,事情開始變得危險起來。在遇到幾次險些被警察抓住的經曆,以及持槍行凶的購買者的威脅之後,喬布斯和沃茲尼克在售賣出約200台藍色匣子後決定關門歇業。因為他倆都不想因為自己的愛好而進監獄。
可見,冒險精神是可取的,因為它能激發我們的潛力,使我們超越平庸。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冒險與危險的區別,冒險是在理性指引下對未知的探索,而危險是在可預見的失敗下依然蠻幹。所以,喬布斯之所以能夠在多次冒險中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不為了實現野心而盲目追求捷徑,而是給自己的野心定下界限,不讓自己的冒險成為危險。
人要具備一定的冒險精神,因為人的能力是通過冒險中克服一道道難關才能鍛煉和展現出來的。人隻有在探險的旅途中才能不斷成長壯大。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危機感的人勢必在競爭的風險來臨後,反應遲鈍,坐失良機,最終被清除出競爭的舞台。但是冒險不等於莽撞和失控。冒險也要注重道德性、科學性、規律性和創造性。一切不講道德、科學、違反規律,無視教訓、危害生命的冒險也許會取得一時的歡愉,但終究會被社會正義的大環境懲罰和取締。倡導在科學思維上建構與壯大的冒險精神。這種精神必須給人以尊嚴,善待生命,這是不可動搖的前提。否則,所謂冒險精神,便成了一種變態恐怖和自我毀滅的思想基礎。喬布斯就是在那一次的教訓中讓自己對野心的追求有了一個界限,讓自己的冒險不超越社會標準的極限,所以,他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冒險家,而不會因為把危險當成冒險而失敗。
每個想要成功的人都應該是一名冒險家,但這並不是說他是一種狂熱追求風險的人。真正的冒險總是在一定的“風險與權益”的權衡之後做出的。人不能無為地冒險。如果沒有一定的利潤誘惑,絕不要去鋌而走險。平庸的人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沒有采取行動的勇氣,而優秀的人卻隻要有七成的把握,就會拿出百分之三百的勇氣。
因為高收益往往潛藏在高風險中,挑戰高風險的同時,也往往可以得到高收益。為了更大的成功,為了更多的利潤,優秀的人決不會貪戀安逸平穩,而去揚起追求卓越的大帆,頂著挑戰的壓力,迎著競爭的驚濤,在進擊拚搏中展示成功者的風采,實現生命的偉大創造。但是一定要記住真正的冒險不是盲目冒進、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而是一種建立在正確預測基礎上,對未來的一種主動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