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宜城板橋店鎮書記李雲和流水鎮人大朱愛民送我至五山鎮,上午與木棉做了短時間的交流,兩位人大主席對此次之行很有感受。
下午跟穀城艾縣長參加華中農業大學的座談會,彭光藝教授做了精彩的發言。他聲音很沙啞,我隻能聽懂一點,主要是看表情和手勢。
會議間我收到一條短信:“孫教授,我先離開了,你辛苦了。”古建修複工程師徐師傅不願在五山工作,原因是他的工作閔書記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
下午我與彭光藝和他的研究生在交流時,徐師傅就把我喊出去。他說:“孫老師,你想想,早晨閔書記一看到我畫的那些圖,就說,這些很簡單,我們這裏的工人都會做。我很不開心,這些事我做都很吃力,他們的工人會做?閔書記覺得我做的這些工作不重要,一般人都能做,那我在這裏的工作就不重要了,所以我不做了。
“以後為工資方麵會更麻煩,閔書記這種心態不會給我開2500元,政府比我還窮,想想就覺得沒意思。”徐師傅說完笑了笑。
我知道,再跟徐師傅說也沒意義,隻能笑笑。可是我知道他的工作是工程質量的基本保證,閔書記沒有認識到,但畢竟是村的書記,不好多說啊。但有一點,其實我已經明了“堰河新村”已注定要留下不少遺憾,注定不可能做出我心中的精品。
晚上艾縣長請我們回穀城吃飯,原本我不想去,又覺得要見穀城規劃設計院陳院長討論圖紙,於是同意到穀城。
第三十次精品不精
2007年12月1日飯後胡書記來,突然問,明天徐師傅與我一起回五山嗎?我愣了一下,原本不想說,怕他不開心。但想到隻有徐師傅在,新村的質量才能保證,技術、工程材料沒有人把關是不行的,我隻能把他要走的事說了。胡愣了半天,說:“老閔是擔心工資?”我說可能吧!胡歎口氣說:“唉,閔有時太小氣了!他身上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不過作為一名村書記要求也不能太高。”於是他撥通徐師傅的電話,說明工資由鎮裏支付,還對徐做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徐師傅又同意回五山了。
推動五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的。我每次來五山不願多住,是因為山莊是個人承包,少住為好。不論綠十字為堰河村做了什麼,綠十字與堰河村的關係也隻是工作關係,我要切記這一點。
徐師傅工作一個月了,這個月的工資閔可能不會支付,也沒有錢付。綠十字給了徐2500元的工資,為了堰河新村,綠十字先後墊付近35000元,而綠十字本身就有8萬多元債務,麵臨著生存的問題。五山下一步工作又麵臨極大的挑戰,怎麼辦?不往前走就是往後退,再難也得走。
村裏也麵臨發展的壓力,堰河新村這麼大的工程資金還沒有落實,鎮政府更是困難重重。這次請艾縣長來,就是希望把綠十字的運作資金15萬落實下來。
錢啊錢!晚上木棉說到電視劇需要1200萬,不論是製片人司炳強還是鄭浩,要找到這筆錢也不是容易的事。好在五山從2003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事得慢慢來,總是在矛盾中求發展與機遇,好歹現在的日子比2003年前還是好多了。
昨夜住到穀城賓館,淩晨3:40起床安排每天的工作,寫每天的日記。每天早晨大約要記錄前一天的工作,這個習慣已堅持了4年多了,每天1500~3000字。今天很早就起床寫日記。同時還有一些事要處理:
1綠十字與鎮政府合同簽約(能否先彙5萬到7萬)。
2討論徐師傅的工資(10月20日到11月20日)。
3田河新村、昝家鋪、何家灣村係統規劃。
4農民能力培訓(12月下旬)安排住、用車,要5個人配合。
5木棉寫作在五山的住食費用要落實。
6微生物技術的推廣(品質和科學技術)。
7從家裏(我愛人)偷來的照相機給堰河村閔書記。
8堰河村的規劃,希望村裏每個項目設立時,要與綠十字、鎮政府商議。現在堰河不屬堰河,屬於五山鎮了。
12月3日上午為閔書記的房子放線,閔買了很多鞭炮,炸得地動天搖。上個月9號第一家開始動工了,地基已基本完成了。村民之所以不動,就是一名風水先生說要過了大寒以後才能動土。大寒大約在元月份,那還要等一個多月,所以村幹部先帶頭,群眾才能響應。
中午被昝家鋪村新農村建設駐隊幹部,《襄樊日報》的副總編陶義軍請到他們駐隊的村,到了才知道他原來做了那麼多的基礎工作,村裏的麵貌和人的精神麵貌都不一樣,特別是宛書記顯得很精神。他帶我去看了一所小學,這是武漢市澳華裝飾公司捐助的希望小學。他們希望我來設計,我說好啊,是善事!
陶義軍是名專業攝影記者,在新農村建設中,以城市反哺農村為基礎,以幫扶的形式支持五山。他從“農民講壇”入手,逐步推動農業產業和旅遊。特別是在組織建設方麵,做了很多的日常工作。在村會議室裏,我看到他拍的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田園風光。他還在幫助村民建醫療站、小學、農家樂、電腦室。他問村裏的宛書記有什麼理想?宛書記說一生中唯一的願望就是到北京看天安門,陶義軍滿足了他的願望。我看著宛書記在天安門雙手持著五星紅旗的照片,心裏與他一樣激動,一樣被陶義軍的精神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