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邊曙色動危旌(五)(1 / 3)

“江陵守備羅潛之見過應大帥。”

根據軍報,應錦權帶著援軍在今日便可抵達江陵,因此,一大早,羅潛之便攜部下等在江陵城外的官道上了。

“羅守備,辛苦了。”

應錦權翻身下馬,因羅潛之算是他的長輩,因此,應錦權並不介意二人官職高低,仍抱拳以回禮。

“屬下不敢。”羅潛之稍稍側身避過應錦權之禮,方道,“屬下已在城中預備好一應事物為大帥接風,還請大帥入城休息。”說罷喚來自己的副手,吩咐將備好的糧餉分與應錦權所帶來的兵將們。

“應大帥,江陵城小,怕是安不下所有將士,不知…….”

因江陵與蜀國交界,因此,士兵安排得也比尋常守城要多些,但是也正因為與西蜀比鄰,來往商人眾多,江陵又是魚米之鄉,民眾亦多,這內城的確是安排不下如此多的將士們。

隻是如今由羅潛之提出來,不免讓人疑心。

應錦權卻是大度一笑,道:“我初來江陵,自然不如羅守備熟悉,既然羅守備這樣說了,那就如此吧。”說罷,命人吩咐了下去,讓各營就地紮寨,自己隻領了一隊親兵,隨那羅潛之入城。

手下有人想勸阻的,也被他手一揮,給擋了回去。

喝過洗塵酒,用過接風宴,應錦權屏退了眾人,隻留下羅潛之,開門見山道:“羅叔,師傅他果真是?”

羅潛之不住在房內踱步,畢竟顧清丞詐降之事隻他與念語知曉,雖說應錦權也是自己人,但是若是此刻告知他……他腦海中想起顧清丞信中所言,“吾生隻願四海清平。”一句不斷浮現在他麵前。

修常,你以一世清名換四海清平,我又怎會忍心讓那史筆曲寫?

想畢,牙一咬,便取出那封信,遞與應錦權。

應錦權細細看罷,臉色不定,又是欣喜又是難過,亦有幾分內疚:“羅叔,我便知,師傅是斷然不會做出那等叛國之事的!我這便將信火速送去上京!”

“錦權!萬萬不可,若是你冒冒然送了信去,修常又大事未成,恐怕會走漏了風聲,功虧一簣啊。”頓了一頓,羅潛之又道,“我今日之所以將信拿給你看,也隻想還修常一個清名在世間罷了。”

二人感歎了一回後,應錦權忽而想起一樁事來:“那諸葛小王爺的王妃……”

羅潛之略顯沉重地點了點頭,“確是念語,去的時候還是好好的,誰料……”

“聽說她有了身孕?”

羅潛之不知該如何作答,隻點了點頭,道:“可惜了腹中的孩子。”

就在應錦權還要繼續問下去的時候,有下人來報,說是秦引章秦公子來了。

一聽得秦引章的名字,應錦權便起了疑,隻看著羅潛之待他作答。

羅潛之一看事情瞞不住了,隻好先請應錦權去後廳坐著,自己則在前廳見秦引章。

秦引章一到,還來不及客套便將念語這幾日來的處境一一說了,最後方道:“諸葛小王爺叫我來請羅大人尋一處幽靜的地方,若是塵顏醒了便立刻送她來江陵隱居。”

“這事老夫記下了,隻是如今兵荒馬亂,若要尋那樣一處地方,恐怕也需要些時日,還要麻煩秦公子在江陵逗留一段日子了。”

安頓了秦引章之後,羅潛之重新請出了應錦權,道:“你也瞧見了,念語這丫頭怕是不想再回去宮裏了,皇上那裏,你可要瞞住了。”

應錦權長歎一口氣,若是念語不嫁,他許還想將這事告知楚澈,隻是事已至此,念及二人身份要再相聚隻怕是難於登天了,因此也不再多說什麼,隻點了點頭應了下來。

二人將這些事情一一道明之後,便召來了底下諸將,開始商議戰事。

“慕容將軍,江陵那裏到了大批援軍,領軍的是應錦權。”

蜀軍營帳內,一個探子急匆匆來報。

初聽到應錦權的名字,慕容致遠不由怔了一怔,果真是到了這一日,隻能慶幸與他對戰的不是靖祺了吧……想著想著,便覺得不知為何這幾日心裏總是空落落的,仿佛少了一點什麼似的,心中好似有股鬱結之意,忽而覺得悶得慌,便想出去走走。

才要先來簾子,卻聽得兩個侍衛正悄聲議論著什麼,他心中一時好奇,便駐足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