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避開人際關係誤區(1 / 3)

第二章避開人際關係誤區

中學生處於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定型,對各種信息還沒有正確的判斷力,很容易染上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習氣,導致一些人際交住中的困難,甚至因此而造成心理障礙;對此,本章通過全方麵的總結,對中學生交往中常見的心理誤區做了細致的分析,使之更好地與他人交往,最終使他們心理健康發展。

1.“哥們兒義氣”講不得

在封建社會中的曾被大大肆推崇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義氣,如今變成了現在中學生中奉為信仰的哥們義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呼朋喚友、稱兄道弟,趣味相投、抱成一團。為了所謂的義氣,你們是非不分、喪失原則,甚至違法犯紀、胡作非為,最終成為義氣的犧牲品。在不少人眼中,“義氣”一詞的含義已經發生了畸變,狹義地成了“為朋友兩肋插刀”。

其實義氣是講原則的,如果不辯是非,不顧後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當需要,這種義氣就是一種無知和盲從,是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如果與心術不正的所謂“朋友”糾纏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個不辨東西的迷魂陣裏,從而害人還己。據有關資料顯示,在一個少管所裏,中學生罪犯中有78%的人是受“哥們義氣”的影響。

小磊打傷了小俊的哥們小陽,為了替自己的好朋友抱被打之仇,小俊約了五六名朋友在舞廳門前晃悠,準備報複小磊。為了防止在毆鬥中吃虧,小俊事先將帶來的菜刀藏在了附近的一棵小樹下。正當小俊感到煩躁時,忽然有人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小俊回頭一看認出是以前在一起打過牌的朋友小郭,在小郭身後還有十幾個同伴。小郭說自己是受小磊之托前來說和這件事的,小磊打傷小陽是場誤會,希望大家看在他的麵子上化幹戈為玉帛。小俊不願意,非要小郭把小磊交出來。而小郭堅持不說出小磊下落來。結果兩個人反目,小郭一拳正好打在小俊臉部,憤怒的他立即撲向小郭,與小郭扭鬥在一起。小郭的同伴一看小郭在打鬥中處於下風,立即一轟而上將小俊團團圍住,小俊的同夥見狀也不甘示弱,衝上去與小郭一夥混戰在一起。小俊一夥人少,打不過小郭。看到這種情形,小俊立即跑到小樹地下操起那把菜刀,向小郭他們一夥砍去,迅速反敗為勝,將小郭等一夥人打得七零八落,四散而逃。小郭見狀不妙扭頭準備逃離現場,小俊迅速上前將他攔住,小俊在小郭的脖子和右膀子上各砍了一刀。小郭由於心中害怕癱倒在地上,而小俊等一夥人見事情鬧大了,立即分頭逃跑了。

義氣心理產生的原因

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地影響到你們的人際交往上,電視裏、電影裏很多的關於“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在逐漸蔓延向中學生群體,但是,引發中學生熱衷於哥們義氣的主要因為:

1.受到不良信息的汙染。許多中學生在看了電視中所播放的電視劇之後,被故事情節中的哥們義氣所感染。同時,也為了滿足強烈的物質欲望和精神空虛,尋求各種刺激,在情調相同的情況下,結成團夥,自覺或者不自覺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2.義氣與友誼不分。凡團夥成員都具有濃厚的哥們義氣思想,違法犯罪中學生在道德觀念上是非顛倒,善惡不分,把哥們義氣關係奉若神明,認為它是處事和衡量友誼的一個標誌。其實,哥們義氣與友誼是截然不同的。中學生渴望友誼,但是千萬不可誤把哥們義氣當作友誼。誠然,友誼需要互相理解和幫助,需要義氣,但這種義氣是要講原則的。如果不辨是非地“為朋友兩肋插刀,甚至不顧後果,不負責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當需要,這不是真正的友誼,也不是真正的義氣。

3.交友不慎。交友是中學生社會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夥伴之間常常是互相模仿,互相影響,彼此常常是無所不談,可以互訴苦惱、互相同情。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常常使你們從夥伴那裏得到溫暖和力量,有時甚至可以達到言聽計從的程度,為哥們義氣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而對父母和教師的教導和勸告,常持懷疑和忽視的態度。

4.分辨事非能力太弱。由於中學生大多文化素質較低,分辨事非能力較差,其處世的無知性、盲目性很難應付來自社會各方麵的影響,經不起誘惑,很容易被別人拉攏、利用,或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義氣用事,不計後果等,從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如何克服義氣的心理

1.分清友誼和哥們義氣。有些中學生分不清友誼和哥們義氣。友誼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摯的情感,是一種高尚情操,友誼使你贏得朋友。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朋友會無私幫助;如果有了煩惱和苦悶時,可以向朋友傾訴。而“哥們義氣”源於江湖義氣,會為“哥們”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講原則。常常幹出一些蠢事,甚至不惜墜入犯罪的深淵。

2.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衝動是魔鬼。許多中學生都是由於一時情緒失控,沒有考慮清楚,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中學生一定要學會控製情緒,不要聽說朋友被欺負,就憤怒的不得了,要找別人報仇。

3.不要盲目的從眾。許多犯罪的中學生,都具有這樣的心理,就是別人都去幫朋友,我不能不去,根本不考慮事情的嚴重性。結果朋友沒有幫到,反而害了自己。

4.提高自己明辨道德是非的能力。由於自我意識的飛躍發展,中學生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齡人群中、在朋友中的地位,你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接納。有時礙於朋友的麵子,隻要是夥伴的提議,你們一般不會判斷是與非,就全力以赴,這種錯誤的認識多已成為學生自我權衡的標準。因此,中學生應改變認知,提高自己明辨道德是非的能力。

5.培養自己的自控能力和獨立處事的能力。自控能力和獨立處事的能力使中學生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在何時該講哥們義氣,何時又該放棄哥們義氣。因為同伴關係的持久力、內聚力對中學生的成長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影響著你們接受錯誤教育後能改正的程度。而自控能力和獨立自控的能力在這時就派上用場了。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時期,哥們的義氣講不得。如果玩的好了,就要合理地進行交往。不要把那些兄弟情義看得那麼重,學會在真知中找到自我的空間對人際關係的維持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標準的。

2.杜絕小心眼

“小心眼”的人,做什麼事情都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然後才考慮集體和他人的利益;隻有占人便宜,而絕對不會讓人便宜;隻想別人圍著他轉,而不肯幫助一下別人;隻聽得進恭維的話,批評的話一句也聽不進。

從心理角度來說,“小心眼”會破壞人的心理平衡,妨礙人際間的正常交往,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小心眼”的人往往心過於狹隘,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一旦個人權益受到侵犯,便鬱鬱不樂,甚至進行打擊報複。而且,有“小心眼”的人又極易受外界的暗示,經常疑神疑鬼,內心經常處於矛盾之中,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心理障礙了。

此外,具有“小心眼”的人意誌也很薄弱,辦事刻板。謹小慎微,有時發展到各場、自我封閉的程度。由於“小心眼”的人所做的種種行為,不得不讓朋友“敬而遠之”,可以說“小心眼”的人是很孤獨的。

小慧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從小父母就教她勤儉節約,但父母並沒有告訴小慧“勤儉節約”的真正含義。於是,在學校裏小慧成了“小氣”一員中的一人。平常,小慧問其他學生借文具時,其他同學都會借給他,而當別人向小慧借文具時,即使是一塊橡皮,隻用一次,小慧有時都磨磨蹭蹭地才借給同學。小慧自從上了初中以後,住的是宿舍。在宿舍裏,同學關係都特別好,經常買一些小零食之類的食品,每次都叫上其他同學一起吃,當然其中也包括小慧,而小慧家裏窮,但又特別喜歡吃零食,有時買了零食總是偷偷地藏起來,等宿舍沒人了再吃。有一次,她的這種行為被同宿舍的另一位同學發現了,告訴了全宿舍的人。從此,宿舍中人再買零食時,從不叫上小慧。

小心眼心理產生原因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很完美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小心眼,但是有時是因為一些原因才促成其個人小心眼的產生的:

1.受父母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父母當鄰居問他們借東西時,總是用各種理由推三阻四,不願借給別人;還有的父母總是嘴上很闊氣,當別人真正用到他時,用盡各種理由回避別人。而這種行徑都會被你們模仿下來,並且根深蒂固地種植在心裏。

2.貧窮延伸的小氣。由於貧窮家庭的你們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而又沒有正確認識到節儉的真正含義。當別人向自己借東西時,總怕別人不還給自己,或者把自己的東西用完了,弄壞了,而在借給別人東西時,顯得小心翼翼。

如何克服小心眼

1.與人交往中要先人後己。遇到事情時,要先想到別人,再考慮自己。人生活在世上,總要與別人發生交往。但須知道,人際之間的交往是有互酬性的,如果你想別人尊敬你,你要先尊敬別人,你付出多少,也會得到多少。但如果在交往中你是一個“小心眼”,事事斤斤計較,為了自己的私利生怕自己吃虧,或者說有點不正常的想法(從交往中撈點好處),這樣的話,不管是誰都會離你越來越遠,不屑與你交往。因此,有“小心眼”毛病的人,心裏要先想想別人,看看到人需要自己幫助些什麼,自己能為集體做點什麼,而不要總想著自己能從別人身上、從集體當中首先撈到些什麼。堅持這樣做,“小心眼”自然變作“大心眼”了,這樣也可以對自己有大的幫助。

2.做一個肯理解和容納他人優點和缺點的人。有“小心眼”的人由於心目中的“自我”過於膨脹,往往會神經過敏,總認為別人的一言一行都與自己有關,都是針對自己的,於是常常處於“庸人自擾”的矛盾當中,弄到人際關係十分緊張,甚至會發展到與鄰為敵的地步。其實,對別人的一些議論和看法,不必過於看重,即使確實是針對你而來的,也不妨聽之任之,隻要自己不做虧心事就行了。因此,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你不計較別人,別人也就不計較你了,這就是縮小自我。朋友或同學之間相處,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惟一做到的就是寬容。不以苛求的標準要求別人,尊重他人,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能催人上進的力量就是寬容,而不是批評、指責和說教。

3.重新認識自我。當你在別人心目中造成了“小心眼”的不良印象,那就要刻意地、認真地改正了。能否改正的關鍵是集中到去掉一個私字上,正像一位偉人所說的:“克製利己主義,把自私的我踩在腳下。”比如在平時,可以主動與人交往,主動解人之憂,修複好因原來“小心眼”而造成的人際關係上的裂痕,借此,來修複自己在人心目中的形象。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時期,心眼應該放開,要覺得什麼事情大家坦開心就好,不要因為自己的一些行為而影響到了個人的發展,特別是人際交往上。多和別人分享大家的快樂,這也許對中學生正常的心理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3.兩麵派

中學生時期,很多都會因為青春時期的心理,變得喜歡搞兩麵派,在這一邊說的很好的話,在去跑到另外的一方去惹是生非。那樣,剛開始還是人際關係維持得還算可以,等時間長了,很多的不合的原因都出來了,從而導致了中學生時期,自己的人緣變得越來越差,最後幾乎沒什麼人敢同這些愛玩兩麵派的人在一起了。

兩麵派的產生,也許是由於青春期,你們不懂事才造成的,但是往往就是這種兩麵派的行為讓人難以去理解。

從前,有一個孩子毛毛,他剛上初一,經常愛做小聰明。沒事的時候喜歡和班上的一個孩子明明在一起玩耍,他們聊學習的話題和班上的近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久毛毛都不怎麼去和明明在一起,並且又開始和星星在一起了。他們開始議論明明。但是,每當明明去找毛毛玩的時候,毛毛就會有時在明明的麵前說星星的壞話,說還是和明明玩得好,夠朋友。於是,過了一段時間,班上的同學都發現了毛毛喜歡兩麵派,就不怎麼喜歡和毛毛接觸了,並且都十分討厭他的兩麵派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