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避開人際關係誤區(2 / 3)

毛毛的行為就是兩麵派的最突出的表現,這個事例說明了正處在青春時期,很多的事情你們都是分不清嚴重的後果的,以為隻是好玩或是其他的原因,但是那都是對於自己的人際交往上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兩麵派產生原因

你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兩麵派的行為呢,難道就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去努力地改善自我嗎?

成因一:

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許多的中學生自己都有自己的與人相處的行為方式,在你們眼中,任何人對你們都是一樣的,別人怎麼樣對自己來說都是極為平常的事情,你們往往是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而是自己喜歡做什麼事情就去做什麼事情,並不是把別人當做是就的人脈裏的一部分,而是可有可無的。並且,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決定了你們的兩麵派的產生,太過於放開你們,讓你們從心理覺得如果我這樣了,沒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成因二:

有些中學生本身的特點是較文靜又較聰明的。你們喜歡耍點小聰明,認為如果自己這樣對別人了,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映。為了證明自己的聰明,把其他的關係搞得不好,這樣有利於自己的人際關係更好,就在行為上采取了一點小措施,為了別人不把自己當做對手,故意使用些兩麵派的行為,這樣更有利於自己在一方的維持人際上的進一步取勝。

如果一旦別人的關係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內心的矛盾心理就會產生,就容易導致自己的情緒上的變動很大,心理上和也能不平衡,最後形成兩麵派的行為。

如何克服孩子兩麵派

如果你存在“兩麵派”的現象,千萬別著急,下麵一些建議你可以試試。

1.中學生在自己兩麵派的時候,要學會適當地控製下自己的心態,保持良好額度心靈,多去和其他的同學進行溝通,對於自己的錯誤,讓別人及時地給自己提出,並做到及時地糾正自己的不良的行為,這樣有助於個人的兩麵派的快速消除。

2.同學們發現自己的兩麵派行為之後,及時地反映給其父母或是老師,畢竟老師和父母都處事比較多,讓他們去幫助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良的行為,使自己盡量走出喜歡兩麵派的誤區。

3.中學生要學會不管別人的好與壞,都要做到不說其壞話,用和善的心靈去對待他人,而不去用惡意來抵製他人,那樣更有利於你們形成良好的行為和心理上的健康。

4.不管別人怎麼樣,都要學會真誠地對待同學以及其他人。這樣能讓對方從心理上知道自己的好處,有利於改善彼此間的友誼,維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時期,兩麵派的產生是正常的現象,孩子要學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自己,讓自己的心鬆弛下來,不要給自己那麼大的約束力,認為自己有什麼事情感覺不平衡,適當的放開自己,多去用心溝通,維持自己的人際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4.錯誤的“英雄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心理特征也難免存在差異。而從“英雄”這一角度就能反映出人們。特別是中學生時期。現代社會,由於經濟、文化、體育、衛生事業等方麵的全麵發展,對人們心理特征的崇拜意識提供了多方位的角度。所崇拜的也許是有偉大業績,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也許是有專業審美觀、獨特鑒賞力的藝術家;也許是瀟灑自如,代表一時時尚潮流的明星;也或許是一名普通的醫生……

心理學進一步認為:英雄的崇拜過程本質上是中學生對人生價值的體現與追求,過分地崇拜“英雄”,以求自己也成為生活中真正的英雄,也逐漸地成為了每一個中學生的夢想。人們喜歡某英雄,可以日夜去讀他的書,聽他的歌,看他的電影,膜拜他的英雄事跡。但是,一定意義上也刺激了中學生的健康成長,讓中學生在人際交往上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小勝正上初一,初中的學習是比較輕鬆的,剛剛進入校園的他沒有太多的學習上以及生活上的壓力,所以,他經常愛看一些電視劇。最近,他特比喜歡看一個關於“英雄救美”的電視。每天一放學就跑回家去看。有一次,他看到班上一個女生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天空下著雨,她因為騎著車子,裙子一時被纏在了車的座上了。這時,小勝就腦力裏想起了“英雄救美”的畫麵,很快跑過去去弄女生的裙子,但是不小心把那個女生的裙子給撕爛了。那個女生當時很尷尬。最後,連續好幾天,這件事情被班上的同學知道了,班上的同學特別是女同學都嘲笑他並且不願和他交往,因為覺得他有時太充英雄了。

中學生的英雄崇拜問題,是成長過程中熱門的話題。英雄崇拜是中學生情感滿足的正常需要,也是其心理成長的裏程碑。

心理學認為,英雄崇拜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心理現象,它特指由於“光環效應”而形成誇大的社會印象和盲目的心理傾向,把個人喜好的人物看得完美無缺,從而導致高度認同、崇尚並伴有情感依戀的一種複雜的心理行為。這種現象在中學生身上尤為明顯。

“英雄觀”產生原因

中學生“英雄觀”心態麵觀:

——感情需要。寂寞的中學生心裏是需要友情、需要心靈乳液、需要獲得情感共鳴……當代的中學生是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而情感貧瘠的環境裏,獨生子女的現狀,使你們缺少父兄們所有的手足情;緊張、繁忙的現代生活節奏使你們的父母很少關注你們的內心世界;這時,以優美的歌喉動情地吟唱溫馨的情感、美好的未來、艱辛的人生的歌星們款款而來,歌星們形象新鮮時髦,歌曲委婉、真誠、直逼心靈。在這歌聲中,中學生仿佛聽到了來自心靈深處的自言自語、迷惑與憧憬,一時間英雄的高大形象在中學生的內心深處滋長出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英雄成了中學生最遙遠而又最親近的朋友。可以說,追求友情,追求心靈的鳴是中學生追英雄的心態之一。

——向往成功。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向往成功,也是青年的強烈願望,英雄們的光環令你們看到成功的榮耀與輝煌。從一踏進校門,抑或從剛剛懂事,你們就被長輩們諄諄教導,長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業。英雄們的社會知名度和伴隨知名度而來的社會中的榮耀,令中學生逼真地看到了朦朦朧朧的成功,你們渴望成為這樣的輝煌成功者。於是,你們熱情地追隨眼前的成功者,抱著這種尋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奧秘的心態,而狂熱地追逐著你們喜愛的英雄,從而自己有了一種充當英雄的角色的想法。

——父母的替代品。在這個緊張、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你們的父母很少關注你們的內心世界。中學生在生理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心理上的發展卻遠遠滯後。由於生理上的發展,你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希望能夠獨當一麵,渴望擺脫父母的控製。然而,你們有限的生活經驗又使你們不能沒有父母的幫助,這種矛盾狀況使你們感到很苦惱。因此,你們選擇崇拜擁有光榮的社會地位和獨立的英雄,希望通過相當英雄來實現獨立自主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讓英雄來行使父母的權利來控製自己,也就是說你們將英雄作為了父母的代替品。

——追求時髦。這是眾多中學生的心態。很多人並沒有自己獨特的喜好,隻是跟著潮流走。社會上流行什麼,你們就追什麼;現在流行有英雄主義,中學生就去愛好英雄主義的人,自己也夢想當一個偉大的英雄。

——把自己融入團體的一種手段。中學生英雄崇拜也是想把自己融入團體的一種手段。中學生通過英雄崇拜。你們追求的是讓自己有所歸屬,是為了讓自己和別人知道他屬於那個團體。

——尋求刺激。有為數不少的中學生們持有心態而納入“英雄”行列。這類中學生最初心態也與前一類有共同之處,起初也覺著當英雄是無比光榮的事情,能為人們和社會做好事,能被人們所熟知。不像學生時那麼平淡無味,生活沒樂趣。

如何克服“英雄觀”

中學生永遠是對時尚最敏感的人群。任何一個時期的中學生,崇拜的對象一定是在當時社會中走紅的人。於是,這就涉及到了整個社會的責任,尤其是媒體應擔負起的社會責任。現在的媒體對於英雄宣傳得太多,而對於其他領域的優秀人物宣傳得太少了。另外,媒體炒作的許多選秀活動,使得一些人一夜之間走紅,多多少少也有一些負麵的影響。

應該注意到,中學生英雄崇拜的對象,通常是那些更能接近於你們心理需要和年齡特點的人物。英雄崇拜對中學生的影響主要在於個人內在滿足,如心理滿足、情緒分享等,而不僅僅隻是一些外在的表現。而由於受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的影響,中學生的偶像崇拜表現出明顯的離散性,也就是說,在中學生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情況下,崇拜的具體對象相當寬泛。可是在父母和教師眼裏,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並非中學生理想的學習榜樣。從一定程度上說,中學生的偶像選擇與教育者所期望的榜樣有較大的分離。

中學生在走出自我迷茫、實現自我確認狀態的過程中,成人的說教效應相當有限,中學生往往是通過種種自我體驗、甚至冒險而達成的,期間也不乏同伴學習和對榜樣的觀察學習。心理學家艾裏克森提出了“心理社會合理延緩期”的概念,認為中學生需要有時間去疏理、整合所有的混亂與矛盾,在此期間,出現一些中學生階段特有的心理行為現象正是你們心理社會適應的表現。因此說,中學生應該認識自己,培養健全的自我概念,增進自我選擇與自律的能力,才不至於因喪失自信心而盲目崇拜,失去自我意識。

中學生“英雄觀”現象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對美好的信仰,這是最值得肯定,也是最難能可貴的東西。中學生的“英雄觀”行為就好像你們臉上長的青春痘,過了一定的年齡段就會自然消失。因此,不能用高壓手段去消滅“它”,更不能用強製手段去“擠”“它”。要采取一種“大禹治水”的智慧,合理調節,疏導有方,讓中學生們清楚地明白,為何崇拜,崇拜什麼,才是正確和值得提倡的教育思路。

“英雄觀”並不是中學生生活的全部。中學生現在應當以學業為重,擺正學習和“英雄”兩者之間的關係,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上,權衡利弊,把握好正確的方向,這才是關鍵。告訴自己如果想像偶像們那樣成功,現在就必須努力才行。並要告訴自己其實所有的明星也跟普通人一樣,隻不過他們從事的職業的一些特殊性把他們熏染的如此的完美或是高大。最好的辦法是:改善自己的想法,這樣既不影響學習,也可以放鬆由於學習帶來的緊張情緒。

在中學生時期,“英雄觀”主義多少帶有幾分盲從與狂熱,這是成長中常見的現象。在課餘時間裏可以談論一些自己喜歡的英雄以及自己想成為英雄的想法。但是隻要不過分,這都是好事。但應注意適度原則,量變引起質變,往往有的同學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這不利於中學生的成長。“英雄”的經曆最終應使人學會自立,而不是沉湎其中。

人生是一個不斷模仿、學習與創新的曆程。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可塑性強,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所以,中學生要充分認識到追星的正麵影響和負麵影響,並努力克服。正確認識追星現象,正確引導追星情結,讓自己明天都能為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才和耀眼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