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是一個很重要的成長的時期,學會積極向上,永遠想著自己要麵對現實,並不是什麼時候自己都能成為英雄的,做到務實最重要。因此,努力克服自己的“英雄”主義,學會正確看待,對形成很好的人際交往是十分重要的。
5.對事情愛敏感
敏感心理常見於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一些患有神經衰弱的中學生,究其原因就在於長期的過於敏感、過度緊張,引起大腦神經興奮與抑製失調。由於失調,身體便會出現不適感。長期大量的身體不適又加深大腦功能的進一步紊亂,便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致使一些中學生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把精力、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病上,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小李是一名初三學生,學習很刻苦,每天複習功課到很晚,由於睡眠不足,第二天總感到昏昏沉沉的。這天,他上課時又睡著了,同桌小王同學猛拉了他一下,他一驚,抬頭一看授課老師正站在他麵前,一雙瞪大的眼睛透過眼鏡正看著他,他知道一場風暴不可避免了,果然,老師勃然大怒。小李感到很委屈,下課時埋怨同桌為什麼不早叫醒他,兩人為此差一點動了手。回到家中,小李同學感到頭疼、覺得沒勁、躺倒在床上一動不動,他的情況急壞了父母。
像小李同學這樣的情況在中學生中是最常見的,這是因為中學生有自己的情感特點。因為比較敏感,而且對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比較小。所以,當老師批評小李後,本來事情不算大,但他的反應卻很大。無論是中學生遇到學習困難,還是在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係上出現矛盾,都會出現類似於像小李同學這樣的狀況。
敏感心理產生的原因
心理敏感會對中學生產生的很多負麵影響:
1.引起自卑。有敏感心理的中學生往往會因自己的缺陷或過失而性格內向,情緒抑鬱,對自己的品質、能力等作出偏低評估,處於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一種消極心理狀態,由於自尊心得不到尊重,從而掙紮在自卑中不能自拔。
2.人際交往能力差。心理過敏的學生往往對周圍環境比較敏感,怕自己的缺陷或過失暴露在他人麵前,或被別人談起,從而產生離群現象,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緊張、拘謹躲避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壓力會阻礙交往的積極進行,影響能力的發揮,從而使自己總是顯得孤獨。
3.造成人格缺失。心理敏感的人常常缺乏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意誌薄弱,自信心不足,心理上表現出孤獨、抑鬱、焦慮、惶惑不安和緊張等情緒,或由於對自己體形相貌的不滿意,以及身體的疾病或殘疾導致自我貶低,喪失自信,以致造成悲觀失望等人格缺失特征。
4.引發各種心理危機。敏感心理容易產生內向性行為問題。有敏感心理的中學生在知道了自身的弱點或知道別人已經了解了自身的弱點後,往往會不知所措,陷入自我責備的痛苦中,也有人在別人有意或無意地談及自己的痛點時,會情緒反應劇烈,暴跳喊叫,怒氣衝衝;或臉色突變,手腳發抖,越想越想不開,伺機報複。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危機。
人際關係敏感的人,主要表現是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係,在人群中總感到不自在,與人相處時有著較強的戒備、懷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際關係上存在著種種困惑,與同學和老師關係緊張。中學生在心理上處於青春發育時期,這一時期最大特點是生理的蓬勃成長,特別是處於外形改變、機能增強和性成熟的“三大巨變”之中。你們的情緒情感比較強烈,常有明顯的兩極性,很容易“動感情”,如果在你們“社會化”過程中,出現人際關係敏感,那麼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生理問題。人際關係敏感在表現初期,父母和學校一般都不是很在意,但是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的話,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何克服敏感的心理
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都會很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你們一般情緒不穩,看問題易偏執,這就使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敏感,特別是對與自己有關的人際關係更敏感。另一方麵,由於對神經衰弱的各種症狀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態度,便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使精神更加緊張,病情更加嚴重。所以,為防止和消除神經衰弱,應該恰當地把握感情的敏感度,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強化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有那種以別人的評價為轉移的人。這種人長期跟著別人轉,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過分敏感的性格。因此,要避免這種“過敏心理”,因為它會給你現在和今後的社會活動帶來數不清的麻煩。如果別人以異樣的眼光盯著你時,你不必局促不安,也不必神情窘迫,惟一的辦法是——用你的眼波接住對方的眼波,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就是自己,可以自如地生活在千萬雙眼睛織成的人生網格裏。
2.不過於計較小事。每天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撞甚至衝突,都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小事發生了,也就把它當作雨過雲消了。
3.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是無可替的,別人不會事事賽過自己,自己也不可能事事出人頭地。凡事要學著往大處著想,敢於公開自己的優缺點。
4.充實業餘生活。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當有“敏感心理”幹擾時,用鬆弛身心的辦法來對付。可進行自我暗示,轉移注意力,如轉移話題、有意避開現場等。另外,堅持體育鍛煉,有助於防止“心理過敏”的現象發生。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要克服敏感心理的障礙,在做事情上要學會適當地放開自己的矛盾心理,讓那些不健康的行為都原理自己,把握好周圍與人的聯係,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人際關係比較融洽。的人,從而恢複自己的自信。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信就是一個人能遵守承諾、講信用。如果一個人說話實在,並說到做到,這就會使他人產生信任感,願意同他交往或合作。相反,如果一個人言而無信,接二連三地自食其言,這將會引起人們的猜疑和不滿,讓人們對其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印象。特別在中學生時期,塑造良好的品德也是很重要的,學會守信更是培養好中學生品德首當其衝的代表。
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底線。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你們的誠信意識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誠信度。因此,中學生要懂得不管是在做人還是做事上,都不要離開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建造中學生誠信的基礎需要家庭及學校的共同努力,為全社會構建守信的大廈。信用就是真心誠意、實事求是、不虛假、不欺騙;守信就是要做到遵守承諾、講信用,注重自身的名譽及信譽。隻有營造守信的環境,才能培養出誠實守信的年輕學子。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學生要引以自豪,以此為基礎,從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做起,時時尊敬他人。清朝政治家曾國藩說:“不成才可以,不成人不可以。”人的一生中,誠信是道德規範的重要內容,是做人之本、辦事之根。在這個社會上,隻有做到守信,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誠信美德,才能使祖國更文明、和諧。
18世紀,美國一位有錢的老板,深夜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
小男孩兒說:“先生,請您買一個打火機吧”,
老板回答說:“我不買”,說著他繼續向前走,
小男孩追上來又說:“先生,請您買一個吧,我一整天都沒有吃東西了”。
他看著甩不掉的小男孩兒說:“我沒有零錢,怎麼買啊!”,
小男孩回答說:“先生,你先拿著打火機,我去給你換零錢”。
說完男孩兒拿著他給的一個美元快步跑走了。這位老板等了很久,小男孩兒始終沒有回來,他無可奈何地回家了。
第二天上午,這位老板正在辦公室工作,他的秘書說來了一個小男孩兒要求麵見老板。
這位老板說:讓他進來吧!這個男孩兒比賣打火機的男孩兒低了一點,穿的比賣打火機的小男孩更破爛。
小男孩進來第一句話就說:“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送零錢來了”
老板問:“那你的哥哥呢?”。
小男孩說:“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時,被路上的馬車撞成重傷了,他現在在家躺著呢”。
這位老板被小男孩兒的講信用的行為深深感動了。
“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於是他就去了小男孩的家裏,他看著受重傷的男孩兒在床上躺,一見老板來了,受傷的小男孩連忙說:“對不起,先生,我沒有按時給你零錢,失信了!”這位有錢的老板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小男孩兒的父母親都不在世了。最後,他決定把小男孩的日常生活費用全部都承擔起來。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情,許多時候都是為了個人的一點私利,而不顧一切,甚至可以不講信用。但是,這不僅違背了道德上的良心,還毀滅了一代人的心靈。
無信心理產生的原因
守信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高尚的品德。守信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道德準則。著名的心理學家說:“信譽是社會中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它非常有效並會省去很多麻煩,使人們可以對他人的話給予一定的信賴。”日常生活中,中學生與別人交往時要為人和善、真誠相待、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等。
守信是一種涵高素養的道德準則,中學生擁有誠實的態度是很有必要的。古人雲:“人之初,性本善”說明守信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特別是中學生,在什麼事情都處於不穩定的時候,要學會像例子中的那個受傷的男孩一樣,對人講信用,這對自己的以後也是一種很好的道德培養,能促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才能集聚為一體的偉大的人士。
不少名人都曾經在小的時候很講信用的。比如華盛頓。他就很講信用,自己當上了最偉大的美國的總統後,盡管可以抬高自己的身價,把自己想得很成功,但是他還是很講信用的和平常人一樣準時赴約。並且,還是在別人還沒到達的時候,就自己等候多時卻不說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總統的原因。因為他們從自身做起,就十分講信用。
如何克服無信的心理
中學生,也要學習那種做人要講守信的原則。從小樹立自己要誠實做人,不能欺騙別人,待人處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保持一個和諧的心理去麵對自己的人生,不能想著自己那樣對別人了,別人會不會同樣的對待自己,那樣就大錯特錯了。
在自己最錯了事情之後,要學會敢於承認錯誤。糾正自己的不良的情緒,不要把個人的原因附加到別人的頭上去。
對自己答應別人的事情,中學生要保證一定遵循其原則,不可以胡攪蠻纏,以至於嚴重影響到別人的正常的工作或是學習。
中學生在心理還不穩定的時期,要從小就學會守信,培養自己的講信用的美好品德。讓自己心理上知道什麼是做人該遵循的原則。這樣,對自己以後形成美好的人生也是很有幫助的,並且還可以幫助自己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中學生要學會在與人交往時學會言而有信,培養自己的良好的心理,學會合理地處事,對承諾過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敢於去承擔自己肩負的責任。隻有這樣,對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才是很有益的,對自己的以後人際關係上也是起到了促進的作用。讓那些不健康的行為都原理自己,把握好周圍與人的聯係,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人際關係比較融洽。的人,從而恢複自己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