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調節不良情緒
嗬護心靈的翅膀,做一個快樂的學生。撥開心頭的霧靄,做自己心理的主人。雖有聰明的頭腦,卻不懂得控製情緒,你將會是一個危險的人。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的是健康的心理品質與良好的控製情緒的能力,擁有了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也就隨之擁有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讓你在人生成敗中找到起伏的法則,也將增加你傲然挺立的資本。
1.理智戰勝情感
——控製你的情緒心理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時好時壞。戴爾卡耐基說:“學會控製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要訣。”實際上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的情緒(我們心裏的感覺)更能影響我們的生活了。因此,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製自己情緒的人。青少年朋友們所以要慢慢學會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
青少年時期男女生都是處於多夢的年齡階段,這個時候青少年的情緒就會變化無常,並且各類情緒的反應強度也各不相同。例如有關悲哀方麵的有失望、遺憾、難過、傷心、絕望等等,這些不同的情緒反應在每位青少年身上都存在著。因此,你們在情緒體驗的過程中,也是千變萬化相當豐富的。
壞情緒是健康的“暗中殺手”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青少年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帶有情感色彩的,每當你們取得好成績時,就會感到喜悅、興奮;當你們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時,就會感到惋惜、悲傷;如果你們的願望沒有達到時,就會憤怒、失望;和陌生接觸時,你們會感到局促不安等等。這些喜、怒、哀、樂等都是你們的情緒活動,因此,青少年時期是個神奇多彩的情緒世界。
小徐是某重點中學的初一男生,他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但這並不影響他什麼,他覺得一個人獨來獨往挺好的。可最近,他突然覺得很孤單,大部分時間心情低落,老是喜歡發呆,對學習不感興趣,成績明顯下降。
每當媽媽問他為什麼沒考好時,小徐就更加沉默,或者幹脆不理媽媽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間,鎖上門誰也不讓進,任憑媽媽在外麵拍門,叫喊也不理,且脾氣也很大。其實小東心裏覺得很對不起媽媽,時常生自己的悶氣,甚至覺得活著沒有什麼意思,不時有輕生的念頭,好像對自己失去了控製。
你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挫折和煩惱。因此,隨著青少年們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你們的情緒也增添了一些獨特的光暈。這裏麵不但包含個性及自我感知還有性別的差異。例如同樣是憂慮,你們有的像林黛玉那樣整天鬱鬱寡歡;而有的像文天祥那樣慷慨大度。同樣負麵的情緒卻有不同的體現,男生一般是易發怒,女生則是表現為悲哀和恐懼;同樣的道理:性格外向的青少年們容易被興奮、樂觀的情緒所籠罩;性格內向的青少年們容易被悲傷和憂鬱所汙染。對於你們來說,不是有情緒就發泄,而是要善於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你們要擁有積極健康的情緒,有助於你們的身心健康的成長。例如愉快、歡樂、適度的緊張,可以使心髒的血液輸出量增加,能促進整個身體的血液循環,可以使人的精神振奮、增強大腦的工作能力。然而傷心、悲痛、憤怒等消極情緒,不但能引起生理變化,還不利於你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你們要懂得情緒對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並學會自我調節和控製情緒。
青少年時期是處於典型的煩惱增殖期,當你有悶悶不樂或者憂心忡忡時,首先要做是找出原因,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有時候,當你找到自己情緒不好的原因後,內心就會輕鬆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塞伊說:“許多人都將自己的情緒變化歸於外部發生的事,往往忽視了它與身體的內在的'生物節奏'有關係。”因此,青少年們在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時,是帶有獨特的主觀體驗色彩的,在青少年時期的認知能力及意識水平的提高,要允許自己有情緒的變化,然後把握住自己情緒變化的規律,慢慢地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使理智戰勝情感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保證每一天都處於良好的情緒狀態。情緒就像染色劑,它會在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中染上各種不同的顏色。然而,情緒又像變速器,讓你們的學習和生活時不時地加速或減慢。那麼,你們應如何把握和控製自己變化無常的情緒呢?
1.你們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和熱情。緊張是情緒的一種體現,它能提高學習及做事的效率。例如:你們在考試時產生的情緒緊張,這樣能使大腦的功能發揮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在平時上課或做某件事情時,也要保持適當的緊張度。做到張弛有度,這樣,你就會覺得生活更有節奏和情趣。
2.你們要學會享受樂趣。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對學習感興趣的同學,在吸收新知識的同時,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些同學愛鑽研難題,因為難題的征服,使你們感受到巨大的喜悅。一些同學愛看課外書刊,廣博的知識使你們獲得了其他同學的讚賞和尊重。對青少年來說,發展一些健康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樂。
3.你們要具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助於延長人們的壽命,也能讓你們擁有一個勇於向上的心態。所以,你們無論遇到什麼樣困難和挫折,都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每個困難和挫折總會有解決的辦法。隻要你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急、不躁,勇敢地麵對現實、努力進取、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堅持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
4.你們要培養學習興趣。學習是青少年時期的首要任務,是為今後走進社會打基礎的。你們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培養學習的興趣,例如,鼓勵自己多參加一些報刊或雜誌等舉辦的“征文活動”或者參加一些“知識競賽”等。這樣在學習上就會有滿足感,
慢慢地就會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中的樂趣而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這樣,就不會覺得學習是負擔了。這種適當的心理的壓力還有助於心理健康。
5.你們要理智的控製自己。理智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也能約束自己的言行。你們的種種願望和需求,都要符合實際情況及道德規範,否則就要用理智打消這種念頭。歌德說過:“誰若遊戲人生,就會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就是一個奴隸。”所以,你們不要苛求不現實的願望。要保持一顆平衡的心態,理智的控製自己的情緒。
6.你們要學會宣泄自己的情緒。人在生活中難免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調節,對身心都將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如果一個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壓在心裏,而要向知心朋友和親人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積於內心的鬱積,對於人的身心發展是有利的。當然,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他人。
總之,青少年時期有一個樂觀而穩定的情緒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在困難和逆境中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會增強自信心。所以,樂觀穩定的情緒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情緒、情感是可以把握和控製的,學會客觀地看待問題,不把問題看得那麼嚴重話,隻有這樣,才能讓你們保持永久的青春活力。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克服悲觀心理心理學上,悲觀是對自己的言行感到不滿而產生的一種不安情緒,也就是心理上的自我指責,覺得沒有一絲的安全感及對害怕麵對現實等多種心理形成的混合物。青少年時期是成長過程中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上變化最大的時期,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困惑和煩惱。對於這個時期的你們來說,如果成長的煩惱沒有得到合理的宣泄和解決,那麼青少年們很容易產生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此時會有悲觀心理的產生,而且,將會對身邊的很多東西失去興趣。
悲觀的人,往往會先把自己打敗,然後又被生活打敗。像這種悲觀心理在青少年時期相當普遍。特別是在初一、高一年級的學生這種情況最為明顯。也可以這樣說,青少年時期是人的生理和情感及對社會的認知變化最大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麵臨各種各樣的環境和變化,從心理上將會有很大的轉變。所以當你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時,不願意麵對新的生活和環境,就會造成對這個社會適應不良,這種消極心理就會使你們陷入悲觀和壓抑。
悲觀心理——敗給自己
青少年們在交往的過程中有取悅別人的傾向,經常承受不屬於你們自己的過錯。這就和你們內心的悲觀心態有關。此時,心裏也會相當痛苦和難受。所以迫使你們形成膽小怕事、怯懦、退縮、忍讓等不良的習慣。
這種類型的人所受的痛苦是有限的,同樣前途也是有限的;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曆些不如意的事,有時自己的行為表現也並非令人滿意,也可能會導致自我批評和害怕等情緒。所以悲觀的青少年也未必整天沉湎於這些感受之中。要經常鼓勵自己積極向上,經受多種磨難,做一個樂觀向上、朝氣蓬勃年輕人。
在印第安有一群村民被白人追殺,當時的處境非常危險。村長把村民們集中在一起,說:“我有件事很重要的事情告訴大家!”在場的所有人都神色惶恐地聽著。
村長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我們現在除了水和牛飼料以外,沒有其他可以吃的東西了。”全場死一般的寂靜,所有的人臉色都變得刷白。
突然,村長又神情木然的說:“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
“真的?”這下全場一片歡呼,每個人都覺得生存的希望之火又點燃了。
村長笑著說:“那就是,我們還存有很多的水和牛飼料。”
後來,這村子裏的所有人都頑強地生存下來。
在厄運麵前絕不絕望的人,最終是不會被生活打垮的人;也就是說,人生的好多次失敗,最後並不是敗給了誰而是敗給了悲觀的自己。
消除悲觀,迎接美好明天
悲觀是人生觀理論中的一種形式,有關專家認為:“人生如同上好的弦,盲目地走隻是聽命於生存意誌的擺布,那麼,追求人生的目標和價值就毫無意義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意誌也都有欲求和渴望。所以,如果欲望得不到滿足,那麼就會使青少年悲觀失望。尤其是青少年在自信不足時,悲觀的心理就會大大增加,這也是產生悲觀的主要因素,同時它還會在行動上帶來阻礙,使你對未來產生猶豫不定。所以,青少年為了美好的明天要戰勝悲觀心理。方法如下:
1.樂觀是心胸豁達的表現,是人際交往的基礎。要和樂觀的人做朋友,在和別人進行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思考模式,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認知和心態。而且,和樂觀的人在一起容易感受到更多快樂,可以有助於你從悲觀的情緒中盡快走出來。
2.了解自己的心態,多到公園走走,旅遊等,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利用外界的景物趕走心中的不愉快,讓大自然的寧靜給你帶來輕鬆的好心情。
3.如果你悲觀的情緒難以自拔時,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聽一些輕鬆的曲子,讓音樂的旋律溶解你內心的不良情緒,也可以跑步進入另一種狀態。
4.失敗是成功之母。放棄過去的任性和執著。用積極態度,為自己增強自信心,腳踏實地尋求成功的方法,消除悲觀的心理。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曾經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但那些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未來將有什麼偉大的事業等著我們去開創,是誰都無法預測到的。縱使身處苦難中,也能夠忘記苦難,這才是開拓新道路應具有的心情。
3.喜怒不形於色未必好
——學會適時宣泄情緒當人出現不良情緒時,總得要宣泄出來的。宣泄,可以解釋為:排除障礙,得以舒暢。它是依據情商調控不良情緒的方法之一。適度地宣泄對人體養生保健是必要的,但要掌握適度。掌握適度有賴於人的情商高低,也即是要靠人的自身素質、氣度、修養和閱曆來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