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製定人員培訓計劃
人員培訓計劃可長可短,長可至幾年,短至少一個月。零售企業在製定培訓計劃時主要應確定以下幾個方麵:
1)人員培訓目的
零售企業人員培訓應具有明確的培訓目的。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培訓目的可以是培育本企業所需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以利工作水平的提升;培養企業管理人才,以適應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向各級管理人員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課程,促其用科學的方法來管理部屬,以利於企業目標的實現;開展人員素質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質量和效率。
2)人員培訓綱要
人員培訓綱要是培訓計劃期內培訓工作的總體計劃安排,人員培訓綱要應簡單直觀,一般可用圖表來表示。
3)人員培訓預算
人員培訓應對其經費做出預算,以利於統籌安排資金。
4實施人員培訓計劃
實施培訓計劃,應首先選聘適合的教師,然後切實付諸實施。
1)選聘培訓教師
師資質量是決定培訓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培訓工作應根據培訓的內容選聘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培訓教師的選聘可以從外部選拔,也可以是企業內部優秀人才。
2)製定教學實施計劃
教學實施計劃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人員培訓目標:闡明員工培訓完成後,受訓員工應當取得的收效。
2)人員培訓時間及培訓課程安排:即為受訓人員提供具體的培訓日程安排。
3)人員培訓地點和培訓方式:培訓方式包括麵授、研討、案例分析、行為示範、角色扮演、工作輪崗、現場培訓等。
4)製定監控措施:采用例會彙報、簽到登記、流動檢查等控製手段,監督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
5評估人員培訓效果
這是人員培訓的最後一個環節,隻有通過對人員培訓結果的評估,才能改進培訓。通過評估,缺乏效率的培訓項目可以取消,以節約時間,減少資源和精力的浪費,發現可行的培訓項目的缺點,提出改進意見。
對培訓效果的評估可以分解為幾個步驟:受訓人員的反應評估,主要評估他們對培訓項目的歡迎程度;學習評估,評價員工從培訓項目中學到了什麼;行為評估,考察員工通過培訓在行為上有何改變;成果評估,記錄通過培訓在諸如成本降低、產品質量提高、員工流動率等方麵取得哪些成績。
1)受訓人員反應評估
受訓人員對培訓項目的歡迎程度一般通過問卷調查,在培訓項目結束以後進行。評估可以在結束後立即進行,也可以在幾周以後進行,但是受訓人員反應評估隻能反映受訓人員對培訓的熱心程度,而不能作為能力和工作改進的證據。
2)受訓人員學習評估、行為評估、成果評估
學習評估、行為評估和成果評估可以通過培訓前後的比較,也可通過對照組的比較來進行,即一組為經過培訓的員工,另一組為未經培訓的員工作為參照,考察兩組在技能、觀念、行為以及績效方麵的差異。選擇參照組進行比較時,差異應僅在培訓與否,其他基本條件應盡可能與培訓組相同,這樣的對比才能有效。
因為上述評估方法並不是最好的,而且培訓的效果往往在短時間內很難顯現出來,而員工的觀念、行為、技能、工作績效的變化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即使經過精心設計的評估,也難以精確評估培訓的效果。對此,零售企業應有充分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