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銷激勵規模
對促銷對象的激勵規模,要根據費用與效果的最優比例來確定。要獲得促銷活動的成功,一定規模的激勵是必要的,關鍵是要找出最佳的激勵規模,最佳激勵規模要依據費用最低、效率最高的原則來確定。零售商應把握好激勵規模的大小,如果激勵規模過大,雖然仍會促使銷售額上升而產生較多的銷售利潤,但效率將相對遞減。一般來說,一定的激勵規模才足以使促銷活動引起足夠的注意,隻要促銷工具選擇適當,有一定的激勵規模就可以了。
2)促銷時機選擇
什麼時機開始及具體的促銷日程的安排也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一般促銷時機的選擇應根據消費需求時間的特點,結合總的營銷戰略來定。促銷時機策劃有兩種:一是抓住某種時機進行促銷策劃、執行;二是根據產品特性和銷售淡、旺季來執行。
促銷的時機可以選擇在節假日或慶典日進行。
3)促銷激勵對象
激勵對象選擇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促銷的最終效果。選擇激勵對象就是要確定麵向目標市場的每一個人還是有選擇的某部分人,這種範圍控製有多大,哪類人是主攻目標。通常,某種贈品可能隻送給那些寄回包裝物的購買者,抽獎可能限定在某一範圍內而不允許企業員工的家屬或某一年齡以下的人參加。企業在選擇激勵對象時,應選擇那些可能成為企業長期消費者的人為目標,如發放以購物憑證為依據的獎券就是鼓勵已經購買這種商品的消費者,限製沒有買過此商品的消費者。限製麵應寬窄適宜,如果限製麵太窄,會導致隻有小部分品牌忠誠者或喜好優待的消費者可能參與,不利於目標消費者範圍的擴大;如果限製麵太寬,又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4)送達方式
企業營銷人員還必須研究通過什麼送達方式讓激勵對象來參與,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企業要根據激勵對象以及每一種方法的成本和效率來選擇送達方式。如贈券就有四種送達方式:郵寄、附於包裝內、零售點分發和附在廣告媒體上,不同的傳送方式其傳送率和費用各不相同。再如贈送試用樣品可用下列方法來配送:郵寄、促銷人員店內發送、附於其他商品包裝上或通過人員挨戶分發。
5)促銷活動期限
任何促銷活動在實行時都應有一定的期限限製。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將會引起開支過大和減弱刺激購買的力量,並容易使企業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降低身價;如果促銷活動的期間過短,可能使一些潛在消費者錯過機會而無法獲得這項利益,這時他們可能會無暇顧及或來不及重新購買該產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決定促銷活動期限的因素有產品的特點、消費者購買習慣、促銷目標、競爭者策略等,企業在確定具體的活動期限時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並與實際需求相結合。
4促銷預算的確定
促銷預算的確定是促銷組合決策的重要步驟。
1)促銷活動預算資金的確定
促銷預算應著重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促銷活動應投入的資金數額;二是在眾多的促銷工具中,這些資金如何合理使用。
零售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應花多少錢來進行溝通和促銷活動,這需要與整體營銷組合決策相配合。如果用於促銷的支出比用於產品開發、降低售價、改進分銷渠道等方麵更有效,那麼促銷支出就可以多一些;否則,就應該少一些。對於零售企業來說,促銷是一種實在價值的創造過程,雖然增加新產品開發、降低售價、改進分銷渠道等方麵的費用支出,會使消費者感到可得到更多的實惠,但促銷則可以幫助消費者認識產品,引起興趣,促使其購買,並且由於促銷的影響,購買後心理上的滿足也會增強。企業用於促銷費用的開支,應從整體營銷來考慮,並受企業內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和製約,諸如目標市場規模的大小、競爭對手的促銷動向、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消費者的認知程度、與競爭者產品的差異程度等。
是否增加促銷預算是由促銷活動作用的大小來決定的。如果促銷活動比其他市場營銷活動具有更大的作用,可適當增加促銷預算。一般在下列幾種情況下,可以增加促銷預算:一是當競爭者產品相似,市場領導者有意在消費者心理上造成差異印象時,應大規模進行促銷活動,爭取主動;二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介紹期,需要企業進行大規模的促銷活動來介紹產品並引起購買者的興趣;三是在成熟期,也要多采取促銷措施來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四是沒有人員的麵對麵交流,主要以自動售貨機和郵購方式銷售產品的企業應多采取促銷措施,因為售貨時無人在現場說明或提供服務,而且購買者在采取購買行動之前,看不到商品,需要企業大力宣傳和介紹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