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優質”——消費者是商品質量最權威的評判者
企業質量標準的原則應該是市場原則,質量標準應該是使用標準而並非生產標準。所以商品質量檢測的最權威的手段是使用過程的檢測,消費者是商品質量最權威的評判者。
1995年,聯想集團主動向國家技術監督局提出申請,要求國家技術監督局不定時、不定點地對聯想集團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進行針對聯想電腦的突擊性質量抽查。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的負責人介紹,這種由企業主動請纓的質量抽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是第一次。尤其針對電腦這樣的高科技產品,這種行為需要很大的勇氣。7月至10月間,國家技術監督局先後4次對聯想電腦進行抽查,分別從北京、上海、南京的7家經銷單位和聯想集團生產基地的成品庫中抽檢了57台電腦,其九大類28項指標均達到優等品的標準。國家技術監督局為此專門組織了新聞發布會,十幾家新聞單位向社會報道了聯想這個大膽舉動的結果。
在聯想集團的製造核心企業——QDI公司,至今員工們還記著柳傳誌1989年向他們說的話。柳傳誌說,產品質量也是一個木桶,從元器件采購到生產、組裝、調試,假如有一百個環節,即便九十九個環節都是100分,隻要有一個環節是99分,那這台電腦就不合格。
“高瞻遠矚”——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最有準備的人
1990年以前,聯想主要是一家貿易型的企業,生存是主要目的;1990年到2000年是第二級台階,是發展自有品牌的階段。經過短短20年的發展,如今在計算機行業裏,聯想已經穩居亞洲第一、全球前列,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聯想的發展態勢看,目前正抬腳邁進第三級台階的門檻,進軍並準備打開國際市場之門,積極參與奧運,而在lenovo品牌的頂尖特性中:誠信、創新有活力也正與奧林匹克精神有機結合。
正是有了這些積累,聯想才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正在實現從蓄勢到跨越的演變。機遇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有了戰略的高瞻遠矚和實力的全麵提升,借力奧運這一良好的全球營銷平台,無疑可以成就聯想等中國企業的大跨越發展。
“服務至上”——讓服務成為員工的DNA
2001年初,聯想明確提出向服務與技術方麵轉型,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服務轉型方麵,強調“讓服務成為融入公司每名員工血液的DNA,服務客戶的文化根深蒂固”;加強服務體係與服務業務的建設。在服務業務上,聯想在IT服務領域全麵布局,IT服務已完成戰略規劃,並形成了清晰的組織架構。
2001年12月4日,在“專家談聯想服務”論壇上,最後一項是楊元慶發言。楊元慶健步走上講台,“大家好,雖然時間很晚了,但我準備的是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所以請大家忍耐一下,聽我講完”。此言一出,下邊“嗡”聲一片。“那麼大家說,讓我講多長時間?”楊元慶問。“五分鍾”、“十五分鍾”、“半小時”……大家紛紛發表意見。“那好,綜合大家的意見,我講十分鍾。”十分鍾後演講結束,全場爆發熱烈的掌聲。演講雖短,但字字珠璣,得到了聽眾強烈的共鳴。
事後楊元慶說:“我準備了一個半小時的演講稿,這是我做好的‘產品’,做好的產品就一定要銷售給客戶。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個‘產品’已經不符合客戶的需求了,如果我一定那樣做,客戶不會接受,還會有人中途退場,堅持聽完的人以後也不會再來聽你的演講。聽眾(客戶)要什麼,我就給什麼(按客戶的需求訂製),聽眾給我十分鍾,我就隻能講十分鍾,而且我能在十分鍾內把要點講清楚、講精彩,這就是做服務。”
楊元慶說:“服務型企業是公司很大的一個轉變,過去我們隻是產品型的企業,未來聯想要做服務型的企業,甚至產品都是服務的一部分。我們是想把自己的一句話轉化成一個服務型的公司,服務意識要成為員工血液裏的DNA,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所在。”
“委曲求全”——熱臉貼冷屁股
這是柳傳誌比喻迎合顧客、打開市場、委屈自己。1993年,杜建華在上海分公司的時候,有一次柳傳誌到上海辦事。杜建華就請柳傳誌去寶鋼幫著攻單,在當時有600台的單子已經是非常大的了。接待柳傳誌與杜建華的是寶鋼自動化部的部長。柳傳誌先讓杜建華介紹聯想,杜建華想:既然老板來了就一定要給老板麵上增光添彩、給聯想提氣。在介紹聯想時,就不停地說我們聯想如何如何好。沒有幾分鍾,柳傳誌的臉色就不好看了,柳傳誌打斷了杜建華的介紹,用一種非常謙恭的口吻說:“我們聯想是一個小公司,感謝各位能夠給我們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