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聯想詞庫 (6)(1 / 3)

“隔級麵談”——管理者至少向下看兩級

2003年,聯想在全公司範圍內實施了隔級麵談製度。所謂隔級麵談,就是要求所有管理者至少向下看兩級,使自己更深入更詳細地了解團隊,熟悉下屬各方麵的信息。從員工的能力特長到性格特征,從職業發展到家庭狀況,都可作為麵談的話題。

隔級麵談的主旨就是弱化上下級之間傳統的領導與下屬的刻板關係,同時也為員工提供一個越級反映問題的合理渠道。

隔級麵談的形式強調單獨和輕鬆,每次麵談都是一對一的,而且地點不選在辦公室,通常會選擇一個溫馨、便於交流的地點,營造一個非正式的、寬鬆的環境,幫助員工減少內心與上司之間的距離感,使溝通雙方能更加自如、更加輕鬆地交流。

“未雨綢繆”——選拔繼任者是“最艱難的工程”,必須早做打算

選拔繼任者是“最艱難的工程”,必須早做打算。一個公司如同一個人的肌體,如果不能吐故納新,也就必然失去生機。長期以來,針對誰是柳傳誌的接班人,媒體已炒得沸沸揚揚。2000年4月,聯想集團進行分拆,將原有的事業部體製徹底地轉為子公司體製,業務一分為二。

這在這次調整中,楊元慶任聯想電腦公司的總裁,郭為任神州數碼公司總裁。聯想電腦公司主營PC,神州數碼主營代理與係統集成,業務範圍做了較明確的規定。輿論分析,柳傳誌這步棋,不僅讓聯想從電腦硬件生產中拔出了腳,進入互聯網領域,而且更巧妙地解決了棘手的接班人問題。

其實,在柳傳誌心中,楊元慶、郭為都很優秀。柳傳誌說:“有這樣一個人,就能開這樣一項業務,沒有,就不能開。所以,我把他們看成不可比的資產,比什麼都重要。”

柳傳誌不是沒有想過“一個聯想”的方案,但是他發現楊元慶與郭為身上各自帶有不同的文化。柳傳誌不想、也絕不允許,自己退下來後,楊元慶和郭為一起合作時,出現1+1<2的事情。

楊元慶、郭為身上不同的文化色彩,一定程度上與聯想的曆史有關。柳傳誌說:“1994年,楊元慶開始主打PC,郭為去香港地區整合業務,這樣的安排就形成了兩支不同的隊伍。而在那個時候,由於我自己沒有兼顧北京、香港兩邊,文化又沒能強到完全把他們打通。1997年北京、香港整合完成,此時,兩個人各自的風格已經基本形成了。”

柳傳誌一直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去找“一種新的形式,新的組織架構來解決”這個曆史問題。“我們集體決定分拆。”有人說:柳傳誌把聯想的現在給了楊元慶,把聯想的未來給了郭為。一分為二,是柳傳誌的獨創,聯想拆分在聯想發展史上是一個事關重大的決議,柳傳誌堅持不能有山頭文化,領導內部必須團結。

“永不服輸”——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原來柳傳誌和倪光南對中國科學院在1988年對“漢卡”申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事始終寄予厚望,可是由50位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隻同意給予漢卡二等獎的榮譽。

得到消息的那一天,柳傳誌異常憤怒,“你去。拿下這件事。”他對郭為說。他表示除非評審委員會改變成命,否則他將拒絕接受這個“二等獎”。郭為和李嵐隨即出馬,不過,兩人很快就意識到,柳傳誌是在命令他們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評審的結果已經在報紙上公布,猶如覆水難收。

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的張主任說:“我們還沒幹過把二等獎改成一等獎的事呢,倒是有過把二等獎改成三等獎的事。”

不過,郭、李二人還是在獎勵辦發現了對他們有利的東西。盡管委員會沒有改變成命的先例,但從評審製度上說,卻並非沒有可能。有個姓胡的處長告訴他們:“你們想改這個獎,除非能夠啟動‘複議程序’。”這一程序要求至少有委員會裏的10位專家聯合署名提出申請,並要詳細申明初審不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