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堅持一下

有些時候,

再堅持一下,

成功,

就會唾手可得。

1849次拒絕

●佚名

美國,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畫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又回去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拜訪中,他仍然遭到了500次拒絕。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次行動。

當他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開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叫席維斯·史泰龍。

翻開任何一部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都榜上有名。

你有勇氣迎接1849次拒絕嗎?你經曆過1849次拒絕嗎?如果沒有,就不要說“好運如何不在我身上降臨”。

隻要堅持下去總會有成功

●牛菁

這是美國北紐約州小鎮上一個女人的故事。她從小就夢想成為最著名的演員,15歲時,在一家舞蹈學校學習三個月後,她母親收到了學校的來信:“眾所周知,我校曾經培養出許多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著名的演員,但是我們從沒見過哪個學生的天賦和才能比你的女兒還差,她不再是我校的學生了。”

在退學後的兩年裏,她靠幹零活謀生。工作之餘她申請參加排練,排練沒有報酬,隻有節目公演了才能得到報酬。

兩年以後,她得了肺炎。住院三周以後,醫生告訴她,她以後可能再也不能行走了,她的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了。已是青年的她,帶著演員的夢和病殘的腿,回家休養。

她相信自己有一天能夠重新走路,經過兩年的痛苦磨煉,無數次的摔倒,她終於能夠走路了。又過了18年!整整18年!她還是沒有成為她夢想的演員。

在她已經40歲的時候,她終於獲得了一次機會扮演一個電視角色,這個角色對她非常合適,她成功了。在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上,有2900萬人從電視上看到了她的表演,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時,有3300萬人欣賞了她的表演……到了1953年,看到她表演的人超過4000萬。

這就是露茜麗·鮑爾的電視專輯。觀眾看到的不是她早年因病致殘的腿和一臉的滄桑,而是一位傑出的女演員的天才和能力,看到的是一個不言放棄的人,一位戰勝了一切苦難而終於取得成就的大人物。

觀眾看到的不是她早年因病致殘的腿和一臉的滄桑,而是一位傑出的女演員的天才和能力。

生命之河

●陳文傑

想起了一條謎語——一隻毛毛蟲怎樣才能渡過沒有橋梁的河流?

……數百年前的英國,群雄並起、諸侯逐鹿。當時,強大的英格蘭王國為了擴張領土,發動了吞並蘇格蘭的戰爭。戰爭之初,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士率軍迎戰,卻屢戰屢敗;在最後一次慘敗中,國王布魯士僅率兩位隨從突出重圍,馬不停蹄地逃到了一條大河邊。

然而,兵荒馬亂之際,寂靜的河畔連一隻渡船也沒有,隻有湍急的河水泛著陣陣寒光。夜色茫茫,寒風呼號冰冷刺骨,國王和兩位隨從蜷身在荒野的茅草叢中,心急如焚。天亮之時,如果還不能渡河而去,後果不堪設想。

在分分秒秒的痛苦忍耐和等待中,一位隨從被活活凍死,另一位隨從也開槍自殺了。子夜時分,一場鵝毛大雪飄然而至,國王布魯士瑟縮一團,摟抱著戰馬,就著馬匹的體溫取暖。他咬緊牙關,心裏一遍遍地提醒自己:我不想死,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挺到最後一刻。

黎明時,風消雪停,晨曦微露,國王布魯士掙紮著爬起來,放眼望去,不禁驚喜若狂——隻見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這條阻隔他走向彼岸的河流,已經凍結成厚實的冰層,一夜之間,天塹變通途。

……此後,布魯士國王臥薪嚐膽,東山再起,後來終於將入侵者趕出了蘇格蘭,重新贏得了獨立。

成敗得失之間的距離,更多的時候是近在咫尺,一步之遙;而許許多多的功敗垂成,往往是輸給了自己的絕望和放棄。思想家培根說:“許多不可能的事情,隻需要時間和堅持。”

一隻毛毛蟲怎樣才能渡過沒有橋梁的河流?

答案是:永不放棄自己的執著,在經曆一段痛苦的蛻變過程後,化成一隻展開雙翅、翩翩飛舞的蝴蝶。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是一條歲月的長河,而堅韌的意誌則是飛架其上的橋梁。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是一條歲月的長河,而堅韌的意誌則是飛架其上的橋梁。

因為不幸

莎士比亞曾經充滿深情地對一個失去了父母的少年說:“你是多麼幸運的一個孩子,你擁有了不幸。”

當時這個剛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正處在孤苦無依的時刻,孩子充滿疑惑地看著這個被人們尊敬的藝術大師。莎士比亞摸著孩子的頭說:“因為不幸是人生最好的曆練,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曆程;因為你知道失去了父母以後,一切就隻能靠你自己了。”這個孩子似乎領悟了什麼,悄悄地離開了莎士比亞。40年以後,這個孩子——傑克·詹姆士,成為英國劍橋大學的校長,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

一般人通常都把不幸視為人生的逆境,認為是命運的不公。可是,如果我們稍稍留意一下那些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傑出腳印的人們,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所有那些有著卓越建樹的人們,幾乎都無一例外地從幼小的時候起就遇到了不幸。給人類留下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複活》等不朽作品的偉大俄國作家托爾斯泰,3歲喪母,10歲喪父。曾經被英國女王授予“榮譽侍從”稱號的英國著名小說家毛姆,剛出生不久父母就相繼去世了。著名的法國哲學家薩特也是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在外祖父的家裏長大的。而我們所熟知的偉大蘇聯作家高爾基就有著更為不幸的童年了,他幼年喪父,11歲開始就到“人間”謀生。偉大的法國作家巴爾紮克,因為父母經濟拮據,出生後不久就把他送到鄉村寄養,童年幾乎沒有得到讀書的機會。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這些取得了傑出成就的人們,正是因為不幸,才迫使他們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給他們提供了開掘自己智慧的契機。因為不幸,使他們處在了一個人生的最低點,他們懂得了人生中每一點陽光的不易和艱難。因為不幸,因為沒有親人的嗬護,因為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所以他們懂得了要紮紮實實,要刻苦勤勉。我們也可以這樣去想,幸運是成功的機遇,但也是成功的羈絆。因為幸運可以產生驕傲,可以助長懶惰,容易使人懈怠。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很多年以前得了尿毒症,不得不靠血液透析維持脆弱的生命。但是,從我認識她的那一天起,在她的身上就從來也沒有發現過一絲一毫的痛苦和悲觀,她對人生充滿了愛,對生活充滿了樂觀。她開辦愛心熱線,依靠自己的人生經驗開導那些處在困惑中的人們。她閱讀、寫作,發表了很多輕靈精致的散文。後來,她換腎成功,盡管她每天都要服藥以減輕排異反應,幾乎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用來購買藥物,但她告訴我,她感覺自己現在是天下最幸運的人,因為和許多得了尿毒症的人比起來,她活著,而且她依然可以工作,依然可以看見每天溫暖的陽光,看見美麗的花草。

是的,當我們退一步去想的時候,不幸就是幸運,因為不幸,我們就與平庸的人截然不同了。

失敗的對麵是成功

李明宇是某大學的年輕教師,剛結婚不久,妻子就因為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成了臥床不起的病人。生下女兒後,妻子的病情更加嚴重了。麵對著長年臥床的妻子和剛剛降生的女兒,還有剛開頭的事業,李明宇非常矛盾,無論讓他舍棄哪一頭,他的人生都可能因此而過得失敗。一天,他突然想到,能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兒童語言上呢!於是,妻子反而成了他的最佳合作夥伴,出生不久的女兒則成了最好的研究對象。家裏到處是小紙片和鉛筆頭,錄音機也是記錄女兒發音的最好工具。就這樣堅持了6年,直到女兒上學。他和妻子整理資料時發現,他們已掌握了孩子從出生到6歲半之間幾百萬字的兒童語言發展的原始資料,創了一項世界紀錄。李明宇先是出了《漢族兒童問句係統習得探微》一書,被《中國語言年鑒》譽為“關於兒童語言發展的奠基之作”,之後又出了好幾本這方麵的專著。他的事業成功了,而照顧妻子女兒也沒有耽誤。

倫琴為了找晶體光譜在實驗室裏苦熬了6年,結果仍是一無所獲。在一次失敗的試驗中,他沒有丟棄那張記錄他又一次失敗的印著他左手的感光紙,仔細研究後,他發現了X射線。於是,他得到了英國政府給他的12萬英鎊;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獎勵給他53萬美元;另外,那張印著他左手的感光紙,在1932年被美國的一位收藏家以120萬美元收購。

保羅·迪克的祖父留給他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他一直為自己的擁有而自豪,不隻是因為這份產業,更因為那是祖父遺留給他的愛。可是不幸發生在那年深秋,一次強烈的雷電引發了一場山火,無情地燒毀了那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傷心的保羅決定向銀行貸款,以恢複森林莊園以往的勃勃生機。可是銀行卻拒絕了他的申貸。沮喪的保羅茶飯不思地在家裏躺了好幾天。他的太太怕他悶出病來,就勸他出去散散心。保羅走到一條街的拐角處,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口人山人海,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在排隊購買用於烤肉和冬季取暖用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裏的木炭,保羅忽然眼前一亮。回去後,保羅雇了幾個炭工,把他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木炭,分裝成一千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銷店。結果,那一千箱的木炭沒多久便被搶購一空。保羅便用賣木炭得來的錢,購買了一大批樹苗,終於讓他的森林莊園重新綠浪滾滾。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失敗,失敗的往往是我們對待問題的方法和態度。所以,很多時候,埋沒天才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你自己。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如果我們是真正的追求者,在挫折和失敗降臨時,千萬不要停下腳步,因為,很多時候,失敗的對麵就是成功。

失敗的意義

50年前,有一個美國人叫卡納利,他家經營著一家雜貨店,但是生意一直不好。年輕的卡納利告訴父母,既然經營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成功,就應該換一個思路,想想別的辦法。

他家附近有幾所大學,學生經常出來吃快餐。卡納利想:附近還沒有人開比薩餅屋,賣比薩餅肯定能行。他就在自家的雜貨店對麵開了一家比薩餅屋,把比薩餅屋裝修得精巧而溫馨,十分符合學生高雅而講情調的特點。不到一年的時間,卡納利的比薩餅就成為那一帶的名小吃,每天都顧客爆滿。他又開了兩家分店,生意都很好。卡納利的胃口大起來,他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馬又開了兩家分店。

但是不久,一個個壞消息傳來,他的兩個分店都嚴重虧損。開始的時候一個店準備500份,結果總是有一半的比薩餅賣不出去。後來他又按200份準備,結果還是剩很多。最後,他幹脆隻準備50份,這是連房租都不夠的數字,結果還是不行。同樣是賣比薩餅,而且這個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樣也有大學,為什麼失敗呢?

不久以後,他的結論出來了,這個城市的學生與那個城市的學生在飲食習慣和趣味上存在巨大差異,是在裝潢和配方上犯了錯誤。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興隆起來。卡納利從開第一家比薩餅店起,過了19年,他的比薩餅店已經遍布美國,共計3100家,總值3億多美元。

卡納利說:“我每到一個城市開一個新店,十分之九是失敗的,但最後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敗以後,從來也沒有退縮的念頭,而積極思考失敗的原因,努力想新的辦法。因為你根本不能確定什麼時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須先學會失敗。”

成功者常常把失敗當做糧食,把每一次挫折當成進步的階梯,並通過失敗的經曆積蓄力量。

“不幸”的成功

有兩個商人,一個叫麥加,一個叫麥士。他們一前一後患上白內障,視力嚴重受損,甚至不能閱讀、寫作和駕駛。疾病令他們十分沮喪。麥加自患上白內障後性格變得暴躁,時常罵天喊地、酗酒嗜煙,不足半年他的雙眼完全失明了,再後來他因一次酗酒而亡命。麥士則更加擔心無業為繼,他不忍看著妻兒與自己一起挨餓。幸而轉念之間,他深深體會到視力不良者的不便和需要,慢慢研究出一種特別印製的書籍,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麥士說:“印刷術發明以來,除了依然是把字印在紙張上外,一切已經改變,我決定要尋找出一種較容易閱讀的字體,也算是對社會的一點貢獻。”麥士的視力不好。便盡量不在晚上工作,經過差不多一年的研究,麥士發現在紙上印有粗線條的斜紋字體,不但對視力有障礙的人大有幫助,也能提高一般人的閱讀速度。於是麥士把自己僅有的15000元存款從銀行提取出來,把這組新研究出來的字體整理妥當,計劃全麵推廣。麥士在加州自設印刷廠,第一部特別印製而成的書,不是什麼文學巨著,乃是全球銷售量之冠的《聖經》。無疑,這種宣傳極具號召力,一個月內,麥士接到訂購70萬本《聖經》的訂單……

原來阻礙我們走向成功的絆腳石不是“不幸”本身,而是把“不幸”當作不幸,聽從命運安排、自暴自棄的心態。

“不幸”也能成為創業的機會,關鍵在於不把它當作不幸。

給你一雙襪子

聖誕節前夕,已經晚上11點多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稀疏了許多,偶爾還有匆匆忙忙往家趕的人,穿行在霓虹燈俯視下濃濃的節日氛圍裏。新的一年又要來了。

“感謝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錯!”忙碌了一天的史密斯夫婦送走了最後一位來鞋店裏購物的顧客後由衷地感歎道。透過通明的燈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間那鎖不住的激動與喜悅。

是該打烊的時間了,史密斯夫人開始熟練地做著店內的清掃工作,史密斯先生則走向門口,準備去搬早晨卸下的門板。他突然在一個盛放著各式鞋子的玻璃櫥前停了下來——透過玻璃,他發現了一雙孩子的眼睛。

史密斯先生急忙走過去看個仔細:這是一個撿煤屑的窮小子,約摸八九歲光景,衣衫襤褸且很單薄,凍得通紅的腳上穿著一雙極不合適的大鞋子,滿是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瘡百孔。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便從櫥子裏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開,盯著這位鞋店老板,眼睛裏飽含著一種莫名的希冀。

史密斯先生俯下身來和藹地搭訕道:“聖誕快樂,我親愛的孩子,請問我能幫你什麼忙嗎?”

男孩並不作聲,眼睛又開始轉向櫥子裏擦拭得鋥亮的鞋子,好半天才應道:“我在乞求上帝賜給我一雙合適的鞋子,先生,您能幫我把這個願望轉告給他嗎?我會感謝您的!”

正在收拾東西的史密斯夫人這時也走了過來,她先是把這個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後把丈夫拉到一邊說:“這孩子蠻可憐的,還是答應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卻搖了搖頭,不以為然地說:“不,他需要的不是一雙鞋子。親愛的,請你把櫥子裏最好的棉襪拿來一雙,然後再端來一盆溫水,好嗎?”史密斯夫人滿臉疑惑地走開了。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邊,告訴男孩說:“恭喜你,孩子,我已經把你的想法告訴了上帝,馬上就會有答案了。”孩子的臉上這時開始漾起興奮的笑容。

水端來了,史密斯先生搬了張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後脫去男孩腳上那雙布滿塵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凍得發紫的雙腳放進溫水裏,揉搓著,並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呀,真對不起,你要一雙鞋子的要求,上帝沒有答應你,他說不能給你一雙鞋子,而應當給你一雙襪子。”男孩臉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裏充滿了不解。

史密斯先生補充說:“別急,孩子,你聽我把話說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給予我們現成的好事,就像在我們生命的果園裏,每個人都追求果實累累,但是上帝隻能給我們一粒種子,隻有把這粒種子播進土壤裏,精心去嗬護,它才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到了秋天才能收獲豐碩的果實;也就像每個人都追求寶藏,但是上帝隻能給我們一把鐵鍬或一張藏寶圖,要想獲得真正的寶藏還需要我們親自去挖掘。關鍵是自己要堅信自己能辦到,自信了,前途才會一片光明啊!就拿我來說吧,我在小時候也曾祈求上帝賜予我一家鞋店,可上帝隻給了我一套做鞋的工具,但我始終相信拿著這套工具並好好利用它,就能獲得一切。20多年過去了,我做過擦鞋童、學徒、修鞋匠、皮鞋設計師……現在,我不僅擁有了這條大街上最豪華的鞋店,而且擁有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孩子,你也是一樣,隻要你拿著這雙襪子去尋找你夢想的鞋子,義無反顧,永不放棄,那麼,肯定有一天,你也會成功的。另外,上帝還讓我特別叮囑你:他給你的東西比任何人都豐厚,隻要你不怕失敗,不怕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