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論曰。如外緣障智影不生。如是內緣宿習樂惡無明闇障智影不起。諸樂惡者。雖貪嗔等一切煩惱悉皆熾盛。而癡偏重。以不了知善惡因果勝劣事故。世間現有諸佛正法。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三寶良田生長一切世出世間無量福聚。不欲聽受不樂歸依。而反聽受無利無樂外道邪法。歸依生長能感眾苦。無量惡業種種邪神。豈非無明癡闇障力。是故障善無明最重。當勤修習智慧光明。無明重者非善器故。

經曰。又如圓鏡非處遠質影像起緣。如是如來大圓鏡智。非處不淨感匱法業。不信眾生智影起緣。彼非器故。

論曰。如是內外二緣障力智影不生。一由先世感匱法業。令於多時不聞正法。謂於前生誹毀正法。由此業障經無量劫不聞佛法。即此不聞諸佛正法。是彼業果障。彼智影令不得生不聞正法。其體是無雲何得名謗正法。果雲何。能障可生智影。不即說彼不聞正法為果為障。然說由彼感匱法業所得。不能聽受正法。不具根等愚鈍身心為果為障。二由不信。謂無種性無涅槃法。不樂涅槃。無有出世聖道種子。於證真如有畢竟障。聞出世法都不信受。畢竟不得三乘涅槃。如是一切身心相續不清淨故。非聖法器。暫時畢竟不生出世功德智影。如濁穢水不能發生月等影像。鏡智亦爾。於彼不能生智影像。

如是略說大圓鏡智有九種相勝。所餘智謂訓詞相。無分別相。障清淨相。依止因緣生智影相。無有我所無攝受相。不忘一切所知境相。遍處恒時生智影相。能生一切智根本相。於非法器不能生相。此有三種非聖法器。一者親近不善知識聞不正法。暫時有障非聖法器。二者煩惱癡障所障非聖法器。三者極重業障所障。及無出世聖道種子。久時畢竟非聖法器。如是三種總名第九於非法器不能生相。

經曰。複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種相圓滿成就。

論曰。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應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說。各證一平等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是故說言。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若廣說者。一一地中各證無量平等法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

經曰。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諸相者。謂諸大士相及諸隨好相差別故。皆名為相。如是諸相遠離遍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故。契經言。諸大士相如來即說以為非相。是故說名諸大士相。增上者。謂富貴自在。色等諸蘊各別。皆非富貴自在。和合亦非富貴自在。即別性故。諸法合時不舍自性。離此無實補特伽羅。是故一切富貴自在。遠離遍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故。契經言。世尊我今解了。一切以無我故無貧無富。喜愛者。謂所有喜愛由遍計力。於順彼法發生歡喜。於違彼法發生憂戚。遍計所執諸法無故。於彼一切遍計所執喜愛亦無。說名平等達解。如是所說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故。名證得初地。菩薩最初證得。後後地中漸漸方便修令增長。最後佛地圓滿成就。從此已後更無增長。由此證得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應知。此中圓滿成故。於第三處說第五轉。一切應說由圓滿成。義類相似言詞便故作如是說。

經曰。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緣起有二。謂內及外。內緣起者。謂無明等十二有支。外緣起者。謂種芽等一切外物。內者應以雜染清淨二分行相順逆觀察。外者應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行相觀察。謂種等有故種等生故。芽等得有芽等得生。此二緣起一切皆由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無作用義是緣起義。空無我義。無補特伽羅義是緣起義。如是等義緣起自相。是所領受故名領受。或假有情能領受故。名為領受。緣起諸法是所領受。如是一切領受緣起。無作用故。空無我故。無補特伽羅故。遠離遍計所執自性。說名平等達解。如是所說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如是緣起平等法性。即一切法平等法性。如說梵誌一切法性即是緣生緣起法性。悟解此故名為菩提。如佛所見。一切法性如此即是緣起法性。又契經言。不見少法離緣起性。此中緣起平等法性名緣起性。依此密意說如是言。若見緣起即見法性。若見法性即見諸佛。緣起實性即勝義法勝義佛故。平等法性於一切處。皆無差別故作是說。

經曰。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論曰。色等諸法變壞等相不相似故。名為異相。遠離如是各別異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為相。非相為相。如契經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謂非相。非相即是平等法性。達解如是遍計所執。一切法性畢竟永無平等法性故名證得。由此證得如前修習圓滿成故。平等性智圓滿成就。複有義者。遠離異相即無有相。遠離非相即無無相。無有無無名平等性。餘如前說。

經曰。弘濟大慈平等法性圓滿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