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1 / 3)

由於找到了要找的東西,葉昊感到非常舒暢。晚飯的時候,他跟農家主人聊了起來。

通過交談,他知道這家人姓王,王老漢六十多歲,家有兩個兒子。老大叫王萬石,在城裏跟人學刻石碑少回來。老二叫王石,大約十仈平rì閑不住,喜歡舞刀弄棒,曾經跟身在華清武館的同鄉學過兩路拳腳。

王家有十來畝旱地,每年收到的糧食有限,家裏的收入主要靠上山伐木和開采石料。他們將山上的石材開采回來,粗刻之後賣給城裏的工匠。由於活兒很粗,離城又遠,所以賣不出幾個錢,一家人勉強糊口。

“我能看看你家的石器嗎?”葉昊問老漢道。

“怎麼不行啊?就在後屋,跟我來。”老漢十分客氣。

葉昊起身跟老漢來到後屋,但見屋裏堆滿了石桌,石凳,石磨,還有一些石材,幾匹石馬。他在屋裏轉了一圈,眼光被一個的石盒吸引住了。石盒大約三寸大,刻工粗糙,值不了多少錢。引起他注意的是石盒的質地,那是一種濃綠的顏雜了少許白昊自幼常見父親把玩金石玉器,所以一看就知道綠sè的部分屬於藍田玉。

老漢看他拿著石盒看個不住,笑道:“這是兒雕刻的,看著蠻好看,也不知道什麼質地。”

葉昊沉思片刻問道:“藍田縣離這裏有多遠?”

“約有八十裏。”

葉昊心裏明白,這裏的山大概跟藍田玉脈連著,玉礦從藍田一直延伸到這裏了。他取出一兩銀子遞向老漢,要買下玉盒。

老漢急忙擺手:哪能要一兩,那麼大的石磨也才賣五錢銀子!”

葉昊笑道:“這是玉,哪能跟石頭相比?再有幾塊,您老就不用辛苦采石頭了。”

“真的?”老漢聞言忙叫兒子:“石娃,過來!你從哪裏找來?”

王石撓頭想了半在後山上,一句話不清楚,明我帶先生去。”

第二一大早,王石就來詢問:“先生,我們走吧?”

葉昊“嗬嗬”笑道:“早上不行,必須等到午後。”看著王石疑惑的表情,他又補充道:“這是古書上的,也不知道靈不靈。”有詩為證:“藍田rì暖玉生煙”,的是烈rì照耀下,藍田玉會生出特殊的玉煙。那種玉煙隻有在特別留意的時候才會發現。

午飯以後,王石又拿了鑿子、錘子前來催促。

葉昊令他在前麵領路,自己跟在後麵。

兩人出了門,沒走多遠來到一座山。

走到半山腰,王石停了下來,踢了踢腳下的石頭:“就在這附近。”

葉昊低頭看了看,見是一片青綠夾雜的山石,有的地方露出些許玉絲,可惜都斷斷續續不成體係。

他試著挑了幾個地方,沿著玉絲的方向用鑿子鑿下去。結果露出來的隻是些普通的石頭,連著好幾次都一樣。

王石見了,不覺有些失望。

葉昊站起身來在四周緩緩走動。他走動的範圍越來越大。當走到一塊碩大岩石的時候,胸前的通靈寶玉忽然熱了起來。他心中一動,連忙停下腳步仔細查看。

那是一塊方圓十餘丈的大石,石呈白草不生,看不出一絲玉的痕跡。他沿著大石走了一圈,通靈寶玉一直熱熱的,而離開大石寶玉就涼了下來。走到離開大石三丈的地方,迎著陽光仔細觀察,他發現陽光照耀下大石之上隱隱有股霧氣,霧氣的紋理極細極微,若有若無,跟古書上的一模一樣!真有“玉煙”!

回頭一看,隻見王石正蹲在地上發呆。

葉昊禁不住笑了笑,走近大石,在大石了下去,結果隻鑿兩三下就看到碧綠的玉。玉埋藏得很淺,距離大石表麵不足半尺。

他起身換個地方繼續開鑿,連換幾個地方都有玉。看來這塊玉石極大,隻怕要價值連城了。

他把鑿出的石屑重新堆回去,隨後招呼王石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他一言不發,心中在想:“這麼多的財富如果不能妥善安排,隻怕會給王家帶來災難,必須仔細考慮周詳。”

若在以前,他對錢財決不放在心上。可是自從蘇家大劫之後,一切都變了。

直到此刻,他還不知仇家是誰,報仇之路也沒有完全確定,不得不做出多手準備:如果仇家來自武林世家,他可以在武功大成之後登門索仇;如果來自朝中他可以走科舉之路攀龍附鳳為蘇家伸冤雪恨。有錢能使鬼推磨,無論哪條道,錢財充足都是大有裨益的。

王石走在後麵,看著葉昊低頭走路嚴肅的樣子,嘴巴張了張又閉上。

回到屋裏,葉昊讓王老漢和石坐好,然後才神情凝重地道:“我們找到寶藏了,這些玉既可以讓我們大富大貴,也可以家破人亡。”

老漢被嚇得手一抖。

葉昊趕緊安慰他道:“別怕,此地人煙稀少,隻要我們不聲張,應該沒人知道。當務之急是將玉石悄悄采回來。”

王石也道:事,我去城裏把大哥叫回來,幾個人一塊弄,用不了半個月。”

王老漢隻是點頭,心裏一直惴惴不安。

當晚上老大王萬石就回來了。

第二一早,幾個人一起上山,王家兄弟手裏拿了鑿子,葉昊卻拿了把生鏽的柴刀。

到了地頭,那兩人挽起袖子準備開鑿。葉昊卻嫌鑿石的聲音太響,決定不再隱藏自己的功力。他讓兩人在旁邊歇著,自己用柴刀先在大石上橫豎劃了一條條的線,然後運起全身內力向下切割,功力到處,刀尖泛出黃光,筆直地切進大石裏,深達數尺,來回走了三遍就把大石完全切開了。

旁邊兩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們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三尺見方的石頭搬到山下,然後由王老漢用牛車將玉石運回家。幾個人足足搬了三才搬完。

隨後,他們在屋子後麵的空地上挖了個大坑,將玉石放進去,屋子裏隻留下七八塊。

葉昊讓他們把玉石再切一些,拿到較遠的城市賣給名聲好的玉器店。

他知道出門沒有錢不成,便給王家留下三百兩銀票做盤纏。

次rì午後,他離開王家,信步來到先前開采玉石的地方。

一眼望去,先前高高凸起的大石已經不見了,留下一個三尺深的凹坑。

他踩在凹坑回踱了幾步。

沒承想,胸前的通靈寶玉竟然又熱了起來。

“奇怪!難道還有玉?沒有采盡?”他在四周走了走,發現寶玉忽冷忽熱,熱的範圍比較局限,不超過三尺方圓。

他見生鏽的柴刀還扔在附近,於是撿起來向下試著挖掘。結果挖了不到兩尺,挖出一塊三尺見方的玉石。這塊玉石跟先前開采的又有不同,通體翠綠透明極濃,沒有一絲雜得仿佛要滴出玉汁來,映著陽光發出奪目的光彩!

“這是玉玉心!極其罕見,無價之寶!”葉昊心中狂喜!他記得《道藏總覽》中提到過以寧心安神,驅除心魔,令人心態平和。有了玉幫助,修道者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對於修道者來以是夢寐以求的東西!

他心地把玉心收進乾坤錦囊。怕把靈芝壓壞,他把靈芝葉片取出來放在幾前得到的盒裏。

奇寶在身,該到遊曆下尋訪仇家的時候了!

不過,想起棺中人深不可測的功力,還有那禦風行空的禿頭和尚,葉昊的心裏就覺得不安:“不行!我的功力還差得很遠,不得,要去道家聖地青城山看看!據青城山修仙的人最多,高手也很多,若能在那裏訪得名師,學到真本領,報仇就多了幾分把握。”

想到這裏,他催馬上路了。

一人一馬在烈rì下行行止止。

他摘下戴了差不多兩年的麵具,取出銅鏡查看。

現在的他麵sè白嫩,就像出生一月的嬰兒。由於服下了三片千年靈芝,他的體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身的骨骼重新整合,本來柔弱的身軀高大結實了很多,就連圓圓的臉也變成了方形,即使父母活著隻怕也難辨認出來。

為了讓麵sè變黑一些,他專門在烈rì當頭的時候上路。

可憐身下的那匹馬,走不過兩百裏就口吐白沫,氣喘籲籲。

這一,終於趕到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東南,距成都百餘裏。山上林木蔥蘢,峰巒疊翠,狀若城廓,故稱青城。

青城以幽潔取勝,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

到了青城山腳下,他的心中忽然感到有些不安:“我是去拜師學藝的,若是被逼著做道士怎麼辦?若然做了道士,隻怕辜負父親和外公的期望,無法延續蘇家的香火了!若是不做道士,又難得到名師的指點,如何報仇雪恨?”

他在山腳徘徊了好大一陣,心中感歎不已:“可悲!可歎!當世高人為何盡是和尚、道士?為何沒有一個儒生?可惜呀!夫子微言大義雖然培養出來的卻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弟子,這真是儒家莫大的悲哀!若是聖人也是神仙,也有移山倒海的力量,那該有多好!我也不用為改換門庭犯難了!”

感慨良久,他開始沿著濃蔭密布的石階山路緩緩向上攀登,一路上欣賞山上的美景,有時俯臨深澗,有時又攀登危崖,不久來到一處道觀,門上的橫匾上寫著“建福宮”三個大字。門兩邊有一副對聯“溪壑奔騰,百川東去通千派;雲霞縹緲,萬裏西來第一山”。

大門敞開著,一個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爐裏的煙灰,見到有人到來,當即抬頭問道:“夥子,你是參加開山選秀的?來早了三呢!”

葉昊心中一頓:“有這種機會?剛好省了我亂碰亂撞!”口中答道:“不早!我怕來晚了趕不上。”

道人笑著道:“早幾也好!先熟悉一下環境。你跟我來。”

葉昊一邊寒暄,一邊牽著馬跟道人往前走。

建福宮的後麵有一排民房,那是給進香遊覽的人準備的,還有一個馬廄。這裏就像一個旅店,連管理的夥計也未著道裝。

道人笑道:“你就在這裏住下,八月十五再來建福宮,辰時來,別晚了。”

葉昊答應了一聲,隨後便安頓下來。還有三時間,他可以好好遊覽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被尊為道教“第五洞”,很早就有道人在此修煉。東漢年間,“師”張陵來到青城山,選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結茅傳道,開創青城派。張陵在此修行兩百年羽化成仙。第二代掌門張魯,修煉四百年成仙而去,然後是趙縣及趙冕,連及門下弟子共有三十五人得道,直到第十代掌門杜光庭是最後一個成仙的人,不知道為什麼,自此以後青城山無人可登仙籍。如今全山道觀七十多座,修持道士千餘人,掌門青陽真人以下四大長老、一眾弟子分居於各道觀中。

青城山方圓百裏,分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以師洞、上清宮為中心,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洞、一百零八處勝景,山勢雄偉,四季常綠,群峰環繞幽,集雄險、神為一體城下幽”著稱。後山則以沙坪為中心,乃是道士練劍的所在。

葉昊沿著石階四處走動,一路走一路看。他發現山上有不少的亭台樓閣,大概因為有道士在裏麵修煉,所以大都被列為禁地。於是他選擇向人跡罕至的地方行走,感覺胸前的寶玉時不時的變得發熱,知道這裏乃是修真聖地,就連地下也埋了不少的寶物。

由於初到此地,且將是未來的師門所在,他可不敢現在就放肆發掘。

即便如此,在四顧無人的時候,他還是找到了三把寶劍,一些山參首烏之類的東西。他把寶劍和藥材都放進乾坤錦囊裏。

※※※

三以後,八月中秋,晨時,溫暖的太陽剛剛升起,幽靜的青城山忽然熱鬧起來,來了很多行動敏捷的年輕人。大家都聚集在建福宮門外,等待七大劍派之一的青城派開山選秀。這些人有的是周圍的農家子弟,穿著粗布藍衣,老老實實的垂手站著;也有人來自外地,身背寶劍,氣勢不凡地走來走去。數百人聚在門前,有些人話語不絕,但更多人一語不發,每個人眼裏都放出憧憬的光芒。葉昊也雜身其內。

沒等多久,建福宮大門敞開,一個道士請大家進山。人們跟著道士來到在一個寬闊的平台。平台上站了一個五十餘歲的道人。

大家站定以後,那道人開口話:“歡迎來到青城,貧道法號‘清風’,負責接待大家。首先要的是,青城派開山選秀,是為了選出資質最好的弟子。修道很艱苦,每個人的潛力是有限的,希望大家都能入選,萬一不行也不要放在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定走別的路更加有出息呢。”

略停片刻,道人接著道:“這次選秀分為三關。第一關,明心;第二關,摸骨;第三關,測智。請大家跟我來,我會向你們詳細解清楚。”

完,清風道人轉身向前走去,數百人跟在他的身後。大約走了裏許路程,來到一個寬暢的洞口,洞口上方刻著“明心洞”三個字。旁邊則站了數十個道士。

大家看著黑乎乎的洞口疑惑不解。

清風介紹道:“這洞深達數百丈,沒有光,卻有一些奇怪的東西,如果大家覺得受不了就站著別動,會有人把你帶回來。如果有能力就一直向前走,真正能走到底的人極少,大家盡力而為吧,但也不要勉強。”完清風道人率先走了進去,大夥兒跟在他身後,最後麵跟著的則是那數十名道士。

洞裏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見,偶爾某處發出磷光,也是一閃即滅。大家就憑著磷光中看到的影子摸索著向前走。磷光之中有時會衝出一些青麵獠牙的怪獸,有時是一些鮮血淋漓的屍體。漸漸地耳邊傳來冷冷的風聲,夾雜著淒慘的哀號,腳下似乎也踩到軟軟的東西,好像還有蟒蛇爬動的聲音。隻走了十餘丈,有些人就渾身發抖,站著不敢動了,也有人哭著喊著要求出去,然後便被道士拉走了。

走了十幾丈,眾人來到一個明亮的石室,裏麵擺滿了黃金白銀,翡翠瑪瑙,各式寶物,光彩照人。很多人一見便停了下來,還有人伸手去摸。葉昊知道那些不過是道士做出的假象,於是不為所動,跟著清風繼續往前走。不過一會兒工夫,石室的光亮完全消失了,連一點熒光也看不到,凡是停下來的人都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要走的方向,最後隻好被人拖了出去。

又是十餘丈,一行人進入另一間石室,室內sè彩朦朧,情景如真如幻,或站或坐著十餘個絕sè女子,每個都儀態萬方,一顰一笑,攝人魂魄。別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就連行將就木的老翁也會不由自主地呆看半晌。葉昊此時也有些恍惚不定,趕忙收攝心神,繼續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