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城山中雲茫茫,天地截作神仙鄉(3 / 3)

“抱樸生?”葉昊禁不住驚呼起來。他想起外公給自己服用的丹藥,那顆龍虎續命丹就是抱樸生給的,自己能夠活命真是多虧了他。沒想到抱樸生竟然是青城派的上代長老,看來自己跟青城派真是有緣!做道士也是應該的!

赤陽真人看了葉昊一眼,問道:“怎麼?你知道我師傅?”

我聽這名字非常熟悉,聽很久以前有位丹道大家‘抱樸子’,師叔祖的名字跟他很像。”葉昊急忙道。

“是的,我師自覺丹藥修行超過了‘抱樸子’,所以給自己取號‘抱樸生’。”赤陽真人接著道:“這本書是他的著作,裏麵有我新加的注解。你拿去看吧。煉丹容易,好藥難求,師兄你已經修煉到第一界第二重,我這裏還有點東西你可能有用。”完從一個紫紅葫蘆裏倒出了十粒金丹,又搖了搖葫蘆,發現不多了,幹脆一股腦連葫蘆都遞給葉昊:“這是我五十年前找遍大江南北,搜集藥材,煉出的一爐‘還神丹’,現在還有十五粒,都給你了。一顆可以修煉十五年內氣,如果你內氣充足,很快就可以完成煉氣化神的功夫。如果內氣不足,必須先修煉內氣。切忌一次服用過量,那樣全身內氣轉化成神髓,內氣枯竭,四肢癱瘓,將會走火入魔。此丹隻有轉化之功,並無補神之效,千萬緊記。”

葉昊接過丹書,百般感謝。回到住所,夜已深沉。他取出大塊的玉心,盤膝坐定,然後從葫蘆裏傾出一顆還神丹,納入口中靜坐練功。不一會兒,但覺中丹田霧氣蒸騰,直上泥丸宮,抵達泥丸宮後盤旋良久,漸漸凝結,變成一滴滴的神髓,儲入髓海。許久之後丹田才平靜下來。這時他感覺丹田中原來鼓蕩的真氣變得空虛了一些,而腦髓卻變得非常充盈,連感覺也敏銳了很多。

葉昊知道自身擁有超過百年的內氣,所以不怕內氣枯竭,於是又服了一顆還神丹。運功之後,感覺腦髓充盈了很多,猶如溪流變成湖泊,波浪起伏不定。

一連服用五顆還神丹,泥丸宮中的神髓漸漸化成了人形,像拳頭一樣大,元神初成,眉目還不夠清晰,丹田的內氣卻已經減少了大半。

這時雄雞初啼,東方漸白。他暫時停了下來,卻不知道一夜之間自己的功力已經從第一界第二重進到了第一界第四重的“玄胎平育”。

※※※

晨時,葉昊跟隨大家來到師洞,聽少陽真人主講“符籙”。

少陽真人對符籙進行了大致的論述:“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s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於諸符間的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s上。道教聲稱,符籙是神的文字,是傳達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嚇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符籙樣式千奇百怪。歸納起來主要有四類。第一類叫做‘複文’,多數由二個以上字組合而成,少數由多道橫豎曲扭的筆劃組合成形。第二類叫做‘雲篆’,據是神顯現的書,實即模仿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造作的符籙。第三類叫做‘靈符、寶符’,由更為繁複的圈點線條構成的圖形。這是數量最多、使用最廣的一種符籙。其中除屈曲筆畫外,又常夾有一些漢字星、敕令等字樣。第四類叫做‘符圖’,是一種由神形象與符文結為一體的符籙。”

“道家十分重視符籙的書寫方法,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畫符之時必須要做到心誠。誠則靈,不誠則不靈。符者符合也,唯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矣。故曰,以我之地萬物之我之神合地萬物之神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號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對。”

葉昊聽得津津有味,隻是感覺還有不足之處。講經結束,眾人散去,他跟在少陽真人身後,詢問書寫靈符的細節。

少陽真人請他來到“上清宮”,讓他坐下之後,然後道:“符籙有一個關鍵的所在,那就是運氣書符,要求書符者平時有內煉功夫,書符時發放於筆端,使符籙上附著以道之布之簡墨,會物之符朱墨耳,豈能自靈;其所以靈者,我之真氣也。故曰,符無正形,以氣而靈。’符籙隻是形式,起作用的是附著其上的

葉昊但覺眼前豁然開朗,接著問道:“符籙圖形眾多,如何對症下藥,選擇最有效的符籙?”

少陽真人從靜坐的蒲團下摸出一本不太厚的冊子,遞給葉昊,道:“因為你為青城立了大功,我把這本書授給你,這裏有祖師傳下的法門,也有我自己多年經驗的總結,你拿去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回來問我。”

葉昊沒想到所得如此之豐,不禁對少陽真人謝了又謝,高興地轉身離開。

午飯以後,葉昊取出符籙冊,用心研讀,隻花了半個時辰就將各種符圖熟記心中。由於功力增進,他發現自己的記憶能力也增強了很多。

隨後他又取出赤陽真人傳下的外丹書卷,從頭閱讀。

丹書上針對每步功法的修煉都有相應的丹藥。比如煉氣有“補中益氣丹”;煉氣化神有“還神丹”;煉神還虛有“入虛丹”;元神出竅有“導神丹”;渡劫有“寂滅丹”;飛升還有“升仙丹”。應有盡有,不勝枚舉。每種丹藥的配方煉法都有記載,所需藥材千奇百怪,十分罕見。怪不得赤陽真人感歎“丹好煉,藥難求”,就連最簡單的補中益氣丹尋常人都難以配齊。

葉昊花了一個時辰才將藥品、處方、煉丹方法一一記在心頭。他決定有空一定要把這些藥材全部找到,然後煉成丹藥。

前景似乎十分美妙,他想想就覺得開心,隨即把兩本書收在乾坤錦囊裏。

入夜,他取出玉心,繼續練功。首先服下三片靈芝,不一會兒就覺得丹田重新充滿了內氣,然後又服下幾顆還神丹,靜坐煉氣化神,但覺元神逐漸長大,從拳頭大長大到一尺,眉目清晰,跟自己一模一樣。他明顯感到功力又長進了很多,很可能達到了第一界的第七層,也就是最後一層“七曜摩夷”。

※※※

眨眼過去半個月。這一,葉昊來到師洞拜見師傅。

青陽真人一見他就吃了一驚現在麵sè晶瑩如玉,神清氣明,雙目放出異彩,看來已經進入第二界,也就是‘真人界’了!”

葉昊如實稟告自己的練功感覺。

青陽真人聽得感歎不已,“當年我修煉到你這一步足足花了一百八十年,你卻年紀輕輕就做到了!老真會捉弄人!”然後開始仔細指點修煉的方法:“從今開始,你可以修煉元神出竅了。剛開始要心謹慎,不可讓元神離開太遠,有危險立即收回。等到元神大到同身大,可以開始修煉煉神還虛的功法。煉到大成就可以白rì飛升,進入‘仙人界’。”

葉昊可不想在山上做一輩子的道士,因而試著道:“師傅,弟子想過些到山下走走,順便找點靈藥……或許有助於修煉……”

青陽真人一口回絕:“不急,青城道法浩如煙海,你要學全了才能下山,雖你資聰穎,也得學個十年八年先傳你青城劍法,那可是本派的招牌,若不會使,就算不得青城弟子。”著走到院中,展示了一遍七十二式青城劍法。

“十年八年?未免太長了吧?”葉昊一麵在心裏苦笑,一麵提起木劍學習劍法。

青陽真人見他學得似模似樣,禁不住暗暗點頭,隨後幫他矯正了幾個動作,道:“回去多練幾遍,明再傳你青城十三劍。那就不是普通的劍法了,而是隻有真人界的人才能學的仙劍,禦劍飛行,十裏之外取人首級。”

葉昊提起將七十二式青城劍法仔細練習了十幾遍,每練一遍都有全新的感受,似乎某些招式可以連續起來使用。五遍以後,他將劍法拆開來隨意組合,發現可以組成無數個不同的變化。十遍之後,他已經可以運用純熟了。

等他告一段落的時候,已經過了未時。

黑還早,他決定在青城山範圍內轉轉,仔細欣賞洞福地的美麗風光。

走在山間,他經常感到胸前的通靈寶玉時不時地發熱。發熱的時候他就停下來仔細觀察,尋找引起寶玉發熱的寶物。慢慢地,他發現如果運氣於胸前寶玉所在位置,寶玉就可以察覺周圍數十丈附近的寶物;收回功力,寶玉則隻能察知足下三尺左右的範圍。

發現這點,他心裏非常高興,於是運足功力東奔西跑,將青城山踏了個遍,結果找到了不少的飛劍、古玩,還在一個布滿了蛛網灰塵的山洞裏,找到一片紅sè的玉簡,上麵刻了兩三百個古篆字,可惜很不完整,也不知道的是什麼。

除此之外,他還在建福宮外的山上,找到一個令寶玉熱得燙人的地方。那裏有一片觀音竹,竹林不是很大,竹子有粗有細,大者粗過碗口,者細如手指,看似雜亂無章,卻又井然有序。他沿著寶玉指引的方向走,腳下折來折去卻怎麼也走不過去,好像竹林的排列是一個陣法。

葉昊通讀過成千上萬的古籍,普通的陣法難以困得住他,然而眼前這個的竹林卻把他難住了。

他看著竹林想了很久。想到觀音竹生長緩慢,長到碗口粗細隻怕要兩千年以上的時間,於是仔細點數了一下,發現碗口粗的竹子共有一百零九根,其餘的大概是後來衍生的了。他將那一百零九棵竹子看在眼中,覺得是一個先秦的古陣法八門九星陣,又仿佛是一個三奇六儀陣,隻有一棵竹子特別礙眼,除掉那棵竹子,後麵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葉昊又想了半,確定無疑以後走上前去,揮劍去砍那竹子,觀音竹極其堅韌,他運起功力,砍了十餘次才砍斷,那分功力切割玉石都沒有問題,實在想不到砍竹卻那麼費勁。

去掉那棵觀音竹以後,剩下的果然是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的混合陣法。他一麵計算方位,一麵心地一步一步走進去,短短的十丈距離,他竟然走了頓飯光景,最後才終於來到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那是一個古塚,前麵有個石碑,石碑上刻著:“鬼穀子衣冠塚”,碑文記載,鬼穀子飛升之時隻餘衣冠,葬於墓內。

葉昊圍著古墓走了幾圈,發現通靈寶玉指引的地方並不是古墓內,而是古墓後方三尺的地方。他揮動寶劍向下挖掘,兩尺之下碰到一方厚厚的青石,挪開青石赫然是一個黑黝黝的洞口,裏麵不知道有多麼大。

他取出火石,點了火把探身下去。洞內並不憋悶,大約有兩個房間大,洞頂鑲嵌著三顆夜明珠,將火把的光亮反各個角落,一室通明。

葉昊在洞內走了一圈,發現令通靈寶玉發熱的是一個石盒。心地打開石盒,裏麵有一張羊皮紙,上麵寫著:“餘道號鬼穀子,修行八百年,弟子數十人。晚年隱居青城,得悟道。飛升在即,別無牽掛,唯餘奇門陣法七十幅刻於玉簡之上,另附寶鏡一方,可觀兩途。此室之外有八門九星陣和三奇六儀陣守護,破此二陣者,必屬才思不凡之士,入我門來,為我弟子,可傳二寶。”

羊皮紙後是一個巴掌大的玉簡,密密麻麻刻了上萬字。再下麵是一個掌心大的銅境,取在手裏竟然有些沉重。葉昊將整個石盒都收在乾坤錦囊裏,連洞頂鑲嵌的三顆夜明珠也取了下來,走出古洞的時候已經黑了。

入夜,他繼續修煉煉氣化神的功夫,先服下兩葉靈芝和三顆還神丹,然後跌坐練功。他的功力進展飛速,夜半時刻元神就從一尺大長大到三尺左右,而且可以在院子裏飛來飛去。他記著師傅交代的話,不敢讓元神飛得太遠。這時候,他已經確定無疑地進入了別人耗時兩百年才能達到的真人界。

沒多久,又亮了,葉昊來到師洞前。

青陽真人已經站在門口,順手遞給他一把寶劍,然後開始傳青城十三劍。葉昊感覺今的劍法複雜無比,所以直待師傅演練了三遍他才勉強記住。青陽真人指點了他幾句,讓他繼續練習。

葉昊練了七八遍,漸覺熟悉起來,他運起內力注入劍中,那把劍竟然脫手而出,自行在空中飛舞,隨著意念展示著一式又一式的劍法。但見滿院劍光,在陽光照映得道童明月的眼睛也睜不開了。

青陽真人站在不遠處喃喃自語:“得徒如此,夫複何求?”

話音未落,忽見邊烏雲翻滾,雲層間電光隱現,轟隆之聲不絕,真人禁不住心中一顫,掐指算了好大一會兒,叫住葉昊道:“你已經煉成了仙劍,可以早些下山了!”

“下山?師傅怎麼改主意了,不是要十年八年嗎?”葉昊吃了一驚。

青陽真人轉身進了師洞,時候不大又走了出來,將一本厚厚的經書遞在他的手裏重地道:“青城道法都在這裏,你資聰穎,非常人可比,拿去自己琢磨便可。道法修煉,不拘形式,不拘地方,隨遇而安,你愛去哪兒去哪,盡可以自己做主。”

葉昊滿腹狐疑地接過錦盒,心道:“朝令夕改,師傅這是怎麼了?”

此時此刻,青陽真人的麵sè很沉重,似乎有著很重的心事,道:“臨走之前,為師給你畫道靈符。”話間腳踏罡北鬥,伸出手指憑空在葉昊身上畫了道符籙,霎時之間,將葉昊籠罩在一層金光裏。

畫完之後,他前後看了看,點點頭道:“這道靈符可以在危急關頭保護你三次,隻要對方功力不超過為師,你將毫發無損,如果對方功力太強,也必須先破了靈符才會傷到你。”到這裏,他抬頭看了一眼邊起伏不定的烏雲,麵現憂慮之囑道:“出門在外,事事心。最好在外麵多遊曆幾年,不必急著回來!”

順著青陽真人的眼光,葉昊也看到了上的禁不住心中一震,隱隱明白了師傅的苦心。看起來,就連延續千年的道家聖地青城山也要麵臨一場嚴峻的考驗了,隻是不清楚這場*將會持續多久,也不知道來的都是些什麼人,那些人會不會跟蘇家滅門的棺中人有關呢?

他知道自己功力太低,即使想幫忙也幫不上,於是向著師父鄭重地磕了三個頭,然後便下山而去。

走在路上,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蘇府大劫的時候,我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少年,隻能眼睜睜看著父母慘死;如今師門有難,我的功力仍然太差,隻能再一次選擇逃避!我為什麼總是望風而逃?難道生就是個懦夫?”

一麵走,他一麵使勁搖頭:“不是的,我不是懦夫!我是一條藏在水底的蛟龍!在功力足夠強大之前,我隻有盡力忍耐!我不能直麵強敵,隻好另辟蹊徑,設法為剿滅妖人盡一份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