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學校管理過程的基本環節

在學校管理原則的指導下,對學校各方麵工作進行管理,是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通過這種活動過程,實現學校的工作目標,是學校管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章將先分析學校管理過程的特性,接著逐個剖析管理過程中的基本環節,最後從總體上探討管理過程的優化問題。

學校管理過程的特性

什麼是管理過程?如何去研究學校管理過程呢?國內外有不少管理學著作和論文在探討這個問題,說法頗多、方法各異,產生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得出對管理過程的不同解釋。

有的從管理職能出發研究管理過程,從而形成管理的過程理論。在管理思想發展史上,法約爾較早確認管理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也是管理的要素。此後,古利克(LH.Gulick)和厄威克(LUrwick)把管理職能的理論係統化,認為行政管理是一種過程,從過程的分析中,可了解教育行政的本質和功能。他們還指出,基本管理過程有七個步驟:計劃——組織——用人——指導——調整——報告——預算,即POSDCRB過程論(ProcessesTheory)。後來,紐曼、戴維斯、布雷克、孫茨等人對步驟的劃分有過增刪或修改,但由管理職能去研究管理過程,則是基本一致的。反映在教育管理領域,日本有人認為學校管理從形式上看有多種職能,其中計劃性和組織性是根本職能。在蘇聯,有人認為,學校管理過程包括五項管理職能——教育分析,研究並製定決策,組織集體執行決策,校內監督,協調。我國有些學者也明確認為,職能活動的有機結合就形成管理過程。有的還將管理職能分為兩類:基本管理職能(計劃、組織、監督、協調、指導以及創造、代表等)和專門管理職能)教學管理、人事管理、總務管理等)。管理職能同管理過程是有密切聯係的,因此這種研究思路是可取的。但是,兩者畢竟不是一回事,管理職能並不反映活動程序,有些職能也不能構成獨立的活動環節或階段。在注意兩者區別的情況下,把學校管理過程的研究同管理職能聯係起來,無疑是有意義的。

有的則引進係統論、信息論、控製論的觀點,探索管理過程。在美國,有人提出係統理論(SystemTieory),認為學校組織是一個係統,是一個有輸入的也有輸出的過程的有機體。學校係統由許多交互反應的原素構成,必須進行適當控製和安排。這種係統的管理活動的作業程序有七個步驟:計劃——設計——預算——分析——決定——評估——複始。還有人認為,行政過程包括四種活動:計劃、組織、領導和控製。四種活動都有標準問題,其中控製是一種保證符合主要標準的執行;控製過程就是由測量執行標準、比較標準和修正偏差的三步構成的。在蘇聯,開設學校管理課程的高等院校中有人認為,控製論是關於複雜的管理係統和過程的科學,是關於最優管理的科學;中學是複雜的動態係統,運用控製論具有重大意義。還有人提出學校管理工作五個環節:提出目的——獲取信息——製定計劃——建立係統的反饋聯係——結束總結。在我國,也有人主張運用這些理論和觀點研究學校管理和管理過程問題,並取得了研究成果。這種研究,對提高學校管理過程的科學性是有價值的。

有的從管理者的思維過程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管理的過程是指管理人員的思維過程,主要是感受信息、判斷和決策。

有的以研究各項具體工作的管理過程為主。在國內,有不少學校管理學著作是闡述學校中各項具體工作管理活動的。它們隻敘述一項項工作的管理過程,而不論述一般意義上的管理過程。例如,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提出“製訂教育工作計劃一組織和推動計劃的實施一檢查一總結”四個階段;對教學工作的管理,提出教學工作計劃的製訂、執行、檢查、指導、成績分析、總結等步驟;敘述其它工作的管理,也提出類似的工作階段,研究學校各項具體工作的管理過程是必要的,使之體現各自的特殊性。但是,對各項具體工作的管理過程的研究不能直接產生指導學校總體工作管理過程的理論。學校管理者隻有掌握一般的、普遍性的管理過程理論,即把握管理過程的規律性,才能有助於推進學校總體管理活動,也才能更有效地去指導學校的各項具體工作。因此,可把對各項具體工作管理過程問題的研究作為基礎或起點,進而深入探討學校管理過程的一般規律。

以上材料表明,雖然對管理過程的環節(或步驟)說法不一,思路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若幹相通的因素。這些材料有助於我們對管理過程問題的理解,有助於進行比較研究。參照這些研究材料,結合我國中小學的實際狀況,我們認為,學校管理過程是指學校管理者指揮本組織內的成員,為達到學校的預定目標,以育人工作為中心,按計劃有步驟進行共同活動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