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清淨無雜染 言詞辯了巧祗承
今我以茲所重妻 奉施仁將願守護
於時菩薩既施妻已。發如是願。以此施福願早成佛。說此語時。爾時大地。六種震動。時婆羅門遂領夫人。去斯不遠。時曼低離心懷悲感。而說是語。我今已別所敬之夫及所鍾愛極好兒女。不審宿因有何罪業。於此曠野棲遑哀號。如彼母牛失於犢子。時天帝釋見此相已。還複本形向曼低離而說頌曰
妙女我非婆羅門 亦非是人是帝釋
能壞修羅大天王 今我深心憐念汝
汝須何願。我皆與之。聞此語已心生歡喜。便即重心恭敬禮拜。而說頌曰
千眼天主救我子 令離賤身得解脫
值見父耶常歡樂 帝釋天王我願是
說此語已。爾時帝釋天主。與彼妙女回還至菩薩所。以右手執曼低離手。語菩薩曰。我將此女寄與聖者。常以供養看侍仁者。有來求者更不須與。此是受寄。若轉與他世人嫌恥。時天帝釋。即往將兒婆羅門處。令彼荒迷不知所措。慞惶失次。還到本城市中欲賣。大臣見已便報國主。有人將王孫子二人。大名悅意。小名黑兒。無慈心憫市中唱賣。王聞語已情甚悲怪。便遣使往追彼人來。勿令兒子入怨家手。宮人聞已。悲懷憂惱合城愁歎。使者速將王所。王見孫子命令近前。見子身著蔽破衣服饑瘦羸弱垢膩塵穢。心即迷悶。遂從師子座上。縱身投地悶絕久蘇。城內諸人大臣輔相宮中婇女。一時號哭聲振城郭從座斃地。諸臣百官並內宮人。一時號哭悲切無已。良久乃蘇告諸臣曰。我兒雖在彼山林行檀施。業猶不休。今遣使往速迎還。爾時帝釋天王。複至菩薩所。事既了已。便辭菩薩而退。不久之後父王亡沒。諸臣共議。大王今既舍化。我等諸人應迎太子。說是語已。即迎太子冊立為王。既升王位。作大施會。內外諸有無所吝惜。廣施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貧窮乞求遠道來者並王眷屬親友人等。普皆沾洽。一切施與種種功德。即說頌曰
為求菩提故 施與歡喜心
刹利婆羅門 薜舍達羅等
旃荼及惡類 持戒清淨人
金銀寶瓔珞 驅使奴仆者
男女妻子等 俱以舍施心
即得清淨身 今世及後世
如王救孫子 婆羅門受寶
眷屬共歡喜 如是得安隱
皆由彼王孫 雲我是最上
是人之福田 合得受供養
因此得財寶
佛言。苾芻。汝等當知。此是何事。爾時舍子王者。我身是也。時婆羅門者。提婆達多是。此婆羅門作無恩義。汝等苾芻。勿當如此得少供養。須作重心。況複多施。汝等苾芻。當如是學
爾時世尊。在王舍城竹林園中。時有瞻波城長者。名曰寶德。多饒財寶受用豐足。娶妻未久便即有娠。其夫遂與盛陳供侍。廣說如餘。後時長者往王舍城。月滿之後。於女星月更誕一男。形貌端嚴人所希見。於其足下毛長四指。同黃金色。即令使人疾詣王舍城報長者曰。生一男也。長者問曰。說何語。使人曰。長者生男。如是之問皆雲長者生男。時使人曰。何須多問。更不言答。長者雲。汝今何不百度而說此語。我今還與百過滿口黃金。汝三度說與三口金。令使卻回報守庫人。與二十俱胝財寶。與男每日食。長者即向王所白大王言。我生一男。時王報言。我以瞻波城並七頭端正寶莊好象。並與汝男。寶德長者既啟王已即還本城。經三七日眷屬來會。既是女星月生應與號曰女星。付八奶母。二人與乳。二人常抱。二人洗衣。二人共戲。種種飲食用為養飼。漸漸長大如蓮在水。其男如是年既長大即令入學。曆數別寶伎能皆悉明達。諸人將女競至求婚。其父與男修三種房室園林。謂春夏冬三時。隨用為立三種宮人。所謂上中下。其人每在上宮遊戲快樂。日用五百兩黃金作食。與男令食。爾時提婆達多。惡諫阿闍世王。汝父頭白變黃。不厭女戲種種食飲。爾今長大。不與爾位得日未期。阿闍世王問言。今欲若為。提婆達多答言。須存過人事。凡所求事無種不作。當為如來服酥。父王持粥欲往竹林至如來所。阿闍世王在於中道。以擲槊刺頻毗娑羅王打破粥鐺。其王卻歸
爾時世尊。以他心智皆悉預知。告目連曰。其提婆達多。勸阿闍世令墮地獄。我於頻毗娑羅索粥欲食。被打鐺破。汝當為我往瞻波城向寶德長者男邊乞粥將來。爾時大目揵連端坐入定。從王舍城沒於瞻波城現。其長者男每事日神。平旦事時。其目揵蓮從日裏下。其長者子見大目連。心極驚怪。而說頌曰
今見日神身 從日下吾前
誰令現其身 速答是何人
為當是日耶 為是多聞天
為當是月下 為複帝釋身
爾時大目揵連審觀知彼長者子意。即說言曰
不是千光日 我非多聞天
亦非帝釋身 我是牟尼子
甚極足威光 為乞粥來此
供養於佛身
長者子問曰何如佛耶。大目揵連以頌答曰
芥子不可比須彌 螢火小蟲不比日
牛跡之水不比海 如諸外道不比佛
是時長者子聞是所說。問今來意欲須何事答為如來乞粥來。問曰。如來者是何族姓目連答曰。有沙門喬答摩。是族釋子。剃除須發身被法服。心行正真出家修道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此是佛也。其長者子先未聞佛。當聞佛名心大歡喜。身毛皆豎所有五百金錢造得食飲。一時受奉置於缽中。爾時目連即入於定。從瞻波城沒於王舍城。出至竹林中將奉世尊。頻毗娑羅。更將粥來欲至佛所。聞食香氣普遍。意將諸天及天帝釋來供養佛。我所作粥並不堪用。白言世尊。有天帝釋及諸天來供養於佛。此竹林中。極理香好。佛言。王國界內有大城。名曰瞻波。有長者子。日用五百金錢造食。目連苾芻往彼乞來。其長者子有是福力。彼王聞已心生歡喜。欲令使喚。佛知王意即語王言。汝莫輕彼遣使往喚。又告大王。汝可頗能受我缽中殘食食不。大王白言。我是積貴摩頂授記王種。不合吃人殘食。佛是我法王。令食即吃。佛問王言。汝曾生來得如此食隨意吃不。答言。世尊。我生王宮。王宮長養。身見為王。未曾食此好美飲食。佛言。大王當知。彼長者子是大福德之人。常吃如斯上味飲食。爾時頻毗娑羅王。頂禮佛已退歸還宮。即敕群臣。當令四事具辦兵馬往瞻波城。群臣問王。因何向彼。王言。我欲往見寶德之子。臣等答言。在王國境何因往看。令使喚取。王言。其人是大福德。不可往喚。臣等答王。我作方便不用王喚其人自來。王言。可爾。任卿等意。臣即作書使人往送。令掃灑城。大王欲來。其長者子聞已歡喜。大臣又報。王子亦來。時長者子聞其王子性行凶粗。恐有費損。諸大臣等更作書報。王及王子二俱不來。汝等須作計議。擁塞弶伽令水卻流。無今一滴順河而過。長者聞已心極憂懼。當知王欲科罰我等作此書來。其瞻波城諸人聚集。共作一書馳報宰相。王頻附書。敕雲王來。複言子來。複令擁塞弶伽卻流。讀此書已。又得報雲。王及王子俱亦不來。王欲得見寶德之子。汝等速當遣來是要。時瞻波人密遣一人。往王舍城聽察虛實。其人乃知一依書事。於時城邑諸人。同往長者之宅。谘寶德言。大王欲見汝男。其國臣相實語不虛。我密遣人而往聽察。一如書事。須見長者之子寶德答言。若令我等塞弶伽河以金擁之。我男終亦不能發遣。眾人重言。長者是大富貴。亦知以金擁塞弶伽。我等貧人無計可得。要須慈湣我等。長者答言。若於城內。家出一子隨我子者。我當放去。於時人眾皆依長者所言。長者即往男所。竊語子言。城邑人眾同來啟我。影勝大王欲得見汝。子白父言。我當即去。父言必應為汝腳足之下有金色毛欲得相見。汝勿舉腳以視大王。將一寶珠往彼王所。置王足上禮拜王已。即跏趺坐。黃金色毛自然而現。於時寶德心自思惟。我今發遣子去。為當令乘象去。為複乘馬乘車。為遣乘船。更自思惟。不及乘船安穩。即令造船。船中更造種種園林。有諸好鳥出種種音。及諸婇女莊嚴身已。往王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