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顆被捕獲的星 時刻112~117(1 / 3)

112

熱感應!

就是這個鬼東西。

蕾樂做夢都想開一架單人小飛艇,載上一台迷你熱感應偵測器,到坎蒂城上空馬馬虎虎地飛一圈,然後把這顆倒黴的星球隨便炸成渣收工。

何苦浩浩蕩蕩帶那麼多人去搜查呢?熱感應哪裏得罪各位了嗎?蕾樂向經科一組發問。

遺憾的是,大科學家們認為,截至目前“謎之昏睡瘟疫”的患者還沒有一個死在他們眼皮底下,天知道帶著這種瘟疫死去會造成什麼後果。所以熱感應也不是不行,但在此之前,得先帶幾萬大軍去一寸一寸地確定城裏有沒有死人——死人的熱度可不像活人那麼顯著。

就是在那個時候,蕾樂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很難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

他們總有一種蕾樂萬萬想不到的思路。

地毯式搜查宣告結束後,蕾樂看了一眼監控裏的蕾拉,她盤著腿坐在易拉罐房間裏的小床內側,背脊貼著牆壁,手自然地放在腿上,低著頭,像是睡了。

蕾樂站起身,走到自己的膠囊小房間門口,展開手掌隨便碰了碰門,弧形門板隨之滑開,外麵是另外一條既長又黑且窄的甬道。與蕾樂床後的秘密甬道不同的是,這條甬道兩側約與人的視線平齊之處亮著一排密密麻麻的指示燈。實時顯示出太空堡壘各部位的設施狀態與人員動向、各部門任務的運作情況及最近的傳送點位置。

除了軍官,沒人願意留在“球體”內部。記得嗎。球體抵達星球上空後,外部伸出鋼條,迅速組成了各種各樣的設施,變得像是一座空中堡壘,那些臨時設施才是士兵們喜歡的去處,那裏有他們維持生命所需的一切。球體的內部設計則枯燥極了。為減弱遷躍航行及超音速飛行對人體造成的不適感,士兵們在啟程之前需要喝下昏睡藥水,按組別進入昏睡艙室,躺進約兩米多長一米多寬、膠囊狀的環境恒定單體倉裏,在漫長的夢境中度過旅程。因此球體內部的多數人並不需要生活設施,球體上半部分排滿了緊巴巴的昏睡艙室,下半部分則是航行控製大廳、能源機械區與資源庫,此外隻有極少量的小型生活設施和連接各處的黑暗狹小的甬道,以及地麵上隨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綠色光圈(傳送點)。

蕾樂現在幾乎是孤身一人了。他從兩側的指示燈得知球體內部隻有他和蕾拉。這可不如人所願。人們曾以為太空旅行會像霍金監製的科幻劇裏那樣,各種各樣的人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搭乘一座種滿綠植的生態太空船,在茫茫宇宙中歡聚一堂,悠閑地喝著咖啡打架鬥嘴(出自《科幻大師》)。結果呢,曲率驅動飛船的遷躍旅行體驗感糟糕到在Creation-62810的曆史上居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把這個東西造出來——天可憐見啊!雖然霍金的時代流行這類學說,不過也許連他都對這玩意沒多大興趣。

在蕾樂開啟熱感應前,他其實有點希望抓個活人來緩解抑鬱之情,畢竟當軍官的機會不多。這一輩子,他對各種各樣受人尊重的滋味都很感興趣。

萬一真的還有活人呢。

“那麼我還是先回去穿上防護服好了。”蕾樂想。

113

Lulu摒除了一切雜念與幹擾。

她的腦海是一片廣闊的、略微透明的白,表麵均勻地浮著朦朧熹微的光芒,仿如無際的雪原連接著無垠的雲。靜止,空無一物。

少頃,她手心的觸感出現在這一片純白與光的中心。那是一塊柔軟與溫和的淺色緞子,中間夾著兩段纖細的骨骼。接著整個微光雪原開始擴大。

白線的邊緣從她的顱骨中漫出來,與此同時浮在表麵的朦朧光芒將其融化,於是廣闊的白與淺色的緞子都浸入了光,信息與光芒模糊成一團光球,接著光球漸漸變大,從籃球大小,緩緩地、漲潮般地增長著,隨著秒針的節奏,兩杯,三倍,四倍……一直到光球籠罩了整個玩偶店。

實際上,並沒有真實可見的光。這是Lulu為了更好地控製自己的靈魂而在腦海中創造出的意象。就像射擊者瞄準靶心時腦海中有一條別人看不到的直線,像是畫師創作時隨著繪畫步驟而不斷變化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