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審美活動中,將會出現許多“小能人”、“小人才”。對這些冒尖學生,要因材施教,重點培養,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以便為國家輸送專業人才。同時,要在學生中表揚他們的成就,以激發更多的人加入此隊伍中來。
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
教師對美的感受、鑒賞、創造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審美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
(1)要提高全體教師對美育的認識。認清美育在學校中的地位、任務和作用,明確美育的途徑和方法。要糾正長期形成的音、體、美是“小三門”、“副科”等錯誤觀念,自覺地完成學校的美育任務。
(2)要讓全體教職工熟悉中小學《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內容,知道國家對學生在道德、行為方麵的具體要求,並以身作則。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用模範行動來影響和帶動全體學生。
(3)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利用美育因素體現美的藝術。在教態方麵,教師要特別注意表情和動作。表情要既嚴肅、大方,又親切、慈祥;動作文雅、文明,不落俗套。在語言方麵,要注意科學性和藝術性,做到語言精煉,生動形象,邏輯嚴密,簡潔明快。學生聽這樣的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美的教育。在教學方法方麵,要精心設計,靈活多樣。講課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就能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新的知識。對學生的練習作業,應有美的質量要求。不僅作業的內容要正確無誤,而且要做到文字優美,書寫整潔。
發揮家庭美育的作用
家庭美育主要是指家長對學生的美育。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因此,在加強學校美育的同時,要注重發揮家長的作用。學校管理者可通過家長學校或家長會議,向家長宣傳美育的意義和任務,介紹家庭美育的知識,以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例如家庭環境的美化,就對孩子有良好的影響。當然,所謂美化家庭環境,不是講排場、擺闊氣、多花錢,而是做到窗明幾淨,地麵幹淨,色彩協調,擺設錯落有致。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和自己一道來美化家庭環境,同時交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讓他們去完成。這樣做,既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又能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家長要努力做到行為美,講道德、守紀律、謙虛誠實,忠於職守。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從而也會培養起這些美德來。家長要適時向孩子提出文明行為的要求,如怎樣接待客人,怎樣和鄰居和睦相處。家長要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為一個互相關心、尊老愛幼、文明禮貌、和睦相處、團結和諧的家庭,這樣都是對學生的美德教育,這些道理,不一定每個家長都懂,學校有責任向他們宣傳。隻有家庭和學校緊密配合起來,美育任務才能很好地完成。
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
美育工作的管理,最重要的措施是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沒有這一條,其他措施都落不到實處。有計劃是指學校工作計劃中對美育要列專項,例如全學期有哪些要求,要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有哪些重大的美育實踐活動,由哪些人分工負責等,在工作計劃中都要有明確規定。不僅如此,在實施時還要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方法、定質量標準,使審美實踐活動真正落實。有檢查是指平時檢查和期中教學質量檢查時,美育應列為重要的檢查內容之一。檢查應與計劃相對應,逐一檢查計劃的內容。計劃是正確的還是有缺點錯誤的,有賴於檢查。通過檢查,進而修改計劃,使計劃更切合實際。有總結是指學校工作總結應包括美育在內。總結是為了提高,既要肯定成績和經驗,也要指出缺點和教訓;既要立足於現實,又要著眼於未來。總結過去,是為了策勵將來。因此,總結和評比、表揚先進、獎勵優秀要結合起來,使美育實踐活動更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