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保健基礎
足部按摩前的準備
足部按摩用品準備
①按摩床:按摩床的尺寸一般為19米×06米×07米,目前市場上也有專用的按摩床出售,常在按摩床頭部開有一個橢圓形的小孔,便於患者俯臥位接受按摩時,臉部可以放進去,以利於呼吸。按摩床使用前,一定要放置平穩,把床麵清潔幹淨,再鋪上按摩單。
②按摩單:每張床應有兩塊按摩單,一塊鋪在床上,尺寸為22米×12米,一塊則蓋在患者身上,尺寸為2米×1米。使用後,要洗滌幹淨,並進行燙熨,然後疊整齊,備下次再用。
③按摩枕:參考床的寬度,枕內填充物自選,按摩枕外皮采用皮、人造革、布料等均可,但應以患者頭部感到放鬆為原則。如果俯臥位接受按摩時,按摩枕可不用,患者可使用按摩床上的小孔。
④按摩介質:足部按摩使用的按摩介質與全身按摩相同,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疾病,按前麵所講的足部按摩介質種類及使用原則準備相應的按摩介質,按摩時可塗在患者身體需要按摩的部位。
⑤毛巾及中藥泡足液:足部按摩不同於全身按摩,應準備一條毛巾。而中藥泡足液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疾病選用,中藥池足液不宜過燙,也不宜過涼,可在其溫熱時使用。
足部按摩體位準備
(一)患者的體位
①端坐位:正坐,屈膝、屈髖各90°,雙足平分與肩同寬,雙上肢自然下垂,雙手置於膝上。這種體位常用於使用中藥泡足液為患者洗足。
②仰臥位:去枕或低枕,麵部朝上,上肢自然放在身體兩側,雙下肢自然伸直。根據按摩的需要可以隨時調整上下肢的位置。這種體位主要適用於足背或足底的保健按摩。
(二)操作者的體位
①站立位:自然站立,雙足左右分開或雙腿前後呈弓步站立。這種體位主要適用於對患者足部反射區進行按摩。
②端坐位:正坐,屈膝、屈髖各90°,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這種體位主要適用於對患者足部洗浴或對足部反射區進行按摩。
足部按摩注意事項
按摩前,一定要注意足部按摩的適應症及禁忌症;注意自己手的溫暖和清潔,修剪指甲,以免損傷患者足部皮膚;患者在接受足部按摩前,應排淨大小便;足部按摩過程中應保持適宜的強度,如患者出現頭暈等現象,應立即停止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除治療保健作用外,有的患者還會出現一些特殊反應,如易睡、足部容易出汗、多尿、口渴、發熱等現象,當出現這些反應時,多屬正常反應,患者不應因此而中斷足部按摩。如果患者在足部按摩過程中出現其他危急重症,應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足部保健按摩操作程序
對於多數顧客或患者來說,如果隻打算做足部按摩進行保健,一般不必詢問病情,可進行雙足的保健按摩,其操作程序如下。
中藥泡足與毛巾包足
在做足部按摩之前,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選用不同的中藥泡足液進行泡足,邊泡邊揉搓患者的雙足。如患者趾甲較長,可為患者修剪趾甲。
浸泡完畢後,用幹淨毛巾擦幹雙足後再包足,包足要求整齊、美觀、舒適。
上油與放鬆足部
(一)塗按摩油
將2毫升左右的按摩油或按摩膏,或按摩霜(可根據季節或患者的病情選用)塗於手心,揉勻,沿著患者足心、足部兩側、足跟、足趾的順序進行均勻塗抹。
(二)放鬆足部
足部按摩時,一般先從左足放鬆開始,然後進行右足放鬆,
①推擦足背:操作者用手掌從患者的足趾椎擦至踝關節,反複數次,以微熱為度,操作頻率越怏越好,手掌不宜緊貼足背。
②搓揉足掌:操作者把雙手掌分別放於患者足心、足背兩側,同時施以反向搓檫法,頻率要快,以皮膚微熱為度。
③搖踝關節:操作者一手托住患者跟腱並握緊踝關節,另一手握住掌端內側搖動踝關節,做順時針和逆時針療向搖動各3~5次,以關節酸脹為度。
④抖動下肢:操作者雙手握住患者足掌前部,兩手同時用力,做上下方向抖動約半分鍾,兩腿交替進行,頻率宜快。
按摩左足程序
足部按摩一般先從左足開始,常用措施或手法如下,可根據實際操作需要增減足部反射區按摩內容,或調整操作手法,但以操作者方便、患者感覺舒適為宜。
①點按腎上腺反射區:操作者一手握住患者足背,另一手食指扣拳法點按腎上腺,用力均勻,以局部酸痛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