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3 / 3)

按揉睾丸或卵巢反射區:操作者用拇指指腹按揉睾丸或卵巢反射區5~10次。

平推上、下頜反射區:操作者用雙手拇指指腹同時反向甲推上、下頜反射區5~10次。

按揉扁桃體反射區:操作者用雙手拇指指腹同時按揉扁桃體反射區5~10次。

推抹胸部淋巴腺、喉、支氣管、內耳迷路反射區:操作者用雙手大拇指指端或指端橈側,分別推抹胸部淋巴腺、喉、支氣管、內耳迷路反射區各10~15次。

平推胸部及乳房反射區:操作者用大拇指腹並齊平推胸部及乳房反射區5~10次。

分推膈反射區:操作者屈食指,用雙手食指第1指間橈側緣著力,分推膈反射區5~10次。

點按肋骨反射區:操作者用雙手大拇指指端或指腹同時點按壓肋骨反射區5~10次。

按揉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區:操作者握拳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第1指間關節橈側著力,分別點按揉上、下身淋巴腺各5~10次。

點按解溪穴:操作者雙拇指重疊用指腹點按5~10次。

搓揉跟腱:操作者用雙手大魚際捧住患者跟腱兩側,來回快速搓動,以發熱為度。

毛巾包足:最後將左足用幹淨毛巾包好。

按摩右足程序

右足反射區操作程序與左足基本一致。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去掉點按脾髒反射區,把點按心髒反射區改為點按肝髒反射區,同時點按膽反射區;同時將推抹降結腸、乙狀結腸和點按商腸、肛門反射區改為點按肓腸瓣、闌尾和推抹升結腸反射區。

結束手法

①掌擦足部:操作者把雙手掌分別放在患者的足心、足背兩側,快速摩擦,以足部發熱為度。

②搖踝關節:操作者一手托住患者跟腱並握緊踝關,另一手握住掌端內側搖動踝芙節,做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搖動各3~5次,以關節酸脹為度。

③拍打足背:操作者雙手四指並攏,用四指掌麵交替在足背進行拍打10~15次。

④抖動下肢:操作者雙手握住患者足掌前部,兩手同時用力,做上下方向抖動約半分鍾,兩腿交替進行,頻率宜快。

疾病足療操作程序

按摩足部反射區治療疾病,按摩的程序與足部保健按摩程序有一定區別,其程序如下:

①泡足:根據患者病情選用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藥泡足液進行泡足,邊泡邊揉搓患者的雙足。浸泡完畢後,用幹淨毛巾擦幹雙足後再包足。

②上油:根據患者病情選用按摩油或按摩膏,或按摩霜塗於手心,揉勻,沿著患者足心、足部兩側、足跟、足趾的順序進行均勻塗抹。

③開穴:足部按摩治療疾病首先要開穴,即首先按摩腎上腺、腎、輸尿管及膀胱反射區。

④治療:根據疾病病情選用相關反射區和穴位,每穴按摩15~20次。

⑤收功:按摩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

總之,足部按摩治療疾病取得效果的關鍵在於找準反射區的位置。足部反射區的位置比穴位大得多,一定要在這個區域內找準其“敏感點”。反射區按摩要像寫“中”字一樣,每次需均勻用力穿過這個“點”,讓患者舒服而又有痛覺,千萬不能在“敏感點”後,隻對這個“點”進行按摩,否則將會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足部按摩時間、力度與節奏

如果患者僅僅要求保健,每個足部反射區的按摩時間一般為10~15次,兩足保健按摩一般為10~45分鍾。如治療疾病,應以病變部位的反射區為主,按摩時間可長些,其他輔助反射區的按摩時間可以稍短些,一般為20~30分鍾。

足部按摩是一種有痛的按摩,但刺激足部反射區所產生的疼痛應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當然,對反射區按摩力度的大小與刺激強度,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對於體弱多病的患者,力度宜輕,對體質較好的患者,力度可稍大些。總之,足部按摩治療並不是“越痛越有效”,力度一定要掌握得當,開始時輕輕地按摩,以微痛為好,逐步增加力量的強度。

在進行足部按摩時,還應注意按摩的節奏變化,一般應根據不同患者體質和病情來確定。其中快節奏主要適用於急症、疼痛性疾病;慢節奏主要適用於慢性疾病或急性疾病的恢複性按摩治療。

足尖到足跟的部位,對反射區應施加均勻的按摩,有敏感點還要重點加強按摩。

總之,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需要持續一定時間,要有一定力度和節奏感。用力千萬不能粗暴,要輕而不浮,重而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