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操作
以拇指指端自上向下推按反射區,或以食指、中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點按足底的反射區;以中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點按足背的反射區。
3.適應症
耳部諸疾。
(十三)斜方肌反射區
1.位置
足底第二至第四蹠趾關節處,呈一橫帶狀。
2.操作
以拇指指端自反射區的內側向外側刮壓或推按反射區。
3.適應症
頸肩部肌肉勞損,頸部疾病。
(十四)肺及支氣管反射區
1.位置
第二至第四蹠骨頭處,寬約1橫指;自肺反射區中部向第三趾延伸,寬約05cm的縱行區為支氣管敏感帶。
2.操作
以食指第二節橈背側著力,自內相外刮壓反射區;在支氣管敏感帶上用拇指指端著力或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自上向下刮反射區。
3.適應症
肺炎,氣管炎,胸悶等胸部疾病。
(十五)心反射區
1.位置
左足底第四、第五蹠骨頭間向下1cm處。
2.操作
以拇指指腹自下向上,以較輕的力推按;或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自下向上,以中等刺激量推按;亦可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以較重的力量點按反射區。
3.適應症
心髒病,循環係統疾病。
(十六)脾反射區
1.位置
左足底第四、五蹠骨底之間向上1cm處。
2.操作
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點按局部。
3.適應症
貧血,皮膚病,消化不良,發熱,炎症;能增強免疫能力,配合放射治療。
(十七)胃反射區
1.位置
足底第一蹠骨中部,一橫指寬的區域。
2.操作
一手固定足,另一手以拇指指端自上向下推按反射區,或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
3.適應症
胃部疾病,消化不良等消化係統疾病。
(十八)胰反射區
1.位置
足底胃與十二指腸反射區之間。
2.操作
一手固定足,另一手以拇指指端自上向下推按反射區,或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
3.適應症
糖尿病,胰腺炎,消化不良。
(十九)十二指腸反射區
1.位置
足底第一蹠跗關節的遠端,一橫指寬的區域。
2.操作
一手固定足,另一手以拇指指端自上向下推按反射區,或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
3.適應症
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等消化係統疾病。
(二十)肝反射區
1.位置
右足足底,第四、第五蹠骨頸之間。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的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
3.適應症
肝膽疾病。
(二十一)膽囊反射法
1.位置
右足足底,第三、四蹠骨頸之間。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
3.適應症
肝膽疾病。
(二十二)小腸反射區
1.位置
足底凹陷的後部,被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等反射區所包圍。
2.操作
一隻手固定足,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屈曲,以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反射區。
3.適應症
腹脹、腹痛、腸炎等消化係統疾病。
(二十三)橫結腸反射區
1.位置
足底蹠趾關節處。
2.操作
以拇指著力,左足自內向外、右足自外向內按摩反射區,或食指屈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左足自內向外、右足自外向內按摩反射區。
3.適應症
消化係統疾病,如便秘、便溏、腸炎、腹痛等。
(二十四)降結腸反射區
1.位置
左足底外側,自骰骨外緣至跟骨外呈一帶狀。
2.操作
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上而下按摩反射區。
3.適應症
消化係統疾病,如便秘、便溏、腸炎、腹痛等。
(二十五)乙狀結腸及直腸反射區
1.位置
左足底跟骨前緣呈一橫線。
2.操作
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施力,自外向內按摩反射區,或以拇指自外向內推按反射區。
3.適應症
消化係統疾病,如便秘、便溏、腸炎等。
(二十六)肛門反射區
1.位置
左足足底跟骨前緣的內側。
2.操作
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或以拇指指端在反射區局部按摩。
3.適應症
肛腸疾病,如痔瘡、脫肛等。
(二十七)升結腸反射區
1.位置
位於右足上,在小腸反射區外側,自跟骨前外側至骰骨外側上行至第五蹠骨基底部。
2.操作
拇指羅紋麵著力,自反射區的下方向上方推按。
3.適應症
消化係統疾病,如闌尾炎、腸炎、便秘、便溏等。
(二十八)盲腸反射區
1.位置
右足足底跟骨前緣的外側。
2.操作
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亦可用拇指指端著力點按反射區。
3.適應症
腹脹、闌尾炎、便秘、便溏等疾病。
(二十九)回盲瓣反射區
1.位置
右足跟骨前緣外側的前方,位於盲腸放射區的前方。
2.操作
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
3.適應症
消化係統疾病,如闌尾炎、腸炎、便秘、便溏等。
(三十)生殖腺反射區
1.位置
位置一:足跟中部。
位置二:足外踝後下方,跟腱前方的三角形區域。
2.操作
操作一:一手托足跟,另一手的食指屈曲,以第一指間關節背側著力按摩局部。
操作二:以拇指固定於足跟處,食指屈曲,以食指的橈側著力按摩局部;或以拇指指腹著力按摩局部。
3.適應症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足內側反射區按摩
(一)胸椎反射區
1.位置
足弓內側緣蹠骨下方,從蹠趾關節到第一蹠跗關節。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以拇指末節橈側著力,沿足弓內緣從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反射區。
3.適應症
胸背部疾病,心胸疾病,肩背痛。
(二)腰椎反射區
1.位置
足弓內側緣第一楔骨至舟骨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區,下接骶椎反射區。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以拇指橈側緣著力,沿足弓內側緣從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反射區。
3.適應症
腰部疾病,腰腿痛,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三)骶骨反射區
1.位置
足弓內側緣,自距骨下方到跟骨前方;前接腰椎反射區,後連尾骨反射區。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以拇指橈側緣著力,沿足弓內側從足趾向足跟方向推按反射區。
3.適應症
骶骨部損傷的疼痛,坐骨神經痛。
(四)尾骨反射區
1.位置
足內側,跟骨結節內側的帶狀區域。
2.操作
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的食指屈曲,以食指橈側緣著力,沿足跟自上而下刮壓至足跟內側;然後改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頂點著力,按摩局部;最後再向足趾方向推按。
3.適應症
尾骨挫傷後疼痛,坐骨神經痛,足跟痛。
(五)前列腺或子宮反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