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氣活血,祛風通絡。主治氣血淤滯型中風後遺症,偏癱日久不愈者。
麵癱
麵癱俗稱“嘴歪風”,醫學上稱為“周圍性麵神經麻痹”、“麵神經炎”,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受風寒而痙攣,麵神經管內組織急性水腫,麵神經受壓,或麵神經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圍性麵神經損害。慢性中耳炎、帶狀皰疹、乳突炎也可引起本病。本病大多數急性發作,突然一側麵部表情肌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麵部被牽向健側。病側不能作皺眉、蹙眉、閉目、露齒、鼓頰等動作。閉目不緊,露睛流淚,進食咀嚼時食物常儲留在患側齒頰之間。飲水、漱口時水由患側口角漏出。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性多於女性。左右側均可發生,常為單側麵神經受累。足療,尤其是足部按摩對麵癱有較好療效。
1.白附子全蠍方
【組成】白附子10克,僵蠶20克,全蠍10克,皂角刺20克,冰片2克。
【用法】將前4味藥入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加入冰片,待冰片溶化後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
【功效】祛風活血通絡。主治各類麵癱。
2.桃仁防風方
【組成】桃仁15克,紅花10克,防風2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將前3味藥入鍋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兌入白酒後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
【功效】祛風活血通絡。主治各類麵癱。
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是以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複發作短暫劇烈性疼痛為特征的一種疾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確切病因未明。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為中耳炎、牙病、腦血管病、鼻竇炎、眼病及腫瘤引起,三叉神經分布區出現陣發性、放射性、電擊樣、刀剜樣或撕裂樣劇痛。每次疼痛時間很短,約10餘秒鍾至1~2分鍾(疼痛時間較長者稱非典型性三叉神經痛),突然發作,突然停止。但可在數日數周內連續反複發作。每次疼痛發作情況相同。疼痛可由口舌運動或外來刺激而引起,如說話、吃飯、洗臉、受風吹等。疼痛常有一起始點或稱扳機點。此點一觸即誘發疼痛。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缺乏特效療法的頑固疾病,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可改善症狀,減輕疼痛,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組成】生麻黃20克,製附子30克,細辛5克,川芎15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症見麵部陣發性劇痛,畏寒肢冷,身倦乏力,舌質洪紅,苔白膩,脈浮緊。
2.荊芥白芷方
【組成】荊芥20克,白芷15克,細辛5克,全蠍10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功效】祛風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症見麵部陣發性劇痛,畏寒肢冷,身倦乏力,舌質洪紅,苔白膩,脈浮緊。
3.川芎石膏方
【組成】川芎30克,生石膏(布包)60克,銀花藤50克,野菊花30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功效】疏肝清熱止痛。主治風熱侵襲型三叉神經痛,症見陣發性麵痛,口幹多飲,麵目紅,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薄黃。
4.銀翹白芷方
【組成】銀花藤50克,連翹30克,白芷15克,細辛5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功效】疏肝清熱止痛。主治風熱侵襲型三叉神經痛,症見陣發性麵痛,口幹多飲,麵目紅,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薄黃。
5.夏枯草梔子方
【組成】夏枯草50克,生梔子20克,川芎20克,白芷15克。
【用法】將以上4味藥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肝火,瀉胃熱,主治肝胃實火型三叉神經痛,症見麵痛且感灼熱,常因情緒波動而誘發或加重,煩躁易怒,口苦口渴,大便秘結,麵紅,眼睛充血,舌苔黃燥,脈弦而快。
失眠症
失眠症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中樞神經係統失調的一種反應。失眠可以表現出多種多樣的情況,如難以入睡、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後難以再度入睡、睡眠質量下降(表現為多夢)、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等。每周至少發生3次以上,並持續1個月或更多的時間,又並非腦器質性病變、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症狀的一部分,即可診斷為失眠症。俗語說:“睡前洗洗腳,猶如吃補藥”。古人早就把“睡前一盆湯”視為養生之道。足部藥浴時若能結合熏蒸及按摩足趾、足心,則安眠效果更佳。
1.夜交藤遠誌方
【組成】夜交藤60克,遠誌15克,川椒10克。
【用法】將以上3味藥同入鍋中,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40℃~50℃溫水同入泡足桶中。於每晚臨睡前泡足30分鍾,同時配合足底按摩。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寧心安神,鎮靜催眠。主治各類失眠。
2.磁石生龍骨方
【組成】磁石100克,生龍骨60克,夜交藤30克,白酒30克。
【用法】將磁石、生龍骨打碎,入鍋加水先蒸30分鍾,再放入夜交藤,繼續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白酒、開水一同放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重鎮安神。主治失眠伴心悸、心煩、多惡夢。
3.酢漿草鬆針方
【組成】酢漿草(酸漿草)100克,鬆針150克。
【用法】將以上2味藥入鍋,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鎮靜安眠。主治各類失眠。
4.酸棗樹根丹參方
【組成】連皮酸棗樹根(鼠李科酸棗)150克,丹參20克,白酒50克。
【用法】將酸棗樹根切碎與丹參同入鍋中,加水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與開水、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鎮靜安眠。主治各類失眠。
5.合歡皮香附方
【組成】合歡皮60克,香附30克,橘皮20克,陳醋20克。
【用法】將以上前3味藥入鍋,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開水、陳醋一同放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解鬱,安神催眠。主治失眠伴精神抑鬱、胸悶脅痛、噯氣者。
6.合歡花金橘葉方
【組成】合歡花10克,金橘葉60克,青皮30克,川芎15克。
【用法】將以上後3味藥入鍋,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開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撒入合歡花。先熏蒸,後泡足30分鍾。每晚臨睡前1次。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解鬱,安神催眠。主治失眠伴精神抑鬱、胸悶脅痛、噯氣者。
自汗和盜汗
自汗、盜汗是指除生理因素等情況以外出現的異常出汗、汗量過多的一類症狀。臨床上可見於神經係統某些器質性疾病。本病屬中醫“汗症”範疇。凡以反複全身或局部汗出過多為主症,排除天氣炎熱、衣被過厚、渴飲熱湯、情緒波動、勞動奔走等生理因素所致者,即可診為汗症。按汗出發生的時間可將其分為自汗、盜汗。正如《明醫指濱》所說:“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盜然,故以名之”。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對自汗及盜汗有一定療效。
1.黃芪五倍子方
【組成】生黃芪20克,仙鶴草30克,五倍子25克。
【用法】將以上藥入鍋,加水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與50℃左右的溫水同入泡足桶中。泡足30分鍾。每天1劑。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主治氣虛型自汗。
2.龍骨牡蠣方
【組成】煆龍骨30克,煆牡蠣60克,浮小麥50克,白礬15克。
【用法】將以上前3味藥入鍋,加水煎煮40分鍾,去渣取汁,趁熱調入研碎的白礬,倒入泡足桶中。每晚泡足30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主治氣虛型自汗。
3.桂枝糯稻根方
【組成】桂枝15克,糯稻根200克,麻黃根10克。
【用法】將以上藥入鍋,加水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50℃左右的溫水一同倒入泡足桶中。每晚泡足30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收斂止汗。主治各類汗症。
4.桃樹葉方
【組成】新鮮桃樹葉100克(幹品減半)。
【用法】將桃樹葉入鍋,加水煎煮30分鍾,與50℃左右的溫水同入泡足桶中。每晚泡足30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收斂止汗。主治各類汗症。
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典型臨床症狀為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但尚有許多患者並無上述症狀,僅在體檢時或出現並發症時才被發現。糖尿病主要分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1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2型)。1型糖尿病多發於青少年,起病急、病情重,煩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疲乏等症狀明顯或嚴重,如果血中酮體水平超出正常10倍以上,則可出現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多發於40歲以上成年人或老年人,多數體型肥胖、起病緩慢、病情輕,可有口幹、口渴等症狀,不少人甚至無症狀。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血糖測定,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足部藥浴與足部按摩對輕型糖尿病及血糖偏高的亞健康人群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1.柚子皮玉米須方
【組成】新鮮柚子皮200克(幹品100克),玉米須100克。
【用法】將以上2味藥洗淨後切碎,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生津降糖。主治各類糖尿病。
2.番薯葉冬瓜皮方
【組成】番薯葉200克,冬瓜皮150克,地骨皮30克。
【用法】將以上3味藥洗淨後切碎,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生津降糖。主治各類糖尿病。
3.苦瓜羅漢果皮方
【組成】苦瓜200克(幹品100克),羅漢果皮60克。
【用法】將以上2味藥洗淨後切碎,同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去渣取汁,與3000毫升開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後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鍾。15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生津降糖。主治各類糖尿病。
貧血
貧血是指人體單位容積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RBC)數低於正常水平(男性少於40x1012/升,女性少於35×1012/升)或血紅蛋白(Hb)量低於正常水平(男性低於120克/升,女性低於110克/升)。貧血是造血係統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貧血的臨床症狀有麵色蒼白、呼吸短促、失眠、心慌、頭暈、耳鳴、健忘、食少、月經量少、舌淡脈細等。足部藥浴和按摩,可以通過藥液及對相應反射區、穴位的刺激,調整內髒造血功能,達到生血、補血的目的。
1.當歸雞血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