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福特: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1)(3 / 3)

很可能是中國政府不願意把兩個戰略意義重大的特大型企業都放進通用這一家外資企業的荷包裏,最終,福特贏得了長安之爭的勝利。2001年,福特汽車同長安汽車集團共同投資9800萬美元組建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當時,參加開工慶典的福特汽車公司副董事長韋恩·布克說:“自1978年福特汽車公司向鄧小平先生表達了與中國合作的願望之後,23年來我們不懈努力,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和零部件領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這個合資企業的成立,終於使福特汽車公司在中國落地生根。我們的合資夥伴——長安汽車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領頭羊之一,對中國汽車市場有著十分豐富的經驗,具有堅強的實力;而福特汽車也是世界汽車中首屈一指的企業。我們的強強聯合必將對中國汽車工業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表示:“福特汽車開始了在中國的一個新紀元。”

遭遇“打假”的嘉年華

當通用、大眾、本田等國際巨頭的各類車型迅速分食中國市場並獲取巨大利潤時,福特2003年終於推出了自己在華的第一款轎車——嘉年華。

1976年,為了應對全球的能源危機,福特公司的小型車嘉年華駛下了生產線。從下線至今30多年的時間裏嘉年華在歐洲獲得了無數的讚譽和極好的銷售業績,在歐洲三次獲銷量冠軍、18年位居歐洲十大暢銷汽車行列、在英國20年位居三大暢銷汽車行列……2003年,嘉年華開始了它的中國之旅。

但剛上市不久,嘉年華就引來了一片“打假”之聲。很多人認為這並不是歐洲版的嘉年華,而是來自印度的兩廂愛康。愛康隻在印度生產和銷售,並不是福特車係中最先進、最時尚的產品。而在中國轎車市場,越是先進產品,越容易受追捧。和西方許多人僅僅把車當成一種工具不同,中國剛剛步入汽車社會,汽車還兼有一種社會符號的功能。看看豐田的威馳、威姿,本田的雅閣、飛度,大眾的波羅、寶來,一汽大眾的奧迪A6、A4,一汽轎車的馬自達M6等等,我們就可以發現,新推出的產品越來越趨向於和世界同步。其實,用歐版嘉年華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歐洲的嘉年華無論是技術先進性還是工藝質量,均比長安生產的要先進得多。長安嘉年華既沒有用低價格衝擊市場,也沒有用高技術引領市場。作為一個中國市場的後來者,它的成功能有保證嗎?

2003年的中國車市競爭十分激烈,新車密集上市激起的衝擊波一浪接一浪。2003年推出的車型超過了50種,上市的新車不僅多,而且全,幾乎涵蓋了從7萬元到50多萬元的各類車型,車型特征向國際化、時尚化趨勢發展。在技術、設計理念上國產轎車與國際差距越來越小,不少車型甚至是與國際同步的。麵對如此多的選擇,長安嘉年華並不十分引人注目。

而且2003年中國汽車陷入價格戰,大規模降價的幅度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幾乎每個季度、每個月都有車型降價或者促銷,國產車的降價已成為車市的一種常態。上半年降價車型為70多個,近20個品牌,平均降幅在69%,其中最高降幅高達18%。下半年轎車市場競爭仍然不平靜,價格戰繼續如火如荼。又有不下幾十款車型做了較大幅度的促銷讓利。進入11月中下旬,又有包括GOL、賽歐、風行MPV、POLO等多款新車型先後喊出了“讓利降價”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