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菱:害人害己的“鴕鳥 (2)(1 / 3)

三菱在無力辯駁的情況下,又拿“原裝車”做擋箭牌。他們提出隻能為通過正常貿易渠道進口中國的三菱越野車更換製動油管,其他的則不管。在人命關天的安全隱患下,三菱公司卻明目張膽地對自己生產的汽車不承擔責任。三菱的說辭再次遭到了中國政府部門的反駁:三菱公司隻要生產了有嚴重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就有責任和義務進行維修和更換,隻要是三菱公司生產的產品,無論消費者是通過什麼渠道購買,三菱公司都應該承擔應有的責任,由此造成的事故三菱公司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更為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三菱汽車的質量問題竟然已經隱瞞了23年之久。2000年,在日本運輸省的調查中發現,三菱公司故意隱匿不報的缺陷車共計81萬輛,多達21個車種,生產日期從1990年12月到2000年7月!而且據調查,三菱公司至少從1977年開始,在長達23年的時間裏,一直對運輸省隱瞞三菱汽車的發動機、刹車和油箱等方麵存在的問題,以及用戶要求索賠的大部分情況。

日本的一位知情人士描述了這樣一段離奇的往事:二十幾年前,原日本通產省(現為經濟產業省)的一位官員與三菱公司的高層人員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期間,雙方就當地的經濟形勢、產業狀況和企業經營現狀等交換了意見,會議氣氛非常熱烈。最後,這位剛剛上任的官員表示,由於此前使用的轎車已經舊了,希望購買一輛三菱轎車。

散會後,三菱公司的一位領導把這位通產省官員拉到一邊,悄悄地說:“不能買三菱的車!聽說最近就發生過一件汽車方向盤晃晃蕩蕩快要掉的事。”這名官員非常吃驚。他做夢也沒想到三菱集團企業的官員會講出這種話。即便是有所偏愛,但要是有人直言不諱地對你說:不要買我們生產的商品!恐怕誰都要掂量掂量了。也就是說,從那時起就連公司內部自己的人員都認為三菱車不可靠了。

如果不是事情逐漸敗露,三菱公司可能還會一直隱瞞下去。三菱在日本淪為公眾唾罵的對象,汽車銷量一降再降,公司發生巨額虧損。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三菱汽車”股票也應聲而跌。

三菱公司的種種借口終於激怒了中國政府,直到一紙“禁止進口”的公告出現,在強大的壓力下,三菱汽車公司的強硬態度才開始軟化下來。2001年4月,針對三菱“帕傑羅事件”的影響,三菱開始向中國用戶提供安全服務,服務的重點是,向原裝進口的帕傑羅V31和V33越野車免費提供和安裝重新設計的後製動油管。

三菱“帕傑羅風波”似乎已經告一段落,然而,三菱的傲慢與無禮卻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菱的質量在人們的心頭形成了難以抹去的陰影。有一位曾旅居日本的老板,以前對三菱越野車非常鍾愛,自己的車技也很好,但是,他深知刹車係統的問題和車技無關,車技再好,沒有刹車也是無用。當他的朋友勸他不要再開三菱車時,他答應了,他說不想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以往,三菱汽車一向是高性能、高品質的代名詞,但帕傑羅事件打破了三菱的品質神話,給了三菱重重的一擊。2007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870萬輛,2008年的預計將超過1000萬輛,但就在這樣積極的大環境下,三菱汽車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卻沒有絲毫起色。三菱汽車北亞辦事處主管葛城慎輔對外表示,2007年三菱汽車在中國的目標是年銷量達到或超過13萬輛,其中日本進口汽車銷量達到2萬輛。但這樣成績相比2003年的三菱達到的14萬輛總銷量卻是有減無增,三菱也成為與菲亞特並列的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跨國汽車公司。

沙漠裏的鴕鳥在麵對敵人的追趕而難以逃脫時,它會把頭埋進沙裏,它以為看不見,危險就不會找上門了。殊不知,自己大大的屁股露在外麵,更加引人注目。人們把這種逃避現實、自欺欺人的方法稱為“鴕鳥政策”。三菱公司幾十年前就知道自己的車有問題、不安全,卻采取“鴕鳥政策”,不去真正解決問題,一直自欺欺人。真相一旦敗露,必然會麵對巨大的生存危機。三菱公司需要牢記馬雲處理公司危機的六字方針:“錯了,承認,修改。”對一個犯了錯誤但能很快改正錯誤的公司,公眾是完全能夠原諒的,肯德基認真解決好蘇丹紅問題後照樣顧客盈門就是很好的例子。積極改正錯誤體現的是一個公司對顧客、對社會的責任心,一個負責任的人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樣的,一個企業隻有具備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能受到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