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菱:害人害己的“鴕鳥 (2)(2 / 3)

三菱欠缺的“危機課”

很多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可能像三菱那樣遭遇重大危機,因此掌握一些危機處理的基本原則就非常重要。

1陷害型危機的處理方法

如果危機的出現純屬陷害,也不可置之不理,須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當危機發生時,公司必須當機立斷,快速反應,與媒體和公眾進行溝通,以控製住事態,使其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這是處理危機的關鍵。

1993年7月,美國各地都傳說在罐裝百事可樂內接連出現了注射器和針頭,還有人生動地描述了針頭如何刺破消費者的嘴唇。接著人們又立刻把針頭與傳播艾滋病聯係起來。許多超市紛紛因此把百事可樂從貨架上撤走。

百事可樂公司迅速對危機作出反應,公司一方麵通過新聞界向投訴的消費者道歉,還給予其一筆可觀的慰問金;另一方麵它又不惜代價買下美國所有電視、廣播公司的廣告時間反複進行辟謠宣傳,並播放百事可樂罐裝生產流程錄像,使人們看到百事飲料的機器注入時間隻有短短數秒鍾,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數秒鍾之內將注射器和針頭置於罐中。 隨後百事可樂公司通過與美國政府合作,由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官員在電視上出麵揭穿這是件詐騙案,使事實得以澄清。

由於百事可樂公司及時地把真相告知公眾,其產品聲譽很快得到恢複,公眾對其產品從此更加信賴。

2.過失型危機的處理方法

如果公司產品確實存在問題,那麼就要勇於承擔責任。1982年9月,芝加哥地區有人因服用強生公司生產的泰諾止痛膠囊而死於氰中毒,開始是死亡3人,後增至7人,後來卻傳說全美各地死亡人數高達2000人。一時間泰諾膠囊的消費者十分恐慌,醫院、藥店也紛紛拒絕銷售泰諾。

事件發生以後,在首席執行官吉姆·博克的領導下,強生公司迅速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來化解危機。經過認真調查發現,因服用泰諾而死亡的人數隻有7人。但強生公司仍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各大藥店收回數百萬瓶的泰諾片(價值近1億美元),並花50萬美元向有關醫生、醫院和經銷商發出警告,通知他們泰諾中毒事件。

事實上,在中毒事件中回收的800萬粒膠囊,事後查明隻有75粒受氰化物的汙染,而且是人為破壞。強生公司雖然為回收付出了一億美元的代價,但其回收決策表明了強生公司堅守公眾利益至上的原則。它的這一決策受到了輿論的廣泛讚揚。

而三菱的危機處理方法是最害人害己的方法。沒出事前隱瞞欺騙,出了事反應遲鈍,作出解釋也是推卸責任,被政府懲罰了才勉強承擔起一部分責任。形象盡失、嚴重虧損是三菱必定會遇到的結果。

【三菱大事記】

2000年9月,寧夏地礦廳司機黃國慶揭發三菱帕傑羅的質量隱患,帕傑羅事件浮出水麵。

2000年9月,三菱公司發出通知,向對中國市場出售的575輛“可能存在問題”的三菱汽車進行召回檢測和修理,並同時承諾: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新型帕傑羅、帕傑羅IO、麵包車、太空車、戈藍轎車、藍瑟轎車等不屬於召回範圍,請各位放心使用。但沒有說明舊款帕傑羅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