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PS手機維修報告書工單號:NO0800897
2004年02月25日故障:死機,聽不到收音機,電板隻能用一天或半天
委托:湖南省永州市長隆電腦城中聯通訊(收據號NO3053709)
尤其可怕的是,在前一段的一次出差中,一個人深更半夜在外省的高速公路駕駛一台車出現質量問題時,急需派人處理援助。可手機卻無法使用,怎麼弄都是死機。沒有辦法,我隻有坐井觀天,等待第二天警察的援助,苦不堪言,宛如噩夢。
鑒於這種情況,我再次向貴公司提出退款或換其他同型號手機,並希望貴公司愛護自身品牌形象,收回有問題的產品,對我這幾個月承受的時間及經濟損失給予補償。
作為一名通情達理的消費者,我已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體諒企業的難處,但目前這種損失已不可能再由消費者承受,希望貴公司能在這件事的處理上表現出與大企業相符的良好風度,謝謝!
附:2004年2月26日已將上述內容分別用電傳的形式發飛利浦上海(021-63547043)、北京(010-65181099)、廣州(020-87320202)公司,但無回音。發Email回應2個工作日解決,至今無回音。2004年3月1日上午打飛利浦公司服務電話(800-820-5055)51號服務小姐說:發Email他們不清楚,也不是他們所負責的內容;所換過的機型隻能換機不能退款。
有知情人士對媒體說:“飛利浦一度還比較看中手機業務的時候,大概在2003年以前,用戶買的飛利浦手機質量都是相當不錯的。後來,當手機業務被邊緣化以後,手機的生產都是外包的,比如在台灣貼牌生產,於是開始不斷出現質量問題。”飛利浦手機這個子品牌形象的受損,無疑會波及“飛利浦”這個主品牌,從而傷害到其他子品牌,如飛利浦顯示器、燈具等。可以想象,上麵兩位因飛利浦劣質手機而心情不好的顧客對其他飛利浦產品也會產生不良印象,愛屋及烏,恨屋也可以及烏。
當一個品牌成為全民公敵
中國企業的迅速崛起,被發達國家企業視為威脅,因為已經有人在搶它們的飯碗了。麵對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家用電器、節能燈等領域一直以來的霸主飛利浦也慌了手腳。於是,飛利浦開始謀劃對中國企業的堵截行動,試圖利用中國企業對國際市場認識不深、不熟悉國際市場的規則等弱點進行阻擊。
封殺中國彩電,飛利浦做急先鋒
從1988年開始,歐盟對來自中國的彩電立案反傾銷,征收的稅率從153%,到288%,又到256%,最後達到446%,致使中國出口歐洲的彩電逐年減少,最後完全被趕出歐洲市場。這一過程持續了12年之久。
2000年4月2日,歐盟向中國彩電征收的446%的高額反傾銷稅到期。按照歐盟的有關法律,如果歐盟起訴方於2000年1月2日前不提出日落複審,則這項導致中國彩電長期不能出口歐洲的稅率將會自動停止。
4月2日過後,從歐盟委員會傳來消息,歐盟彩電企業趕在2000年1月2日前提出日落複審,要求維持對中國彩電的446%的高額反傾銷稅。雖然歐盟起訴方提出日落複審沒有出乎人們的意料,但是對於熟悉此案內情的中方有關人員來說,心中頗不是滋味。因為,歐盟起訴企業中,有一家中國人非常熟悉的企業,這就是飛利浦公司。
飛利浦在彩電案中擔當了雙重角色:一方麵,它是起訴方;另一方麵,它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又是被起訴方。為什麼這麼做?飛利浦在中國建立合資、獨資企業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占領中國市場,而它又做起訴方則是為了保住自己在歐盟的市場份額。
先買後賣,造“傾銷”事實
飛利浦封殺中國彩電的帷幕還沒有落下,下一場鬧劇又悄悄上演。這一次,飛利浦瞄準的是中國的節能燈生產廠家。
飛利浦是節能燈的發明者,曾在世界市場上塑造了輝煌的成果,清朝末期飛利浦節能燈就已進入中國,成為皇家的禦用品。但是,飛利浦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並不好,產品開發也故步自封,不思改進。與此同時,中國的節能燈產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樣式越來越多,深深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節能燈是比較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加之中國生產廠家的技術改造,使產品成本大幅下降。而飛利浦產品的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以德國市場為例,飛利浦節能燈的售價接近20馬克,中國產品隻是其價格的一半,甚至更低。而消費者總是喜歡物美價廉的商品,市場“失寵”的滋味讓當慣了老大的飛利浦公司心理難以平衡,它想出了與德國廠商凡尼亞公司合作收購中國節能燈的陰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