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飛利浦參與對中國彩電和節能燈反傾銷,遭到中國廠商和央視批判。
2003年,飛利浦管理委員會會議在中國舉行,並批準實施“中國戰略”。
2004年,東軟飛利浦醫療係統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5年,飛利浦慶祝投資中國20周年。
2006年,剝離手機品牌售予中電集團。
【後續觀察】飛利浦開啟營銷時代
“飛利浦是做什麼的?”這個世界500強企業常常遭到這樣的質問。因為,飛利浦的業務範圍曾涵蓋了照明、移動通信、彩電、音響、醫療係統、小家電消費電子、半導體等諸多方麵,使品牌定位不甚明確。
2001年,上任不久的飛利浦CEO柯慈雷開始實施名為“邁向一個飛利浦”的計劃,旨在簡化公司的組織結構和流程並提高效率。同時,飛利浦將眾多生產部門精編為五個,分別為醫療係統、家庭小電器、消費電子、照明及半導體。2003年,飛利浦又把對醫療保健、時尚生活和核心技術三大領域提供解決方案作為公司發展的重點方向。2004年9月,飛利浦引入了新的品牌承諾“sense and simplicity”(精於心,簡於形),作為強化其市場營銷、塑造品牌形象及向市場驅動型企業轉變的又一重要推力。柯慈雷對媒體說:“我們的定位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來設計的。”“我們所發布的新的品牌定位和品牌活動是我們轉型征途中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我們有信心,隨著這種改變的不斷深入,世人對飛利浦的認識將和今天迥然不同。”
對營銷的重視終於使連年虧損的飛利浦在2003年下半年扭虧為盈,2005年的全球運營利潤達到177億歐元,比2004年增長10%。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柯慈雷時代是飛利浦有史以來變革最大的時代。
【封存檔案】飛利浦2003年關於彩電反傾銷訴訟的聲明
2003年5月2日,美國五河電子發明公司、國際電子業工人兄弟會、國際電子產品、家具和通訊工會對包括四川長虹在內的中國彩電行業企業進行反傾銷申訴。
國內彩電企業普遍有點懵:美國現在基本沒有自己的彩電生產企業和品牌,因此中國彩電對它們構不成很大的利益威脅,它們鬧的哪門子反傾銷?分析琢磨之後,中國企業發現這次反傾銷訴訟的主角美國五河電子公司就與飛利浦關係甚為密切。消息傳出,大家的眼睛再一次注視飛利浦。被疑為幕後指使的飛利浦企業坐不住了,連忙發表聲明“以示清白”。
下麵是飛利浦發表的關於彩電反傾銷訴訟的聲明:
對於目前個別媒體上關於美國對中國企業提出彩電反傾銷訴訟的報道和其中針對飛利浦公司的無端評論,飛利浦公司特此聲明:我們從未參與,更不支持本次由部分美國公司和勞工組織發起的反傾銷訴訟。
有關個別媒體提到飛利浦公司和美國五河電子公司的關係,我們特此澄清:五河電子公司為許多公司外包生產電子產品,也是飛利浦公司的供應商之一。該公司的反傾銷訴訟與飛利浦無關,而且我們不支持該公司的訴訟行為。
對於個別媒體未經查實就自行發布不實消息的行為,我們表示非常遺憾,同時對嚴肅、公正的媒體報道表示感謝和欣賞。在此我們感謝廣大媒體對飛利浦公司的關心,同時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