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作文審題立意能力的技巧
凡是作文都有題目,根據題目作文必須符合題意。因此,在動筆之前必須認真審題,謹慎立意。這是關係文章成敗的一件大事,容不得絲毫的粗心大意。
審題
審題就是推敲命題人的用意,推敲題目的含義和要求,明確該寫成什麼文體,該以哪種表達方式為主,該寫些什麼內容,該確定怎樣的中心,該選用什麼材料,該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該以什麼為重點加以說寫,該表達怎樣的感情,等等。
審題的關鍵在於完整,理解題意,仔細分析題目要求,要看到,題對文既有限製的一麵,也有不加限製的一麵,這兩方麵考慮得周密、細致,就不至於出現思路阻塞和文不對題的現象,這是審題的大要。
審題是有規律可循的,一般來說,題目中有表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詞語的,應寫成記敘文,如《海濱仲夏夜》《孔乙己》《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題目中有一個“記”字的,不管在什麼位置,孝提示你寫成記敘文;以事物名稱作題目的,則既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說明文。
題目中有“介紹”“方法”“規則”“說明”等詞語的,大都應寫成說明文;題目中有“論”“議”“談”“說”“喻”“駁”“斥”“讀”“讀後”“觀後”“有感”“啟示”等詞語的都應寫成議論文。
題目是個句子,蘊含某種哲理的,或者能表明某種看法或主張的,一般也應寫成議論文;題目是個並列短語,題意要求說清並列的兩方麵的關係時,也要寫成議論文;題目僅是一個詞時,如果是人稱代詞或指人的名詞,無疑是寫人的記敘文;題目不完整時,得按題意要求,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
有些作文題不是一個題目,而是給你條件或材料,審題時要把所有條件和要求搞清楚,材料盡量全麵用上。要善於從限製中發現題目的“自由空間”,要認真對待多重限製條件,要把握題麵上的重心,作細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義
此外,如果碰上給材料作文之類的題型,則應仔細審視材料,反複研究命題的意圖,不要想到一點就匆匆下筆。總之,審題就是要摳字眼,要一個字一個字、一個詞一個詞的分析,看它對寫作有哪些暗示、要求和限製。審題是為了切題,隻有把握準了,才能使作文不偏題。
立意
立意,指的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意思。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文章的立意、構思、表達都必須為主題服務,圍繞主題來選擇、確定。它有時跟審題同步進行,有時則是審題而來,即所謂先審題而後立意,但不管是哪一種情形,立意都是十分重要的。
立意要滿足哪些要求呢?可簡括為五個方麵十個字,這就是:正確、深刻、新穎、真實、集中。確立的中心思想必須符合社會道德規範,有積極意義,感情健康。
要對所寫的事物作一點分析,立意不是直覺的思維活動,不能單憑個人意願,也要有一個邏輯思維過程。要挖掘出題目所包含的深層含義,並且和社會、時代聯係起來,提示出文章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教育意義,立意一定要深刻,才能令人深思,發人深省,給人教育。
要解放思想,敢於創新。無論寫什麼,都要有點創意。表現的主題與眾不同,才能引起讀者品味,這樣的文章才算得好文章。要在審題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感悟最深主題才最有表現力。
而不是人雲亦雲,照搬別人的思想,因襲守舊。寫文章是為了表情達意,“情”和“意”密不可分,寫作時要自覺地把情和意聯係在一起,文章就會變得更加真實。就是說一篇文章最好隻表現一個中心,不要多中心。
怎樣立意呢?根據題目立意。有些題目本身就規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個時候,立意應著重考慮選哪些材料來表現中心,這些材料怎樣安排。有些題目隻暗示了寫作對象、選材範圍和文體類型,這時立意就應自定中心;結合現實,注入時代精神;托物言誌;借用成語、格言、諺語、警句、名言、寓言故事或曆史故事立意。
審題和立意很難一步到位,草率的態度決不可取;特別是在限時作文中,用於審題和立意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更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疏漏,因此,在下筆的過程中,如有所發現,就應當及時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