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誌,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著怕寫、厭寫、不會寫、沒東西可寫的情況。習作,在學生眼裏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有部分學生產生了談“文”色變的恐懼心理。作文教學投入頗多,但收效甚微,造成了“學生怕寫、教師怕教”的局麵。
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前蘇聯教育家讚可夫說:隻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智慧。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原動力,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呢?
(1)擴大作文命題範圍
小學生的生活是異常豐富的,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是非常廣泛的,每次習作符合他們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命題,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這樣,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地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些題作文,同時也采用師生共同命題,老師命題,學生命題三結合的方式,這樣學生由“怕寫”“恨寫”變成最後“樂寫”。
(2)品嚐作文帶來的快樂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並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
教師應該把鼓勵當作學生寫作自信心的催化劑,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寫作的自信作為另一種內驅力,還來源於在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因而當學生作文寫的較好時,就對他們加以表揚和鼓勵,並介紹給同學們,因為世界上幾乎沒有不為傳播而寫的文章,在必要時將文章帖在作文專欄內展覽,有條件也可將學生的文章推薦發表,這樣學生寫作有了自信,於是越寫越想寫。
(3)更新指導方法
上作文課時,要改變以往老師唱“獨角戲”的方法,讓學生當主角,老師當“導演”,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每次作文指導課我根據體裁、內容、訓練重點的不同而設計一些新意有趣的方式來引導。
比如,某同學要舉行生日聚會,壽星和來參加生日祝賀的同學是怎樣操辦這件事,可讓學生來表演,表演完再說,最後寫作,就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幫助學生進行作文素材的積累
學生習作必須有素材,它是寫作的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吹。沒有豐富的材料儲備,就好像一片貧瘠的土地,永遠開不出美麗的花朵。學生的作文,需要材料來構架。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應該幫助積累素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怕寫作文,首先就要分析學生怕作文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對症下藥,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覺得提起筆來沒啥可寫。若能幫助學生“找米下鍋”,那他們就會感到快樂。怎樣幫助學生有話可說哪?
(1)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文章。葉聖陶先生說過:“隻要動手去采,隨時會發現晶瑩的寶石”,所以要求每一個學生備一個小筆記本,即“見聞摘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