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細心觀察,把自己認為在平時生活中最有意義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既可記新人記新事,有可記動物,也可以記植物形狀、顏色、姿態、香味等,這樣,讓學生既積累了寫作的素材,又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

(2)帶著思想感情去觀察

葉聖陶先生曾指出:“學生練習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絕不是教他們學會一種訣竅,能夠收集空話,像搭七巧板那樣拚湊成篇。”

小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有一定的感情。比如聽到歡快悅耳的歌曲,就會感到高興、快樂;看到美麗的花朵,就會心隨花動;目睹醜惡的事物,就會感到傷心或厭惡憎恨。

當然也有的學生對看到的現象漠不關心,寫起文章平平淡淡,在培養學生帶有情感地觀察事物時,還應加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人隻要有熱愛祖國的情意在裏麵,就會用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會把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筆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來。因此,培養學生帶著情感去觀察事物是很有必要的。

(3)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觀察,並把每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成為日記,這對作文教學具有促進作用。

教師可以在開始時限製日記的內容,表達方式可自由,可以抄寫幾則格言,記一段妙語,寫一件趣事,可以洋洋千行,也可以寥寥幾語,做到每天檢查,慢慢改為每周檢查一次。日記中有佳句,有流水賬也有馬虎應付,但不管怎樣,隻要鼓勵,勤寫就是一個進步。

這樣,學生就由“統一要求寫”逐漸養成“自覺寫”的良好習慣,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了怕寫作文的心理。在學生的日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辨別能力、表達能力不斷加強。由此可見,寫日記在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

練是關鍵,練說練寫

課程標準中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內容具體,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養成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勤於動筆、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這次習作的總要求中,突出了練筆的性質。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練筆是關鍵,要練說練寫,隻要心中優化想說,就應該提起筆來。“練”是關鍵,“練”是幫助學生打開作文之門的金鑰匙。那該如何引導學生“練”呢?

(1)聯係課文,適當摩仿

學生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模仿。仿寫是作文的起步,是創造性寫作的開端,它在作文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使一個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最初也是擷取別人的長處,變為自己的東西。

仿寫的範圍很廣泛,既可以是課內精品、名人佳話,也可以是學生習作餓優美範文。雖然仿寫是模擬他人之作,但成於自己筆下,同樣會有發自內心的快感,這樣,寫作興趣會逐漸培養起來,久而久之,會自然在仿寫的基礎上有突破、有創新。

(2)練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

作文就是“用筆說話,說真話,說實話”,沒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最新的,關鍵在於以真為本。《莊子·漁夫》中說:“不精不誠,不能感人。”意思就是隻有真實的感情才能感動人,寫文章要辭以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