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走時應從容自然。男員工步伐矯健、有力,女員工步伐自然、優雅。
3.行走時不宜左顧右盼,腳步不宜太沉重而發出較大聲響。
(四)蹲姿
1.在查看位置較低的事物或拾取物品時,往往需要蹲下,不宜直接彎腰進行。
2.下蹲時,采取兩腳前後交叉的蹲姿: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在前麵的腳應全腳著地,後腳腳尖著地,腳跟抬起,雙腿下壓,上身直立,置重心於後腳之上。
3.下蹲時,女員工要兩腿靠緊,如身著裙裝,要用手把裙子向雙腿攏一下再下蹲。
?言行規範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個人形象的展示。員工個人形象是公司整體形象的組成部分,因此,每個員工的言行都是公司形象的體現。熱情、禮貌的言行不僅體現出公司員工的整體素質,更體現出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蘊。
(一)言談規範
1.恰當地稱呼他人。在社交場合,無論新朋友還是老朋友,都應稱呼對方姓氏加頭銜或職稱,這是對他人的尊敬。
2.使用禮貌用語。在受到對方讚揚或幫助時應表示感謝;在打擾或妨礙到別人時,應表示歉意;在指稱陌生的第三者時,應使用“那位先生”,“那位女士”等之類稱呼。
3.正式交談前的寒暄是展開話題的重要手段,寒暄時應選取大家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避免涉及私人問題或某些敏感話題。
4.與他人交談時,不宜出現插入、打斷、諷刺、模仿等不禮貌行為。
5.在交談過程中,不宜出現過激的言語或過分的玩笑。
6.在交談過程中,應合理使用行為語言以配合表達,如:微笑,點頭等。
7.交談時不可用手指點他人。
(二)吸煙規範
1.工作時間不宜在辦公室吸煙,可以到走廊、洗手間等地方吸煙。
2.如有必要,應在辦公區域內適當的地方設置吸煙室。
3.若有訪客欲在辦公室吸煙,應向其說明辦公室是禁煙區,在征得對方同意後,可到會客室或吸煙室吸煙。
4.在公共活動場合不宜吸煙。若要吸煙,看有無禁煙警示及煙缸等衛生器具,再考慮是否吸煙。
(三)引導客人規範
1.在引導的途中,引導者應走在客人的側前方。若被引導的是一群人,引導者應靈活處理,一般應在最前麵的人的側前方。
2.指引方向時,右臂伸出,小臂與上臂略成直角,掌心向上,拇指微向內屈,四指並 攏伸直,指向所要去的方向。
3.上樓梯時,引導者應走在客人的後麵。
4.下樓梯時,引導者應走在客人的前麵。
5.若有我方人員不認識的客人來訪,引導者應相互介紹,順序一般是先介紹我方人員給客人。
(四)電梯使用規範
1.進入電梯時,讓客人或領導先人。若是人較多,應注意用手按住電梯按鈕以使所有人順利進入。
2.在電梯內盡量站成凹形,以方便後進人者。
3.電梯內空間較小,一般不宜交談。
4.出電梯時,應讓客人或領導先行,若自己站在門口而同行者又較多,則應先出電梯,
按住電梯鍵,等候他人出來。
5.不可在電梯內丟放垃圾。
(五)介紹規範
1.介紹時,應將被介紹人的姓名、職位、單位、職稱等介紹清楚。如:“某某經理, 這位是某某公司某某部經理某某先生”。
2.介紹時,應先將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將主人介紹給客人,先將男士介紹給女士。
3.介紹時,應將手心向上,五指並攏,指向被介紹者。
(六)握手
1.初次見麵握手不應握滿全手,僅握手指部位即可。
2.握手時,伸出右手,上身直立微向前傾,目光平視對方,點頭致意。
3.握手力度應適中,力度太輕給人感覺無誠意,太重給人感覺過於魯莽。
4.握手時間一般在3秒鍾之內,握一兩下即可。
5.如戴有手套,一定要脫掉手套再與對方握手。
6.通常由年長者、職位高者、上級先伸手發出握手信號。年輕者、職位低者、下級再 伸出手與之呼應。
7.平級男士和女士之間,一定要女士先伸出手,男士再握其手。
8.握手時切忌搶握,或者交叉相握。
(七)名片使用
1.在與他人交換名片時,應雙手遞上,身體微向前躬,手臂高度略與胸齊。規範用語:
“我叫××,這是我的名片。”
2.若想得到對方的名片時,可使用的規範用語為:“如果您方便,請留張名片給我。”
3.接受名片時,雙手接過對方的名片仔細看一遍,慎重收好。切忌隨意丟放。
4.若發現名片上有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內容,則應虛心求教,以避免引起誤會。
?電話規範
電話是企業與外界交往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正確、規範地處理企業內外的電話,能夠迅速、有效地樹立和傳播企業形象。
(一)基本使用規範
1.電話作為辦公工具,盡量避免談論私事。因私通話時間不宜超過3分鍾,以保持線路暢通。
2.撥打長途電話時,須遵守公司關於使用長途電話的管理辦法。
3.通話時,聽筒緊貼耳朵,話筒置於唇下約5公分處。
4.通話時,不宜與第三者岔話。若有重要事情與第三者應答,須按電話“(保持)HOLD”鍵或用手捂住話筒。
(二)通話禮儀規範
1.語言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地將要講的事情表述出來。若有較多的內容需要表述,應事先擬好電話稿。
2.語氣溫和熱情,溫和熱情的語氣有利於雙方的交流和溝通。
3.發音清晰、流利,使用標準普通話,公司需要與來自不同地區的客戶交往。清晰、流利的普通話有利於雙方的有效溝通。
4.麵帶微笑,通話時麵帶微笑,可給人以親切友好之感,利於營造融洽的談話氣氛。
(三)撥打電話規範
1.撥打電話時,如果鈴響三聲以上對方沒有摘機,應掛斷電話,等候1~2分鍾再撥過 去。
2.電話撥通後,聽到對方摘機,先作自我介紹並證實一下對方的身份。如:“您好,
我是××公司的××,您這兒是××公司嗎”?這樣可以使對方很快明確身份,將談話切入
正題。
3.如所打的電話需要總機接轉,應對接線員說:“請轉××分機”。若要找的人不在:
(1)如需留言,可說:“對不起,麻煩您轉告××(職務或先生、小姐)”。
(2)如需回電,可以留下自己的電話和姓名。
(3)對於長途電話,不宜要求對方回電,可以約定時間再次通話。
4.撥錯電話,應說:“對不起,我打錯電話,打攪了”。
5.通話期間,應把整理的要點準確地表達出來。如果電話掉線,應立即重撥。通話完畢,道一聲再見,待對方掛機時,及時掛上電話。
(四)接聽電話
1.接電話規範
(1)鈴響兩聲接聽電話,電話鈴響兩聲摘機,如果一時騰不出時間,以致電話鈴響超過兩聲以上,接聽時須向對方表示歉意。
(2)問候來電者,並作自我介紹。
①接電話時,應該先說“早上好”、“下午好”、“您好”等問候語。
②及時向對方作自我介紹,讓來電者知道已經同所要找的人、部門或公司聯係上了,可以節省雙方通話的時間。
(3)明確來電意圖。
聽清來電者需找的人、部門或需要解決的事情,及時進行電話轉接或做好詳細的記錄,積極幫助來電者處理。
2.來電等待規範
(1)當需要來電等待時,應先告訴對方等待的原因。比如“我需要查找資料”。
(2)當需要來電等待時,要說明需等待的時間:
①如果是短暫的等待(最多60秒),就告訴對方:“請稍等,馬上就好”;
②如果是長時間的等待(1分鍾~3分鍾),應詢問對方是否願意等待;在重新通話時對來電者的等候表示感謝和歉意。規範用語:“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③如果超過了3分鍾,則應問清對方電話號碼,並告訴對方,有了消息會及時與他(或她)聯係。
3.接轉電話規範
(1)當來電需要轉接時,及時將電話轉接到要找的人或部門。
(2)若來電者要找的人不在或要找的部門沒有人,詢問對方可否聯係其他的人或部門,或是否有事情需要轉告。 4.記錄留言規範
如果來電需要留言,一定要認真做好記錄,記錄完畢後向對方重複一遍,以確保準確無誤。這些留言記錄應包括:
(1)正確拚寫來電人姓名。
(2)準確的聯係電話,長途電話應記下區號。
(3)來電的主要內容。
(4)來電的時間以及要聯係的人或部門。
5.結束通話規範:
(1)再一次向來電者詢問,還需要為他(或她)提供什麼幫助。
(2)當來電者表示沒有其他事情後,親切地向對方說再見。
(3)在對方掛斷電話後再掛機。
(4)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電話內容進行處理。
(五)移動電話使用規範
1.保持手機處於正常狀態,以方便聯絡。
2.在辦公區域內,手機鈴聲不宜太大,防止影響他人工作。
3.在辦公區域內使用手機,不宜有過分誇張的動作和言語。
4.在與他人交談時若需要接聽手機,應先向對方表示歉意。
5.注意在有些場合不宜使用手機,如加油站、飛機上。
6.會議期間,應將手機調至振動或關停。會議期間一般不宜接聽手機,對於重要的來電,應到會場外接聽。
7.手機的語言、禮儀規範參照上麵的內容。
8.在撥打手機時,應先向對方征詢是否方便通話。
9.若自己處於不利於接聽手機的場所,則可告知對方原因,並說明在方便時會電話打過去。
辦公室接待工作
一、接待工作的作用
辦公室接待工作是辦公室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日常事務工作。它有利於單位改善外部環境,擴大對外影響,獲取各種信息,是一種無形的公關工作。所以說,它是單位工作的門麵和窗口,是聯係合作的中介橋梁,是領導工作的得力保證。
接待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接待工作反映機關的外部形象
接待工作是辦公室工作的重要職能之一,負責政府機關與社會各方麵的信息傳遞並對外宣傳政府的意圖。因此,接待工作的職責、權力、義務在實施過程中代表政府的形象,代表一個地區、一個機關的形象,代表公共的形象。這種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
接待工作是進行經濟交往與合作的紐帶
市場經濟是開放的經濟,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農村與城市、地區與地區、生產與消費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經濟越發展,縱橫向聯係越緊密,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越頻繁。在各種經濟活動中,接待工作在實質上起到了中介和催化作用。接待部門通過特有的中介服務,在溝通經濟、聯係感情的同時,通過政府的信譽和權威,可以廣泛地宣傳介紹本地區社會和經濟的資源潛力、人文地理、產業結構、投資環境、優惠政策等,而外地客商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印象及最終的經貿合作投資往往是通過該地區成功的接待工作形成的。
接待工作是建立縱向聯係的渠道
一個地區為了發展經濟建設,應該盡力爭取上級部門乃至中央的投資和項目,而上級的投資和項目是加強地方經濟建設所必需的。上級部門在決定投資和確定項目時,總是從全局出發,有重點地投向事關全局和對經濟建設最有利的地區。作為一個地區的接待部門,應該經常地加強和疏通地方同上級部門乃至中央的聯係渠道。通過各種正常的聯係方式,使上級
部門乃至中央了解哪種投資和項目投入本地區,對全局經濟建設最有利。同時,也要讓上級部門和領導理解製約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困難所在,以爭取一定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