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3 / 3)

1945年5月初,中國軍隊控製局麵,發動反攻。

第四方麵軍的反攻首先從青岩戰役開始。5月1日,駐守鐵山的中國守軍七十四軍五十七師一七○團連續9次擊退600餘敵人在炮火掩護下的衝鋒,斃敵200餘名;5月3日,在中美空軍輪番轟炸支援下,守軍向猛攻青岩、鐵山一帶的日軍3000餘人還擊,連續15次擊退日軍的集團衝鋒,斃敵600餘人;5月5日,中國軍隊在空軍支援下,在鐵山、青岩多次擊退敵強攻,斃敵600餘名;5月7日至8日,在空軍有力配合下,中國軍隊擊退4000餘日軍對鐵山、青岩高地的波狀式強攻,斃敵300餘名。至此,青岩之戰以斃敵1600餘名的戰績告捷。同時,綏寧、武陽守軍全殲敵關根支隊主力;茶山守軍全殲敵三十四師團二一七聯隊主力;新化洋溪守軍將敵重廣支隊阻擊於洋溪東南,龍潭、木鼇洞一線守軍將敵一○九聯隊分割包圍,從而使突入江口的日軍一一六師團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從5月8日起,第四方麵軍向日軍發起了總反攻:第五十七軍和新六軍第二十二師從江口向日軍發起猛攻;第一○○軍附五十一師先後猛攻木鼇洞日軍和上渣坪、半江峰日軍;第七十四軍五十八師和五十七師與九十四軍占領橋頭後,第九十四軍一部與第七十三軍一九三師追擊高沙、桃花坪逃敵;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第一○○軍附五十一師等5個師在江口附近包圍敵一一六師團,並緊縮包圍圈。5月10日,中國軍隊收複山門,12日圍殲洞口日軍,並擊退馬頸骨至山門狹長地帶的日軍一○九聯隊的多次拚死突圍,打退一一六師團一三三聯隊和一二二聯隊對山門一○九聯隊的增援和接應,使日軍一○九聯隊補給中斷,靠叢林雜草和山水充饑。5月14日,中國軍隊向被圍困在馬頸骨的日軍一○九聯隊發起總攻,斃敵聯隊長以下官兵1300餘名,取得馬頸骨戰鬥的全勝。

5月21日至6月7日,中國軍隊第十九師某部在洞邵公路線的芙蓉山高地向日軍第二一七聯隊發起猛攻,第二一七聯隊在第四十七師團增援下拚死反撲。戰至23日,中國軍隊斃敵83名,迫敵潰逃。

第三方麵軍從5月初取得武陽之捷後向武岡、洞口之敵展開追擊,連連取勝。在武岡、龍田、塔塔嶺,第九十四軍四十四師一部與友軍夾擊2000餘日軍取得成功,迫敵向高沙逃竄;5月7日,第九十四軍四十四師一部攻占新寧縣城;第一二一師追擊高沙日軍;第九十四軍第五師追擊花園日軍,該師所屬第十三團於5月11日攻占黃橋鋪,並與第十八軍十一師截斷洞口、竹蒿塘敵軍退路;5月12日,第一二一師猛攻高沙鎮日軍,激戰9小時,斃敵500餘名,收複高沙;第五師和一二一師各一部窮追敵第三十四師團二一七聯隊殘部和第五十八旅團殘部3000餘人,從冷水橋、馬鞍石追至明月岩、仙人橋、風神岩一帶,至13日在風神岩殲敵數百人,再追至茶園鎮、荊竹鋪一帶,第一二一師霍世才團重創強行突圍的日軍,霍團長英勇殉國,殘敵2000餘人逃回九公橋原駐地。同時,中國軍隊第九十四軍四十三師擊退日軍第十一軍由廣西向新寧增援的部隊,保證了追擊日軍的中國部隊的安全,第三方麵軍各部於5月24日追敵至金秤市,與資江對岸日軍對峙。

由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敵後戰場的反攻拖住了大量日軍,加上國民黨軍隊裝備大為改善,在中美空軍的有力配合下,曆時近2個月的湘西會戰,中國軍隊以傷亡1.9萬餘人,殲敵2.8萬餘人的戰績,取得了勝利。

湘西會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軍侵占芷江、摧毀芷江機場的圖謀,並使日軍在中國戰場上轉入防守階段,揭開了國民黨正麵戰場反攻的序幕。

(本文摘自《黨史縱橫》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