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2 / 3)

他在社會交往中,用改變自己的立場來博得他人的歡心,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人雲亦雲,又怎能開心。

我們在工作中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領導讓他的秘書看一篇報告寫得如何。秘書看過後來彙報,說:“我認為寫得還不錯。”領導搖了搖頭。秘書趕快說:“不過,也有一些問題。”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問題也不算大。”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問題主要是寫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領導又搖搖頭。秘書說:“這些問題改改就會更好了。”領導還是搖頭。秘書說:“我建議打回這個報告。”這時領導說了句:“這新襯衣的領子真不舒服。”

以得到別人的讚許為需要,就很難做到實事求是。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誇獎不行,並常常做出這種表示,那就沒人會與你坦誠相見。同樣,你不能明確地闡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與感覺,你會為迎合他人的觀點與喜好而放棄你的自我價值。生活中隻要你做事,就會有反對意見,有批評。這是現實,是你為“生活”付出的代價,是一種完全無法避免的現象。所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並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為別人的意見所左右,這就是成功人士的不二法門。

生活中的甜言蜜語很多,中傷惡語也不少,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迷失在他人的話語中,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自在而活。

走自己的路,讓他人說去

‖原典‖

吾所謂朋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

‖古句新解‖

我所認為視覺的敏銳,並非是說能看清別人,而是在於能夠看清自己罷了。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去認知他人,而是看清自己。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問題在於你能不能發現,看清自己,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歌劇演員卡羅素美妙的歌聲享譽全球。但當初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工程師,而他的老師對他的評價則是:他那副嗓子是不能唱歌的。

達爾文當年決定放棄行醫時,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著正經事不幹,整天隻管打獵、捉狗捉耗子的。”另外,達爾文在自傳上透露:“小時候,所有的老師和長輩都認為我資質平庸,我與聰明是沾不上邊的。”

沃特?迪斯尼當年被報社主編以缺乏創意的理由開除,建立迪斯尼樂園前也曾破產好幾次。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學的命運。牛頓在小學的成績一團糟,曾被老師和同學稱為“呆子”。

羅丹的父親曾怨歎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曾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

《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讀大學時因成績太差而被勸退學。老師評價他:“既沒讀書的頭腦,又缺乏學習的興趣。”

如果這些著名人士沒有走自己的路,沉浸於他人的評價中,怎麼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人生的成功包括功、名。但是,世界上卻永遠沒有絕對的第一。看過馬拉多納踢球的人,還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隊裏混嗎?聽過帕瓦羅蒂的歌聲的人,還想修練美聲唱法嗎?其實,如果總是擔心自己比不上別人,隻想功成名就,那麼世界上也就沒有曹雪芹、帕瓦羅蒂、馬拉多納這類人了。

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那些每天一早來到公園練武打拳、練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隻要有空就練習書法繪畫、設計剪裁服裝和唱戲奏樂的人,根本不在意別人對他們姿態和成果品頭論足,也不會因沒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練習、情緒消沉。他們的主要目的不在於當眾展示、參賽獲獎,而是自得其樂、自有收益。滿足自己對生活美和藝術美的渴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評說吧,隻要自己活得快樂,又何必去在乎他人的眼光。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典‖

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古句新解‖

具有這樣獨立特行的人,就可稱之為至高無尚的貴人。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人不應該讓外物困擾,要做就做一個獨立的人。

天下無論多少條路,都靠自己走,別人永遠無法替代,而命運隻有靠自己把握,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古代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衙門的差役,奉命解送一個犯了罪的和尚,臨行前,他怕自己忘帶東西,就編了個順口溜:“包袱雨傘枷,文書和尚我。”在路上,他一邊走,一邊念叨這兩句話,總是怕在哪兒不小心把東西丟一件,回去交不了差。和尚看他有些發呆,就在停下來吃飯時,用酒把他灌醉了,然後給他剃了個光頭,又把自己脖子上的枷鎖拿過來套在他的身上,自己溜之大吉了。差役酒醒後,總感到少了點什麼,可包袱、雨傘、文書都在,摸摸自己脖子,枷鎖也在,又摸摸自己的頭,是個光頭,說明和尚也沒丟,可他還是覺得少了點啥,念著順口溜一對,他大驚失色:“我哪裏去了,怎麼沒有我了?”

是啊,什麼都沒丟,卻將自己弄丟了,雖為笑話,卻也讓人深思。亨利曾經說過:“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靈。”做人應該做自己的主人,應該主宰自己的命運,不能把自己交付給別人。生活中有的人卻不能主宰自己,有的人把自己交付給了金錢,成了金錢的奴隸,有的人為了權利,成了權利的俘虜,有的人經不住生活中各種挫折與困難的考驗,把自己交給了上帝。

做自己的主人,就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不能成為權利的俘虜,要不失自我,在各種誘惑麵前保持自己的本色,否則便會丟失自己。過於熱衷於追求外物者,最終可能會如願以償,但卻會像差役一樣把最重要的一樣給丟了,那就是自己。

我們有權力決定生活中該做什麼,不能由別人來代作決定,更不能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意誌,而自己卻成了傀儡。其實,隻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別人並不見得比自己高明多少,也不會比自己更了解自身實力,隻有自己的決定才是最好的。

我們應該做命運的主人,不能任由命運擺布自己。像莫紮特、梵高生前都沒有受到命運的公平待遇,但他們沒有屈服於命運,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們向命運挑戰,並最終戰勝了它,成了自己的主人,成了命運的主宰。

挪威大劇作家易卜生有句名言說:“人的第一天職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做自己。”是的,做人首先要做自己,首先要認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才是真正的自己。

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原典‖

無己,惡乎得有有!

‖古句新解‖

不限於個我,怎麼專注形象而不能解脫。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人以自我為中心時,才會專注於自身形象,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以自己獨有的個性存活於社會之中,因此也就有用於社會也在不同的行業,所以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獨立的品牌。

商品的好與壞,需要牌子來分清,好的商品會有好的品牌,人也一樣,要想突出自我,就要打造好屬於自己的品牌。

應如何創造你的品牌?有兩個做法。

首先是消極的不要使你的“品牌”變壞,簡單地說,就是不要讓人對你的評語變壞,例如說你懶惰、投機、邪門、不忠、寡情、好鬥、陰險……,一旦你有了這些評語中的一項或多項,那麼你被信賴的程度必定降低,雖然你事實上並不是那樣的人,而在關鍵時刻,這些評語也有可能對你造成傷害。這種品牌印象要改變不太容易,就像我們買東西上當,以後就不信任那種品牌那般。而這些印象也常在無意間造成,人們也常常以“一次印象”來評論你這個人。因此做人做事必須特別小心,有時一有瑕疵,便一輩子也洗刷不清,商品可以換品牌,重新出擊,人可不太容易。不過由於刻板印象和個人好惡,可能有一些人特別不欣賞你,並且盡挑你的缺點,有一二個這種人不足掛心,但如果很多人那樣,問題恐怕就不小了。

其次應積極地強化你的品牌,也就是透過各種方法,來塑造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就像商品做廣告那樣。人的品牌的廣告有很多種做法,故意製造一些事件使成為新聞或同行的談話資料是一種方法,但這不太容易,要做也得花不少心思,沒“操作”好更會弄巧成拙,因此並不鼓勵你這麼做。倒是有一些做法可達到同樣的效果,也就是發揮長處,避免拿出短處,長處有目共睹,別人就不太在乎你無傷大雅的短處,例如工作能力強,但就是自私些,有些人就欣賞工作能力,但不在乎你的自私,好比家電耐用品質好,但不在乎耗電。於是,“工作能力強”就成為你的品牌,這個品牌是“吃喝不盡”的。

人的品牌就和商品的品牌一樣,商品隻偷工減料、價格實在,就能爭取一定的消費者,建立相當程度的品牌;人也是一樣,打造好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在成功的路上就會暢通天通。

不要讓生活之舟偏離你的航線

‖原典‖

是役人之役,適人不適,而不自適其適也。

‖古句新解‖

(像申徒狄)這樣的人都被役使世人的人所役使,都是被安適世人的人所安適,而不是能使自己得到安適的人。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人容易隨追他人,喪失自己,所以找不到快樂,生活之中人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做與眾不同的自己。

做一個隨波逐流的人,要比依照自己的鼓聲節奏前進的人要容易得多。要做到無論何時都能夠把握住自我,不管大家現在都做些什麼,有什麼新的潮流,一定要讓生活的航線不偏離你。

愛默生在他一篇談自信的文章中曾經寫道:“要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男子漢,就必須不隨波逐流。”當你在攀登頂峰時,你是站在某個“機構”的最上頭;它可能是某個部門、某家工廠、某個公司。愛默生同時指出,那就是每個商界人士必需認識到的:“一個機構就是一個人加長的影子。”

當然,許多人通常都會需要也很歡迎別人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在你攀登頂峰的路上,你不要拒絕別人的幫助,但要記住,從長遠來看,你依然是自己那艘船的船長,掌舵的是你,而這艘船是駛向你要去的地方——你必須是發號施令的人。畢竟,你未必喜歡他人的目的地。你絕對不能隨著他人的節拍起舞。同樣的,因為你未必喜歡他人那種音樂,牢記:“付錢給風琴手的人才有資格點歌。”你必須信任你的直覺,感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當初哥倫布船上的船員都力促他返航,但他不為所動,繼續他的航程。你必須學著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

在你一路攀向頂峰時,當你環顧四周,很多時候會發現自己竟然是如此地孤獨,就像人們所形容的:“高處不勝寒”。你可能突然想到:“我要依靠誰?我要與誰同行?誰會領著我走過艱辛的一程又一程?”

答案隻能是:你自己。現在你一個人正步履蹣跚地朝著目標前進,而你所依恃的正是那份獨立自主的能力。要不斷努力去做你認為是對的事,那些你在內心裏相信應該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