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你怎麼不直截了當地指教他,讓他走出心靈的樊籠呢?”那人搖搖頭說:“不可能!這似乎是老天對人的一種懲罰啊。”正如那個失去腳趾的人所說,人善於讓自己的心處於牢籠之中,讓自己承受各種壓力,其實不如走出心靈的樊籠、仰望於天地之間,活得瀟灑,況且做事身心輕鬆,成功的機率就增長了幾分。
當你為擁有一幢豪華別墅、一輛漂亮小汽車而加班加點地拚命工作,每天晚上在電視機首疲憊地倒下;或者是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責,並一年到頭陪盡笑臉;為了無休無止的約會,精心裝扮,強顏歡笑,到頭來回家麵對的隻是一個孤獨的自己之時,你是否應該靜下心來理理思緒,它們真的那麼重要嗎?
在口頭上,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快樂,但是他們真能做到嗎?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會被實實在在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頭昏眼花。著名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一句名言:“承受生命之重”,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因為他們被占有物質財富——好房、名車、高收入、高消費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憊不堪。其實,物質財富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重要。事實上,有許許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難以察覺的絕望狀態下生活的。這種情況在發達的西方國家,情況尤為嚴重。
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社會中,一對夫妻一天當中隻有12分鍾時間進行交流和溝通;一周之內父母隻有40分鍾與子女相處;約有一半的人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時間的危機實際上是感情的危機。大家好像每天都在為一些大事瘋狂地忙碌,然後疲憊不堪,沒有時間顧及其他。大家都在勞動,都在創造,但是,生活真的變好了嗎?
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和埃德?迪納已經證明,物質財富是一種很差的衡量快樂的標準。人們並沒有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快樂。在大多數目家,收入和快樂的相關性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隻有在最貧窮的國家裏;收入才是適宜的標準。
拋開這些抽象的理論不說,物質財富的進步有時卻使人們作繭自縛。比如,電話、傳真、電子郵件已經成為許多工作不可缺少的幫手,不過,如果每天的工作都是麵對源源不絕的電子信息,就很可能產生“信息疲乏並發症”。許多企業界的經理人和信息業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須接聽的電話和處理電子郵件造成精神上莫大的壓力,“信息疲乏並發症”甚至會造成長期失眠,嚴重影響健康。至於伴隨文明發展而來的噪音、汙染等問題則更是盡人皆知的。
那麼快樂是什麼?快樂來源於“簡單生活”,而不是起重的生活。物質財富隻是外在的榮光,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有人問:不超重的生活是否意味著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靠微薄存款過活,並清心寡欲?其實並非如此,就像你有豐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歡,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讓金錢給你帶來焦慮。”
無論是中產階級,還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盡量悠閑、舒適,走出心裏的牢籠,不要讓自己的生活感到壓抑。
如果你能走出心靈的禁錮,即使你沒有海濱前華麗的別墅,而隻是租了一套幹淨漂亮的公寓,這樣你就能節省一大筆錢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買上早就夢想已久的攝影機。你也再用不著在上司麵前唯唯諾諾,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並不是惟一能證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從事半日製工作或者是自由職業,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你不是那麼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應酬,你將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談,分享一個美妙的晚上。
請記住不要總是把擁有物質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壞看得過於重要,用金錢、精力和時間換取一種有目共睹的優越生活,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實上,心靈的籠子是自己套上去的,走不出那種所謂的虛榮浮華,你就會活得很累,同時,也容易將自己丟失讓自己活得快樂一些吧,因為快樂才是你來人世的根本目的。打開你閉塞的心,恢複你原有的心靈,輕鬆上陣,快樂會永遠伴隨著你。
智者生存之道
‖原典‖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
‖古句新解‖
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人的生死都是偶然的,也是不可強求的,麵對生死應有怎樣的心態最重要。
有“智”者事竟成,人生要生存要發展離不開才智,才智需要有進退自如的能力。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世界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意誌堅強的人,另一類是心誌薄弱的人。後者麵臨困難挫折時總是逃避,畏縮不前。麵對批評,他們極易受到傷害,從而灰心喪氣,等待他們的也隻有痛苦和失敗,但意誌堅強的人不會這樣。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體力勞動者,有商人,有母親,有父親,有教師,有老人,也有年輕人,然而內心中都有股與生俱來的堅強特質。所謂堅強的特質,是指在麵對一切困難時,仍有內在的勇氣承擔外來的考驗。”
在紐約的小鎮上有一位名叫吉姆的男孩,他十分可愛,是個天生頂尖的運動好手。不過在他剛入中學不久腿就瘸了,後來,腿病迅速惡化為癌症。醫生告訴他必須動手術,他的一條腿便被切掉了。出院後,他拄著拐杖返回學校,高興地告訴朋友們,說他將會安上一條木頭做的腿:“到時候,我便可以用圖釘將襪子釘在腿上,你們誰都做不到。”
足球賽季一開始,吉姆馬上回去找教練,問他自己是否可以當球隊的管理員。在練球的幾星期中,他每天都準時到球場,並帶著教練訓練攻守的沙盤模型。他的勇氣和毅力迅速感染了全體隊員。有一天下午他沒來參加訓練,教練非常著急。
後來才知道他又進醫院做檢查了,並得知吉姆的病情已惡化為肺癌。醫生說:“吉姆隻能活6周了。”吉姆的父母沒有將此事告訴他。他們希望在吉姆生命的最後時期,能盡量讓他正常過日子。吉姆又回到球場上,帶著滿臉笑容來看其他隊員練球,給其他隊員加油鼓勁。因為他的鼓勵,球隊在整個賽季中保持了全勝的紀錄。
為慶祝勝利,他們決定舉行慶功宴,準備送一個全體球員簽名的足球給吉姆。遺憾的是吉姆因身體太虛弱沒能來參加。
幾周後,吉姆又回來看球賽。他臉色十分蒼白,除此之外,仍是老樣子,依舊滿臉笑容,和朋友們有說有笑。比賽結束後,他到教練的辦公室,整個足球隊的隊員都在那裏。教練還輕聲責問他:“怎麼沒有來參加餐會?”“教練,你不知道我正在節食嗎?”他的笑容掩蓋了臉上的蒼白。
隊員們拿出要送他的勝利足球,說道:“吉姆,都是因為你,我們才能獲勝。”吉姆含著眼淚,輕聲道謝。教練、吉姆和其他隊員談到下個賽季的計劃,然後大家互相道別。吉姆走到門口,以堅定冷靜的目光回頭看著教練說:“再見,教練!”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明天見,對不對?”教練問。
吉姆的眼睛亮了起來,堅定的目光化為一種微笑。“別替我擔心,我沒事!”說完這句話,他便走了。
兩天後,吉姆離開了人世。
吉姆對自己將不久於人世,能坦然接受。沒有絲毫的退縮說明他是一個意誌堅強、積極思考的人。他將悲慘的事實轉化為富有創意的生活體驗。或許,有人會說,他還是死了,積極思想最終也未能幫他多少忙,這並不完全對。因為他憑借信仰的力量,在最壞的環境中創造出令人振奮而溫暖的感覺。他不像鴕鳥那樣將頭埋進沙堆,逃避事實。他完全接受了命運,決定不讓自己被病痛擊倒。雖然他的生命如此短暫,他去用心珍惜它,把勇氣、信仰與歡笑永遠留在他所認識的人們心中。
一個能做到這-點的人,他的人生已充滿意義。這種積極心態的力量,便是意誌堅強,這便是拒絕被打敗,這也就是盡你一生所有勇敢麵對人生。
你肯定不願成為一個懦夫,但是當你遇到困境時,也許你會提心吊膽起來,心想:“唉,我要是能逃離這裏該多好呀!”有這種心理的人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回避現實!
如果你保持積極的心態,掌握了自己的思想,並引導它為你明確的生活目標服務的話,你就能享受為你帶來成功環境的成功意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獨立的經濟;出於愛心而且能表達自我的工作;內心的平靜;沒有恐懼的自信心;長久的友誼;長壽而且各方麵都能取得平衡的生活;免於自我設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智慧。
相反,如果你抱持一種消極心態,並滲透到你的思想之中,就會影響你的工作和生活,你將會品嚐到貧窮與淒慘的生活;生理和心理的疾病;使你變得平庸的自我設限;恐懼以及其他破壞性的結果;限製你幫助自己的方法;敵人多,朋友少;產生人類所知的各種煩惱;成為所有負麵影響的犧牲品;屈服在他人的意誌之下;過著一種毫無意義的頹廢生活。
麵對兩種心態你或許會產生疑問:“事實果真如此嗎?我一生中就碰到過許多困難與挫折,每當這些時候,我也讀過不少積極心態的力量的書,可是仍解決不了問題。”或許還會說:“是的,我也認為那一套沒用。我的事業正陷入低潮,我也試過持有積極心態,但我的生意依舊毫無起色。積極思想無法改變事實,要不然我怎麼還會遇到失敗呢?”
如果產生如此疑問,隻能說你並不完全真正了解積極心態力量的本質。一個有積極心態的人並不否認消極因素的存在,他隻是能夠不讓自己沉溺其中。積極心態要求你在生活的一時一事中學會積極的思想,積極思想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使我們在麵臨惡劣的情形時仍能尋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結果。換句話說,在追求某種目標時,即使舉步維艱,仍有所指望。事實也證明,隻有維持好的心態,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積極思想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過程,也是一種主觀的選擇。
一個具有積極心態的人絕不是一個懦夫,因為他相信自己,相信生命。他了解自己的能力,麵對困境一點也不畏懼,且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他會從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中掌握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他所堅持的原則是,不斷地將弱點轉化為力量。
積極能使一個懦夫成為勇士,從心誌柔弱變成意誌堅強,由軟弱、消極、優柔寡斷的人變成積極的人。
如果你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現實,並且相信成功是你的權利的話,你的信心就會使你成就所有你所製訂的明確目標。但是如果你接受了消極心態,並且滿腦子想的都是恐懼和挫折的話,那麼你所得到的也都隻是恐懼和失敗而已。
如果你不能得到立即回報,卻仍以願意而且愉快的態度提供更多服務,就是在培養你積極且愉悅的心態,而這正是培養引人注目的個性的基礎。
當你培養出吸引人的個性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願意依照你的意願為你工作。所以說培養吸引人的個性,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情。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應以相同的態度對待對方;多多動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金科玉律,如果對方沒有立即給你回報,你應該再接再厲。
要不斷發掘自己的積極因素,要堅持對自己說:別人知道我是可以信賴的。我有勇氣。
我是個靠得住的人。我很願意使別人高興。無論是麵對多大的事,都要消除消極思想,使自己更積極些。
亞布拉罕?林肯說過:“人下決心想要愉快到什麼程度,他大體上也就愉快到什麼程度。你能夠決定自己頭腦中想些什麼。你能控製著自己的思想。”
成為積極還是消極的人,全在於你自己的抉擇。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會表現出好的態度或不好的態度,是你自己決定要以何種態度看待你的環境和人生。做一智者,在環境中隨遇而安,用積極的心態處理人生的挫折。
學會享受此時此刻
‖原典‖
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蹠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
‖古句新解‖
貪圖達到別人所達到而不安於自己所應達到的境界,無論盜蹠和伯夷,都同樣是偏僻的行徑。
自我解讀
莊子認為無論高貴低賤,人都應認清自己,不要崇尚自己達不到的境界,徒增煩腦。應該在現實中學會享受真實的自己。
莊子認為形體勞累而不休息就會疲乏不堪,精力使用過度而不停歇就會充氣勞損,精力枯竭。水的本性,不混雜就清澈,不攪動就平靜;閉塞而不流動,也就注定不能澄清,這是自然本質的現象。人不能強欲所求,忽視自我心境的修理。
在繁忙的生活中,你應該學會享受,享受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你必須注意自己的所作所為,然後放慢腳步。匆忙總是讓我們出錯。最好的享受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將做的事情,就如梭羅說的“吸盡精髓”。不要一邊吃飯一邊想著要幹的工作,或者一邊吃一邊看電視,在吃東西的時候你最好是專注於所吃的東西,看電視就專注於你所選的內容,用心體味。
如果你想簡單而快樂,就要學會享受此時此刻,因為生活中確實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需要你去吸取。
可惜的是,生活中的此時此地總是被忽略,我們無意中疏忽了“此刻的生活”。想一想吧,早上還沒起床時,你就開始擔心起床後的寒冷而錯失了被子裏最後幾分鍾的溫暖;吃早餐的時候你又在想著開車上班的路上可能會堵車;上班的時候就開始設計下班後怎麼打發時間;參加派對又在煩惱著回家路上得花多少時間了。
人們總是生活在下一刻裏。急著等周末來臨、暑假來臨、孩子長大、年老退休。等到老時,或許真的也可以說是:“我真是等不及要去死了!”
我們一刻也不停地轉著。我們對堵車的公路亂罵髒話;我們在超市中像沒頭的蒼蠅,毫無耐性;我們對著電視不停地調換頻道;我們一個勁兒地催促孩子快點。
我們似乎在生活中找不到快樂,生活總是被繁雜、忙碌所取代。梭羅說:“我們可以殺死時間而毫無後遺症。”我們確實在“殺”時間。這曾經是無所事事的說法,但現在我們是真的在摧毀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時間花在殺死靈性、殺死享受愉悅的能力上。我們過於自我中心,以為創立了人類有史以來一個最佳的文明,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享受。這像是浮世德與魔鬼的交換條件。
查斯特?菲爾德爵士認為,現代人之所以不能擁有此刻的、美好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總是擔心時間不夠,就像我們總是覺得錢不夠一樣。學習享受已經擁有的時間、金錢與愛是我們最重要的一課。
要充分享受你的時間,就一定要學會放慢腳步。當你停止疲於奔命時,你會發現生命中未被發掘出來的美;當生活在欲求永無止境的狀態時,就會永遠都無法體會到更高一層的生活。
如果你總是丟掉東西或者弄亂東西,結果不得不花時間整理。就像你開快車被警察攔住,浪費了本來想節省的時間。
因為我們總是在趕時間,沒時間與朋友談話,結果就變得越來越孤獨;因為忙碌,沒有時間反省,也沒時間注意身邊的事物。因為忙得沒有時間注意所有征兆,連身體有病的早期征兆都覺不出來;當你急著買東西時,就沒有時間傾聽那個小小的聲音:“我們真的需要這個新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