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之後,左宗棠想“買山而隱”,但他是個“無產者”,祖傳的幾十畝薄田已送給了寡嫂。他在陶家坐館,每年得到束?200兩銀子,省吃儉用,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手中有了些積蓄,於是在湘陰東鄉柳家衝買了70畝地。他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座小莊園。園內除了稻田外,還有坡地和水塘。他在屋門前題署了“柳莊”二字。他高興地說:“從此我才有個家了。” 第二年秋天,周夫人率領三個女兒從湘潭遷來。王太夫人疼愛女兒和外孫女,也帶了孫女同來。左宗棠雖然仍在安化教書,但也經常回家,一家熱熱鬧鬧。王太夫人從前教兒女讀詩,現在又教孫兒女、外孫女讀書。每天晚上,全家歡聚在一起。孩子們朗誦唐詩,一會兒是“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隔會兒又是“床前明月光……”、“慈母手中線……”,引起全家一陣陣的歡笑。念詩聲和歡笑聲一直傳到大門外。
左宗棠和夫人在柳莊度過了短短的一段幸福生活,可是也有不如人意的事。那幾年天氣異常,年成不好,先是一連幾年幹旱,到了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又陰雨連綿,發生洪水。柳莊的田禾都被淹沒,家中儲存的一點穀子也都發了芽。一家12口人吃不飽。由於洪水泛濫,疾疫流行,家人全得了病。左宗棠這時又常上當鋪去,家中稍值錢的東西都拿去典賣。回到家中,妻子兒女愁容滿麵,有的還躺在床上呻吟。他還苦中作樂,將杜甫的《同穀歌》念給周夫人聽:“此時與子同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幽默地說:“我想把‘靜’字改為‘空’字,‘男呻女吟四壁空’,這就更符合我們目前的景況了。”
這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段經曆。雖然全家餓病,四壁空空,但他仍出來為救災奔跑,和同邑一些誌同道合的人士找有錢的人勸捐,並在族裏積穀備荒。第二年又發大水,他將積穀分濟給左家族人和柳莊鄰裏。柳莊距湘江僅10裏,是來往要道。災民從洞庭湖和湘江沿岸紛紛逃來,往內地就食。扶老攜幼,每天總有上千人經過柳莊,一路上餓死、病死的不少。左宗棠將倉中穀子全部拿出來,每天煮幾大鍋稀飯,施舍給過路饑民。他懂些醫道,自己配了一個治時疫的藥方,在家中熬製成丸藥,免費給患病的災民服用,救活了不少人。他和周、張夫人率同仆婦,親自在柳莊門前照顧過往的災民,分發食物和藥品。那幾年不是鬧水災,就是鬧旱災,他們全家經常節衣縮食,省下錢積些穀子備荒救災。周夫人賠嫁的首飾也典賣光了。道光三十年,左宗棠在族中建立了“仁風團義倉”,他買了400石穀捐入義倉,找了幾位公正人士管理,他和周夫人又賣掉了家中許多物件,經他們慘淡經營,這個義倉維持了許多年,救活了不少人。
那時左宗棠還是一個“寒士”,主要靠教書的微薄束?度日。但左家世代雖然貧寒,卻有一個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曾祖父逢聖公天性淳厚,對父母、祖父母都很孝順。祖父患病時,他和父親定師公朝夕侍奉。他還常到河邊洗滌祖父的髒衣,一麵洗滌,一麵想起祖父的病情,淚流滿麵,鄉人見了都讚歎他的誠摯。他自己很窮,看到附近高華嶺過往行人往往口渴難忍,得不到一口水喝,就在嶺上擺一個茶攤,免費請路人喝茶。乾隆十七年鬧災荒,他將衣服典當,換了幾個錢,還找了願作好事的有錢人合夥,在袁家鋪擺了個粥攤,施給過路災民。逢聖公作這些好事,在當地是有名的。祖父鬆野公受了逢聖公的教誨,也樂善好施。他在族中修建義倉備荒,自己雖窮,首先捐出穀米,並勸族人捐獻。後來遇到荒年,族人老少都有救濟糧吃,沒有餓死的。左宗棠出生後,家境更貧困。但他家“七代秀才”,受儒家人道主義的教誨,遇到比他們更為貧困、亟待相助的人,總是想方設法,竭盡所能去幫助別人。
在左宗棠青年時代,還有過這樣幾件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預備去京師參加會試,那時正寄居嶽家,窮得拿不出旅費。周夫人將自己的陪嫁銀百兩給他。準備動身時,聽到嫁給朱家的大姊壽清正陷於極端貧困之中,窮到了“揭不開鍋蓋”的景況。他於是毅然將這一百兩銀轉送給大姊,解救了燃眉之急,周夫人並不怪他。可是路費沒有了,不能參加會試。幸好一些親友知道了,紛紛湊點錢,才得以成行。
他那次會試落第,在北京盤桓了半年。友人送了他三百兩銀子,於是起程回家。一天傍晚,他投宿在路旁一家小客店內。吃過晚飯後,正在房中休息,忽然聽到隔壁喧鬧聲音,就走過去看看。原來是來了四五個壯漢,圍著一位窮苦的老太婆討債,一麵還大聲責罵。老太婆哭哭啼啼,隻要尋死。那些人鬧了一陣,臨走前惡狠狠地對老太婆說:“你別想賴債,明天我們還要來的!”左宗棠等那些人走了,就詢問老太太是怎麼回事。那老太婆哭著說:“欠了人家三百兩銀子,還不起債,隻有一死罷了!”宗棠用好言勸尉他,“不要著急,明天我自會替你想法的。”第二天,那幾個壯漢又來了,宗棠便過去和他們說:“這位老太太還不起債,你們把她逼死,也於你們無益。我是一個過路旅客,於心不忍,想幫幫忙。但身邊錢也不多。我願意拿出二百兩銀子代她還債。可是餘下的數目,你們也不要再追究,否則我也不管了。”那幾個壯漢想想不錯,有這位好人代還債,多少能收回大部分欠款。否則逼死了人,一個錢收不回,還要吃官司。因此同意了。左宗棠請了地保來,拿出二百兩銀子,叫大家具結。事情辦好後,他動身回家。到家中時,身邊已經不名一文。那時家中很窮困,周夫人想他在外多日,幫人寫文章、教書等,多少能帶點錢回來。不想始終不見他將錢拿出來,而且還一言不發。周夫了明白他的脾氣,也不去問他,自己回到娘家借了點錢,敷衍充作家用,讓全家過得高高興興。後來周夫人才知道這件事,她很高興,向家人說:“這是作好事呀!”宗棠一生慷慨,周夫人也是一個慷慨的人。她信左宗棠,同情他的所作所為。
左宗棠後來作了大官,經濟條件不同了,但依然過著儉樸的生活。薪俸的大部分都捐給災民,或助捐軍餉,幫助貧困的親友和不相識的寒士等。史料上有過許多記載,如: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又發大水,他捐薪一萬兩。光緒三年(1877年)山西、河南大旱,陝西、甘肅也發生災荒,他捐薪一萬兩,一些官員在他倡議之下,也紛紛捐款。同治三年(1864年)任浙江巡撫時,將一萬兩交公;後來兼任閩廣總督,就將總督薪俸用來修理巡撫衙署。寧波海關送給他八千兩銀子,這是巡撫可以“名正言順”地接受的官場陋規,他將這筆錢全部轉給浙江賑局。光緒四年(1878年)蘭州修理城垣,他命將所有修城用費都由他的薪俸支付。同治九年(1870年)他寫信告知兒子,他不會拿出錢來給家中買田地,“此非所以愛子孫”。他當年的養廉將金捐助給蘭州書院一萬兩,次年還要拿出一萬兩寄給湘陰賑災。他作官後屢屢捐款救災,自以為區區何足道。對青年時的救災活動,卻有美好的回憶。一次他捐了一萬兩銀子給湖南賑災後,寫信給兒子說:“我現在每年養廉銀有二萬兩,捐一點點錢,幫助鄉裏,這算什麼呢!要是有人提起,你們就告訴他,這是不足道的事。回想道光二十八九年間,我和你母親在柳莊散米散藥,情景恍如昨日。那時我隻是一個窮書生,人家讚我是行義舉,那倒還說得過去。我常說,一個老百姓能救人一命,就是一項‘功德’,因為他手中並無活人之權。至於高官厚祿者,本來就掌握了千百萬人的命運,他能救活一些人,原是分內之事;還不知在他手中沒有被救活的人有多少呢!”
後來他到西北,每到一處,首先就辦理賑撫。他告訴孝威等說:“自入關隴以來,首以賑撫為急。吾不欲令吾目中見一餓斃之人,吾耳中聞一餓斃之事。”幾十年前,和周夫人在柳莊散米散藥,看著一群群麵黃肌瘦、衣不蔽體的災民,扶老攜幼從門前走過,這樣淒慘的情景,始終不能忘記。自幼家中貧寒的情景,也時刻銘記在心,他告訴孝威說:“吾家積代寒素,先世苦況,百紙不能詳。”《二十九歲自題小像詩》中,有一首敘述當年苦況: 十數年來一鮮民,孤雛腸斷是黃昏。研田終歲營兒脯(注:父授徒長沙先後廿餘年,非脯無從得食),糠屑經時當夕飧(注:嘉慶十二年,吾鄉大旱,母屑糠為餅食之,僅乃得活。後長姊為餘言也,傷哉)。五鼎縱能隆墓祭,隻雞終不逮親存。乾坤憂痛何時畢,忍屬兒孫咬菜根。
幼年的苦況,青年的經曆,使左宗堂在一生中都對窮苦無告的人民抱有無限的同情。
左宗棠從最初隱居山中,直到參與湘幕,經曆了一番曲折。他本意“隱姓埋名”,不問世事,在眾多親友邀勸之下,終於為“保衛桑梓”而出山。即使出山後,他仍然想抽身引退,匿跡荒山,在同時人中是僅見,也可見他思想深處自有想法。在邀勸推薦他的眾多親友和官員中,有二哥宗植、友人胡林翼、曾國藩、江忠源、羅澤南、王柏心,地方大員張亮基、駱秉章,京官宗稷辰、潘祖蔭等,他終於出山,真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的光景。其中,胡林翼是推動他出山最熱心、積極,最有影響的一位。
胡林翼是怎樣一個人呢?在中國近代史上,他的名聲遠低於曾國藩、左宗棠,可能因他去世較早。有些人以為他一生中作了一件大事:鎮壓太平軍。實際上,他是有功於中國近代史的人。他是一個才華橫溢、膽識過人的人,對人和事都有獨特和深刻的看法。他尤其重視人才的發掘,人稱他“薦賢滿天下”。在他推薦的眾多人才中,有兩位傑出人物:林則徐和左宗棠。如果不是他的極力推薦,林則徐和左宗棠可能是另一番命運,近代史也將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