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概念
標題式作文是比較原始的命題形式。其特點是直接給定作文的目標和要求,內容具有簡明性。
作文標題類型很多,有的體現體裁特點。比如《出師表》,說明是“表”類體裁。有的點出文章中心。尤其是議論文和說明文。比如《拿來主義》和《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有的標題起到引起人們關注作用。比如現在濫俗的《我和XX不得不說的故事》。不少新聞標題也這樣。
這類作文題目已經給定,就不允許再擬新題,一定按照題目內容明確寫作範圍、文章主旨。所以,要寫好作文,審題是關鍵。考生要真正認識到審題的重要性,掌握標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二、下麵介紹幾種快速審題妙奪高分的技巧:
1、把握重心法
(1)獨詞句題目——把握詞意,一般情況下,詞意就是文章的中心。如《責任》《寬容》《嚐試》《習慣》等。
(2)偏正結構題目——重心往往在修飾成分,審題要多注意定、狀、補語。如《難忘的回憶》要突出“難忘”,《美好的回憶》要突出“美好”。
2、反向切入法
有些文題,從正麵入手,難見成效,就不妨變換角度,從反麵入手,往往能夠出奇製勝,不但入題快,而且能夠寫出新意。如:《一個平凡的人》就應該突出其不平凡,《一件小事》應該是“小事不小”,《靜靜的夜晚》最好寫夜晚的“不靜”。
3、超越時空法
突破文題限製,讓思緒天馬行空。如《在今天的課堂上》《瞬間》等,審題時,既要把握當前情況,又要以此為基點,向四外輻射,用發散思維展開內容,收放自如。
4、探究本體法
有些題目是比喻性或象征性的,如《暖流》《春風》《基石》等,審題時,要思考這些比喻的本體,找到本體,文章的立意也就明確了。
5、添加因素法
對於單詞類題目,考生往往感到範圍大而空,如“理想”“習慣”等,寫起來往往泛泛而談,內容容易籠統空泛,如果在審題時適當添加修飾限製成份,入題就會快速,內容範圍明確,主題也會更加鮮明集中,如“我的理想”“要樹立遠大理想”“我的習慣”“要保持良好習慣”“要克服不良習慣”等。
6、作文立意構思要創新
一篇深邃雋永的文章必須具備高遠新穎的立意。一個能夠為學生計深遠的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有創意地表達,並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努力追求立意的“高”與“新”。作文立意創新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見而且最實用的有以下幾種。
(一)、畫龍點睛
所謂“畫龍點睛”,即在文章關鍵處,或一針見血地抵達事物內核,或言簡意賅地點明寫作要旨。從行文結構來看,它往往起到了緊扣文題或話題的作用從表達效果來看,一篇文章常常會因幾個意蘊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搖曳生輝。
“畫龍點睛”的句子多是議論性的,凝聚著作者的個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顯示了作者不同凡響的思考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質。
例如,下麵從2007年福建卷是命題作文“季節”滿分作文摘錄的精彩語句:
(1)漢堡和薯條都是有保質期的,唯有文化與人性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奪目。
(2)不要讓季節在稻田走過,也讓季節在城市與人為伴。
(3)這是個欲望充斥靈魂的季節。
(4)季節輪回,但人類社會沒有輪回。
(二)、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化為平凡的、瑣細的小事情和小事件,為大題、寬題和虛題找到一個精巧的突破口,從而做到一葉知秋,尺水興瀾。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將“小我”的生活積累和人生體驗與社會風雲和時代精神連接起來,使難度較大或主題宏闊的寫作內容簡單化,同時也為真實的、個性化的情感表達找到一個適宜的方式和路徑。
“即小見大”常常是以實寫虛,從小角度寫大境界。
例如1988年高考命題作文《習慣》,一位考生把它化為爺爺邁門檻的動作,一個幾十年習慣了的抬腿、畫弧的動作和人的傳統思想意識與時代變化衝突的聯係起來,取材於現實生活,但構思新穎獨特,內容令人深省回味。2007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題是“有句話常掛嘴邊”,有個考生就把天津的口頭禪“倍兒好”作為常掛嘴邊的一句話,寫出了天津獨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風情,也寫出了天津人可愛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氣質。一句親切樸實的“倍兒好”,原來也可以作那樣寬廣而深入的演繹和開掘。